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有关吃的故事

| 浏览次数:

作为一种公认的健康食物,马铃薯的日常消费形式多样、特色各异。马铃薯在德国是名副其实的主食产品,受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德国水稻产量微乎其微,玉米和红薯等粗粮引种时间较晚,仅靠小麦种植很难满足人们对淀粉食物的需求,而马铃薯不仅淀粉含量高,而且非常适合德国大面积种植。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德国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俄罗斯,马铃薯同样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俄罗斯人习惯用马铃薯做新年沙拉,或加入奶酪和调味品做成各种口味的马铃薯泥;印度人用马铃薯做咖喱饭;而意大利人则用其制作面食;哥斯达黎加习惯将马铃薯和香蕉一起炖煮;而伊朗人则更愿意把它和其他食物一起烘烤;埃塞俄比亚人喜欢用青豆烹炒马铃薯;而在芬兰,人们喜欢用马铃薯与熏鳕鱼一起煨汤。

食物选择与马铃薯的流行

在食物的选择上,人们总是会优先选择本土生产且便宜的产品作为主食,这种选择一般会随食物获取便捷性和价格的改变而改变,食物价格上涨或者获取困难都会迫使人们放弃对既有主食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马铃薯在欧洲能够替代燕麦、荞麦等谷物成为主食之一。价格方面,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类型的重要因素,与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加工马铃薯的消费量更大,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将马铃薯作为初级农产品进行直接食物消费,与农村相比,收入较好的城市人群,马铃薯烹饪方式往往繁杂多样,而农村地区的烹饪则较为单一。

另一方面,营养认知同样是影响马铃薯消费的关键因素,很多年来,由于缺乏研究做支撑,人们对于马铃薯的营养认识不足,认为马铃薯营养价值低,充饥尚可,营养无从谈起。但随着营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公众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逐渐发现,相比其他食物,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符合当下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结构中人们对于主粮食物的营养需求,加上马铃薯产品的推陈出新及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马铃薯消费已经超越蒸、煮、炸的原始消费阶段,向主食、休闲食品转变。从马铃薯消费量统计来看,近50年来,食用马铃薯消费是促进世界马铃薯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1961~1980 年,全球食用马铃薯消费量增长缓慢,年消费总量维持在1亿~1.5亿t之间。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世界食用马铃薯消费量明显增加,年消费量达3亿t左右。

三大消费模式:加工、鲜食、冷冻

纵观全球食用马铃薯消费,除大家熟知的煎炒烹炸熘等传统鲜食形式外,马铃薯消费主要分为鲜食、加工和冷冻三类。鲜食马铃薯是最简单实用的马铃薯消费形式,人们通过蒸、煮、炖、炒等方式将新鲜马铃薯当作主食或者菜品消费。从统计来看,发展中国家是鲜食马铃薯的核心消费区域,这一方面是与这些国家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以及装备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则根源于城镇化程度不足。由于市场有限,加工马铃薯需求量不大,大批马铃薯种植业主更愿意就地取材直接销售鲜食马铃薯。

加工马铃薯是指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各类食品,如马铃薯条(片)、淀粉,以及马铃薯全粉及其复合制品马铃薯馒头、面条等。欧、美、日等国家加工马铃薯食品有300多种,其中,仅美国马铃薯食品就多达90余种,加工用量占总产量的76%;日本马铃薯年总产量约为350万t,仅北海道地区每年加工用鲜薯就高达259万余t,占其总产量的86%,其中大约205万t马铃薯被用于加工食品和淀粉,约占总产量的72.4%;德国每年进口200多万t马铃薯食品,主要产品有干马铃薯块、丝和膨化薯块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马铃薯食品约19 kg;英国每年人均消费马铃薯近100 kg,全国每年用于食品生产的马铃薯450万t,其中冷冻马铃薯制品最多;法国也是快餐马铃薯泥的主要生产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其产量就达2万多t,全国有12个大企业生产马铃薯食品,人均年消费马铃薯制品39 kg左右。冷冻马铃薯是一种马铃薯半成品,油炸即食,主要产品有冷冻薯条、薯泥等。冷冻马铃薯一直是发达国家马铃薯主要消费方式,随着快餐食品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冷冻马铃薯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马铃薯入选宇航食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为了探索未来空间的食品自给,2011年,国际空间站长期考察组在空间站进行了马铃薯种植实验。至于为什么选择马铃薯,研究人员表示,这不仅仅是照顾西方国家宇航员的饮食习惯,更是缘于宇航员们的健康需要。一方面,马铃薯几乎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强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另一方面,马铃薯营养全面,除含有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和一般粮食作物所缺少的赖氨酸、色氨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钾是香蕉的4倍,且兼具粮食、蔬菜、水果中的全部营养特性,能最大限度满足宇航员对营养素的需求。

主食会怎样?

马铃薯做主食,是把马铃薯蒸熟像馒头一样吃吗?显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人们日益高超的“食商”绝对不允许马铃薯主食就仅仅是蒸煮这么简单,尽管这样做营养摄取最为全面。

对于已经习惯米饭、面条、馒头的中国人而言,马铃薯主粮化真的会改变我们的主食形式吗?答案是,只会更丰富!

营养而且符合传统

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的转变,除考虑营养因素外,根本原则在于尊重公众的基本习惯,如北方居民多以馒头、面条等面食为主,南方居民多以米饭、米线等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实现马铃薯主粮化的前提,就是要开发既符合公众饮食文化需要,又具有营养价值的产品。

相关热词搜索: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