jڲvǞhm橮)jk!r)b^yؚz,'azzbqלȨ+bz{l+ai˭z*ڶ}
+vzbh'ڊ[x8z,{h}ƫzm(wbZhƝv8^=)bh|kbf .蚋E"sZxmB)u٨ky"http://www.qzpfhg.com/k/fanga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方案,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X线、CT、CT肺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是临床上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但这些检查的费用较高,且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间,转运患者存在较高的风险[3]。因此,探讨急性呼吸衰竭的快速诊断方法非常重要。由临床医生(而非超声科医生)实施的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可以在短时间内评估患者肺部状况,明确其病因,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开展床旁超声诊断技术前后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常规评估方法与重症超声快速诊断法的运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非创伤性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8月连续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8月运用床旁超声诊断技术后连续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52~87岁,平均(68.3±7.6)岁;APACHE Ⅱ评分15~29分,平均(22±7)分。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51~88岁,平均(68.0±7.5)岁;APACHE Ⅱ评分16~29分,平均(23±6)分。急性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呼吸室内空气时,PaO2<50 mm Hg和/或PaCO2>50 mm Hg;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汗、口唇与指甲紫绀[5]。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评估方法进行诊断: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查体情况、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病情的综合评估。
观察组运用床旁超声快速诊断法进行诊断:在常规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目标导向的心脏超声方案(eFATE)+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方案(BLUE-plus)+右侧腹部经肝下腔静脉评估方案结合修正的重症超声快速诊断方案,由两个具有重症超声资格的医师共同实施,具体实施方案为:(1)心脏标准四切面,即胸骨旁长轴与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和剑下四腔切面;(2)剑下判断下腔静脉的宽度及随呼吸的变化状况;右腹部腋中线经肝下腔静脉宽度与随呼吸的变化状况;(3)肺部超声扫查双侧上蓝点、下蓝点、膈肌点、PLAS点及后蓝点。评估的指标包括(1)心腔比例、大小、室间隔状况、心瓣膜情况、有无心包积液等;(2)左心收缩功能定性;(3)右心功能定性;(4)容量状态和反应性;(5)双侧胸腔与肺脏,观察有无气胸、胸腔积液、A线征或B线征、肺实变与不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时间(包括初诊时间、确诊时间、初始正确治疗时间、其他诊断方法时间),分析床旁超声快速诊断急性呼吸衰竭主要病因的正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正确率=(阴性+阳性)/总例数;特异性=阴性/(阴性+假阳性);敏感性=阳性/(阳性+假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与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初诊时间、确诊时间、初始正确治疗时间、其他诊断方法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主要病因诊断的正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
本研究患者最终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主要病因包括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17例、肺实变或肺不张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11例、大量胸腔积液8例等,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对这些病因的诊断大多具有较高的正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见表2。
3 讨论
在超声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急重癥疾病的诊断中,由临床医生实施的床旁超声快速诊断更是受到了强烈关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发病快且突然,部分患者甚至是多个系统受累的综合症状,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分析其病因以确定治疗方案[6-7]。肺部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床旁诊断方法,对于各种因素所致的通气变化的快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8-10]。杨玉彬等[11]报道了重症超声快速诊断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确诊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且其诊断时间(47±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6)min,因此认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重症超声快速诊断的临床检测效果显著,有效地检测出了患者的病因,让医生根据检测图像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缩短了诊断时间。赵华等[12]探讨重症超声快速诊断方案(PCUM)对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评估作用,发现PCUM组患者的初步诊断、确定诊断时间及初始正确治疗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初步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决定启动其他诊断检查的时间也少于常规组,因此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结合重症超声快速诊断方案进行病因的初步判断所需的时间较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床边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初诊时间、确诊时间、初始正确治疗时间、其他诊断方法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0~40 min),使患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床旁超声快速诊断急性呼吸衰竭主要病因如急性肺水肿、肺实变或肺不张及大量胸腔积液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90%),可使临床医生针对患者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心肺超声相结合,对于急性瓣膜返流、心肌收缩力下降、容量过负荷等导致的急性肺水肿能提供比单纯肺部超声更准确的诊断信息。由此提示,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评估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较于其他三个病因,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及敏感性相对偏低,这主要是该疾病的超声表现为A线征和胸膜滑动征,与正常肺部的超声表现并无特征性区别,床旁超声主要是提供排除性诊断的线索,需要医生综合病史、体查、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本研究中肺实变或肺不张的诊断正确率及敏感性、特异性低于文献[9]报道,主要是由于操作时间所限,肺部仅进行五点扫查,无法发现扫查部位以外的病变。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床旁超声快速诊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正确评估患者病因,明显缩短其诊断与治疗的时间,缩短患者在抢救室的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闫丹丹,张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部超声研究进展[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5):121-123.
[2]周梦洁,陈文娟,彭颖慧,等.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肺超声特点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11(5):367-369.
[3]赖晓东,许珊,赖晓宁.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4):2131-2133.
[4]赵丰莹.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22-23.
[5]王小亭,赵华,刘大为,等.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0):793-798.
[6]贺黉裕,屠国伟,居旻杰,等.床旁超声检查评估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2016,2(1):25-28.
[7]梅勇,陈旭锋,黄培培,等.床旁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6,23(8):634-636.
[8]赵醴,王莹.床旁超声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6):375-379.
[9]张山红,张洪波,刘笑雷,等.床旁超声和胸部X 线检查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1366-1370.
[10]唐曼.超聲诊断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9):1257-1258.
[11]杨玉彬,杨建钢.重症超声快速诊断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706-707.
[12]赵华,王小亭,刘大为,等.重症超声快速诊断方案在急性呼吸衰竭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5,101(47):3843-3847.
(收稿日期:2017-03-16)
相关热词搜索: 衰竭 超声 患者 诊断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