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三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意义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意义。方法 对21例经三维超声诊断为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18例经宫腔镜/腹腔镜或输卵管造影或手术病例证实,正确率为85.7%。结论 三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准确性较高,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维超声;单角子宫;残角子宫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的一种,可导致反复不孕与流产,残角子宫合并妊娠可以发生扭转或破裂[1],准确诊断可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在二维超声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因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冠状面,本文分析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三维超声的声像图特点,探讨三维超声对其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到2010年1月我院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患者21例,年龄20-50岁,平均30.8岁。均经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造影,或手术病理证实。均以痛经、流产、不孕、宫外孕、早产、孕前检查等原因行超声检查。

1.2 仪器 使用Voluson 730 三维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0-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0-9.0MHz。

1.3 检查方法 按情况行经腹或经阴道探查,先行常规二维检查,观察子宫横切面形态,内膜形态,子宫旁是否有低回声包块;启用三维探头,自动容积扫查,获取三维容积数据,通过选转,调节X/Y/Z轴,进行三维平面分析。

2 结果

以宫腔镜/腹腔镜或输卵管造影或手术病例为标准,21例病例中,二位超声漏误诊共16例,占76%,其中有5例误诊为正常子宫,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2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2例误诊为不全纵隔子宫;21例患者复查三维超声检查均获得正确诊断,三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3 讨论

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是因一侧苗勒管发育,另一侧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所致,在怀孕前及早发现,对患者作出相应的措施,可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组资料显示,二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漏误诊率高,达76%,其中23.8%误诊为正常子宫,9.5%误诊为不全纵隔子宫是由于二维超声本身的局限性,无法提供宫腔的形态;在三维超声冠状面的成像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有典型的特征:子宫外形狭长,宫腔成单角状,与正常子宫的双角状截然不同,超声医师可以很直观的作出鉴别诊断。

虽然经阴道二维超声已广泛应用与各种妇科疾病的诊断,单二维超声只能显示子宫的纵切面和横切面,无法显示冠状切面的信息而在子宫畸形的诊断和分类上存在局限性,其诊断子宫畸形的准确性只有75%。[2]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成像的不足,其任意切面成像功能可提供诊断所必需的子宫体和子宫颈冠状切面图像,为子宫畸形的明确诊断提供了可能性。[3]

本组21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最后均通过结合三维超声检查而获得正确的诊断,进一步证实列三维超声的确在诊断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4]

参考文献

[1] Buttram VC,Gibbons WE.Mullerian anormalie:a porposed classification(An analysis of 144 cases)[J].Fertil Steril,1979,(32):40.

[2] Pellerito MS,McCarthy SM,Doyle MB,et al.Diagnosis of uterineanomalies:relative accuracy of MR imaging,endovaginalsonography and hysterosalpingography[J].Radiology,1992,(183):795-780.

[3] Salim R,Oelfer B,Backos M,et al.Reproducibility of 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uterine anomalies[J].Ultrasound Obstect Gvnecol,2003,21(6):578-582.

[4] Jayasingle Y,Rane A,Stalewski H,et al.The Presenta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he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J].Obstet Gynecol,2005,105(6):1456-1467.

[5]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

[6] 申健,刘艳.子宫肌瘤625例子宫出血原因临床及病理分析[J].实用医学志,2007,23(5):724.

[7]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87-2088.

[8]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09-1310.

[9] 应伟雯,金杭美.三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医学杂志,2005,14(6):478-479.

相关热词搜索: 角子 超声 合并 诊断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