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术期行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C)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7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行早期CHIPC,强化患者在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血常规以及肝功能进行复查。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化疗治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1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肠梗阻、腹腔感染、切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且对近期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后行CHIPC时,其不良反应较轻,通过强化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43-02

近年来,随着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防治以及预防肿瘤转移过程中,CHIPC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措施[1-2]。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对CHIPC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3]。本研究将对7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7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2例女性,54例男性。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2例壶腹部癌患者,12例结肠癌患者,62例中胃癌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有60例患者行4次连续灌注,2例患者行1次灌注,14例患者行2次连续灌注。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选用BR-TRG-1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来对患者行CHIPC,在治疗过程中将其温度控制在40-45℃。在对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面积热交换技术来将4-6L化疗药物的治疗液恒温、循环、持续注入到患者的体腔中,使患者的体腔维持恒温一段时间,以此来避免患者出现体腔肿瘤病灶转移。

术后关闭腹腔前,在患者右上腹腔以及盆腔两侧的四个象限部位各设置1根硅胶导管,并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腹壁皮肤上,采用BR-TRG-1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将4-6L生理盐水加入灌注袋中,同时加入1000mg5-氟尿嘧啶,开机加热后使其维持40℃恒温。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循环管路的输入端与盆腔引流管相连,上腹腔引流管与输出端相连,将输入夹打开,将化疗所需药物按照400-600ml/分的流速灌注到患者的体腔中,药物的灌注量为3000-5000ml。待化疗药物全部注入后,将输出段的夹子打开,让腹腔与循环管路之间形成密闭式循环,并对其动态平衡进行维持。在对患者进行灌注的过程中,药液的温度必须保持在42-43℃。对患者经过1小时的灌注处理后,在其腹腔内保留1000ml左右的药液,并将多余药液排出体外,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行1次腹腔热灌注,术后每日进行1次灌注治疗,每4天为一个疗程,术后第5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其引流管进行拔除。

1.2.2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在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手术本身就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CHIPC属于一种新兴技术,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告知患者CHIPC的优点以及治疗目的,让患者建立起治愈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最好进行全程陪护,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以此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与依赖感。②术中观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神志等情况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出现胸闷不适、腹痛的情况时,就必须立即停止灌注,并对患者给予吸氧处理。此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必须对患者的灌注量以及灌注速度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在灌注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化疗治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异常,1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肠梗阻、腹腔感染、切口裂开、腹胀、腹痛、呕吐、恶心等严重并发症,11例患者在CHIPC治疗后出现了呕吐、恶心的症状,通过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后肠蠕动功能均恢复正常,且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出现,所有患者的伤口愈合相对较好,未发现手术切口裂开的情况。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6-12个月的随访,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且对近期疗效较为满意。

3 讨论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其诊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过仍有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再行CHIPC,其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均相对较高。由此可见,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后行CHIPC时,其不良反应较轻,通过强化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于航娜,孔永霞,王红丽,湾萌.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J].临床医学,2012,11:122-124.

[2] 吴印兵,巴明臣,崔书中,唐云强,王斌.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应用初探[J].中国医学工程,2013,03:6-8.

[3] 叶志华.腹腔持续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不良反应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0:1872-1873.

[4] 王志刚,王洋,宁昌,余治国,詹姗姗.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静脉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10:18-19.

相关热词搜索: 腹腔 灌注 化疗 肿瘤 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