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培育创新主体: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券、研发准备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增量补助、重大新产品补助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强化股权投资、转型孵化等专业服务,培育引进以高技术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型企业。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独立法人的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水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3月21日,两江新区航空产业园内,天空晴朗,一架无人机在空中匀速盘旋。
走进航空产业园,往右走200米左右,在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厂房内,停放着几十台规格不一的无人机。
两江新区入驻企业重庆亿飞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便落脚于此。2月10日,该公司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研发的YF130复合翼无人机,在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首飞成功。该机型填补了国内在大载重垂直起降无人机领域的空白。
YF130复合翼无人机在龙兴通用机场完成旋翼、固定翼飞行等任务后,成功降落在指定地点。
“这是国内首架大型载重垂直起降无人机试飞成功,它能载重30公斤,时速可达80公里,持续飞行一个多小时。”公司总经理赵勇介绍说,YF130复合翼无人机采用先进气动性能双翼布局和垂直起降方式。
“无人机操作简单,就跟我们使用导航一样。”赵勇说,在电脑上设置好既定的航线轨道后,就可以“一键起飞”了。
这款大型载重无人机的首飞成功意味着什么?
赵勇接着解释,大载重垂直起降无人机意味着能一次性飞得更远、负重更多,可作为军民两用。军事上能应用在电子对抗、侦察、通信中继等方面,民用上可以在应急救援、安防监控、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物流运输等领域大展拳脚。
随着智能化风潮的兴起,无人机“露脸”愈加频繁,正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趋势下,无人机产业甚至被称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终端市场”。
两江新区的龙兴机场是西南地区首个获取A1级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机场,也是首个带无人机试飞空域的航空孵化基地。赵勇表示,正是看重重庆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主体的良好势头,本就是重庆人的他才带着在北京深耕10年的创业队伍,回到家乡发展。
亿飞智联以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起步,逐步扩展到整套系统,技术已覆盖自动驾驶仪、图像传输系统、光电吊舱、RTK技术、垂直起降无人机等。公司不仅先后推出大载重、长航时、通用型等多款垂直起降无人机,而且还探索出无人机集群飞行,集合视觉识别、室内定位等人工智能技术。
由此,公司定位为无人机行业的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重庆与北京两地都设立了研发中心。
在无人机停放地不远处,三位s飞手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在荧幕面前仔细观察无人机捕捉到的场景。
画面里显示的是一栋正在修建的高楼。高楼内部的房间构造,甚至工人的模样都清晰可见。
此时,无人机距离两江新区航空园已有十多公里,距离地面80多米。
原来,飞手们正在为全国工商联第三联系调研组的到来作准备。
通用航空产业是高端制造业,与国家定位两江新区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不谋而合。《计划》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通用航空制造业,加快两江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
2012年,两江新区组建了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打造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规划了两江航空产业园,以发展通用航空为突破口,统筹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两翼”发展,重庆航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目前已引进项目近20个,社会投资超过300亿元,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拉动产业链、企业联动发展的集聚态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重庆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吸引了更多如亿飞智联这样的科技企业来渝发展。
“未来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飞手了。”两江新区科技企业重庆微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眼科技日前已经突破单旋翼直升无人机AI控制系统和智能地面控制站核心技术,实现了单旋翼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将使无人机摆脱对飞手的依赖。
重庆微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直升机飞控系统,不但可使无人直升机完成一定高度的自主飞行,还可实现无人机空中互联网的自主交互,时速可达80公里,最远飞程5公里。
重庆微眼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做无人直升机飞控是微眼科技的强项,微眼科技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做无人直升机飞控的企业之一。
2月9日,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这项技术打破了苹果Face ID技术垄断,标志着中国已突破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壁垒。
据介绍,“3D结构光人脸识别系统”是基于“飞龙II”深度学习结构光算法与3D结构光深度摄像头,能够利用结构光设备同时获取场景的彩色、红外、深度图片,并对场景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分析,形成3D人脸图像的技术。相较以往的2D人脸识别以及红外活体检测,3D结构光人脸识别在技术上有了较大飞跃,安全性、识别精度、识别速度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该识别技术不仅准确率达到99%以上,还将速度由1—2秒缩短到毫秒级,更能防御面具、视频等欺诈手段。
成立于2015年的云从科技,是一家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依托两江新区优势资源,通过系统设计与模式创新,云从科技短短两年多就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独立承担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化项目重大工程——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应用平台建设任务。
国内3D打印领军企业——重庆云湾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两江新区金泰智能产业园,将为重庆智造提供高性价比的3D打印产品。
据介绍,云湾科技可打印多种工程复合材料,包括标准工程聚合物、专业高性能聚合物、含碳纤维或碳纳米管填料的高刚度聚合物,并可为客户量身定制复合型高性能聚合物。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引进mim(金属注射成形)粉,用mim粉打印的产品,是现有金属3D打印成本的6.7%左右,如果将这些应用到工业生产,将大大节约成本。
云湾科技已引入的技术和材料,可以为航空航天、建筑、汽车、工业、医疗、文创等行业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无人机 大块头 重庆 故事上一篇:金丝键合主要工艺参数技术研究
下一篇:浅析现代雷达信号处理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