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企业的外部经济网络合并研究

| 浏览次数:

【摘 要】 以经济网络中的某一节点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该企业外部经济网络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合并企业关系的不同,分别研究企业外部经济网络的合并模式,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来验证企业外部经济网络合并的规律性变化,结论是:横向合并后,并购方与供应商或客户的关系更加集中;纵向合并后,并购方与供应商或客户的关系更加分散;混合合并后,并购方与供应商或客户的关系没有显著变化。文章将经济网络理论与企业并购相结合,扩展了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企业网络; 外部经济网络; 外部经济网络合并; 企业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2-0007-09

一、引言

经济网络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而并购是对经济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重大经济行为。随着并购行为的发生,除了并购双方企业发生合并以外,并购双方企业的外部经济网络也发生了合并。以往对于只关注并购双方企业单项资源变化的孤立研究,不能够完整地描述对其外部经济网络产生的影响(叶广辉,2010)。企业的外部经济网络在并购后是如何发生合并的,它的合并模式是什么形式的,以及合并后会产生何种变化,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然而,在研究企业的外部经济网络合并之前,其实对于单个企业外部经济网络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存在补充和完善的空间。而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需要将传统的企业资源理论进行扩展,形成基于网络视角的企业资源观,为全文的演绎推理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前提假设。

二、经济网络相关理论的文献回顾

(一)经济网络的含义

网络是由社会网络概念系统地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50年代,Barnes and Nadel认为社会网络就是跨社会的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经济网络是由社会网络概念发展出来的。Williamson(1991)认为,经济网络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混合体。它是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形式。Steve N. and Ioannis M.(1995)对经济网络的构成元素进行分析,指出经济网络由网络节点(企业或者业务单元)和联结(实物转移、信息联结或者资源联结)构成,通过节点间的协同经营获得竞争优势。杨旭(2002)认为,经济网络是存在于企业与市场间的组织形式,主要的分析对象是行为主体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张秋生(2010)认为所有的经济网络都能够表示为构成经济网络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

总结学者们的观点,经济网络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狭义上,经济网络可以看作处于市场和科层制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的一种形态,具体表现为具有强关系企业间形成的竞争主体或产业组织方式。广义上,经济网络是由各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系统,具有网络结构和网络特性。

(二)经济网络的成因

关于经济网络成因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学者都有着大量基础性的研究。经归纳,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制度经济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1.制度经济理论

制度经济理论是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发展而来的。现代企业理论将经济组织分成市场和科层制组织两个极端。Richardson(1972)则指出,企业和市场的二分法,让人们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存在。他认为,由于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某个企业只能从事某个阶段的价值活动。它的生存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会与其他企业存在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互依、互补的。经济网络正是基于这种关系的存在而存在的。Thorelli(1986)将经济网络的形成理解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制的媒介。当企业间的交易频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在这群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子市场。这种子市场就是一个经济网络。所以,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分析来看,学者们使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交易组织的“市场—科层制”二分法变为“市场—经济网络—科层制”的三分法。经济网络是存在于市场和科层制之间的一种交易组织形式。这种观点为本文有关企业的外部经济网络关系的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社会网络理论

经济网络是从社会网络的研究发展而来的。当学者们把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引入到经济网络中以后,经济网络的相关研究才有了科学性和系统性。Granovetter(1994)指出,社会网络分析中个人的联结,放在经济组织间的联结同样是可以的。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同样存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强关系就是发生频率高的、信任程度高的、互惠性强的关系。相反,就是弱关系。Uzzi(1997)认为,经济网络的嵌入性概念更多地强调了经济活动的社会网络性质。也就是说,经济网络中有更多的社会性因素,包括信任、资源分享、企业家个人关系等。郭劲光(2008)也指出,经济网络就是由社会网络和市场网络组成的。所以,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网络就是经济活动嵌入社会关系中而形成的网络。正是通过社会网络,或者说是个人关系网络,才使得企业之间的资源有效率地流动。这种观点为本文的外部经济网络描述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组织学习理论

一些学者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经济网络的成因。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网络是企业之间形成的一种同盟。这种同盟关系是为了企业间的研究开发或者组织学习(Powell,1996)。一方面,由于经济网络的存在,技巧可以在企业之间高效率的转移。另一方面,这种技巧的转移还有可能催生出新的技巧,这是孤立的经济节点无法做到的(Hamel,1991)。因此,经济网络的成因可以理解为是由组织学习推动的(Zaheer,1998)。胡安安(2006)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将经济网络理解为基于知识的组织网络。这个网络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组织制度因素、认知因素、信任因素和偏好因素。从组织学习理论角度来看,这种学习溢出效应的观点为本文有关外部经济网络合并后的规律性变化提供了理论假设。

相关热词搜索: 合并 研究 经济 企业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