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真正具备创造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应具有的核心思维与技能。
在创客教育模式中,学生作为创新、创造实践的主体,其主动性、参与度明显增强。在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小组活动、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在创客教育理念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创客,在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创客教育强调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
《国标》中,动画专业课程包括9大模块,第九个模块为创新创业技能模块,包括动画产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创新思维、相关法律常识等。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创新实践的过程,需要有实际的项目进行实践。以动漫产业链为主线,在动画专业课程中引入实际的实践项目,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如家庭资源、政府资源、学校资源,形成创新常态。
从当今动画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单一的动漫创作面对的市场有限,更多的项目实践来自于专业、学科之间的交叉项目。比如,栏目包装曾是传统的广告学和视觉传达专业所涉及的内容,但随着视觉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审美情趣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动画出现在广告和栏目包装中,因此动画专业的项目可以通过影视后期、影视特效、栏目包装为依托来展开,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真题项目实践机会。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将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组合成项目组,完成创新实践,在整个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通过项目实践,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和迁移运用,拓宽学生专业领域之外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在动画专业课程中的构建
把创客教育引入当前动画专业的教学中,需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重新进行构建,将创新、创造的培养目标和可实施性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近年来通过对动画专业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反思,在动画专业课程中构建创客教育的教学模式有了初步认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型——从确定教学目标到设计和实施总结性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进一步反思和修正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整个模型形成一个闭环。
在动画专业的主干课程改革中,把创客教育的理念植入教学目标中,明确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创新、创造、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分析中深挖课程特点、课程内容的分析,突出课程的创新点和实践性。
学生分析是对学生特点和需求分析,明确其学习能力、技能掌握、学习偏好等信息,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内容和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应用是指教师运用教学策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前的活动、内容呈現、学生参与、评估和拓展学习等。
教学环境较更强调与信息技术教育、机器人教育、网络教育、在线教育相结合——先进的多媒体、电脑设备和网络环境为网络教学、线上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提供保障;机动灵活的教室布局适宜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实践。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的客观反馈。美国纽约Scarsdale中学的负责人Yokana认为创客教育的教学评价量规应由过程、理解、作品三部分构成。过程是指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课前研究、准备的情况,学习时间的运用;理解是指学生对于技能掌握、思维习惯养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情况;作品是指整个项目结果的呈现,学生是否熟练地控制和运用材料以及作品手工部分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和注重细节。
反馈修改是整理和分析教学评价中的数据,梳理学生在完成目标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反思等信息对课程教学进行改进。
设计和实施总结性教学评价是综合运用教学评价、反馈修改中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从而得到最终的研究结论,促进和完善课程教学。
在动画专业的主干课程中,结合全国性的互联网+大赛、动画创作竞赛,利用真实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激发学生的潜力,利用市场对创新、创造、创业的迫切需求影响学生,锤炼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优秀动画设计人才。
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开始探索以创新、创造、创业、协助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构建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创客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动画专业的创客教育需要深入把握创客教育的教育内涵、社会价值、实践意蕴,结合动画专业的特点,专业课程的特点,行业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与科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第955页.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第955页.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改革 理念 探索 动画 专业上一篇:高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下一篇:初中Flash动画制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