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50-01
例1. 男 58岁 入院时主诉自觉下肢麻木5天。查体: T 36.6/分。P 90次/分 R 19次/分 BP 120/80 mmHg,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右肺呼吸音弱;发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肺部X线检查:右肺上叶不规则阴影。CT:右肺上叶近肺门处见一约3*4*6cm大小,分叶状肿块,边缘模糊,右肺上叶前段和舌段支气管阻塞,并阻塞性肺不张。肿块与左心缘分界不清,左侧胸腔和心包腔均可见少量积液。右肺门、纵隔内主肺动脉窗、气管隆突下、气管前腔静脉后及左侧腋窝均可见肿大的淋巴结。支气管镜活检确诊肺癌。
例2.男72岁 入院时主诉自觉双下肢麻木、发热,不能入睡一周,服退烧药无效。查体:T 36.5 /分 P 100次/分 R 19次/分 BP 130/80 mmHg,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右肺呼吸音减弱,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肺部X线检查,右肺门区不规则块状阴影,较大的支气管狭窄。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肺癌。
讨论:两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肺癌,已排除其他部位转移。肺癌神经综合征(PNS)为肿瘤在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是一类癌肿在并非转移或侵润的情况下,引起的中枢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疾病。肿瘤对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是伴癌综合征之一,即在神经等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约8%的肿瘤患者或迟或早的出现。这种远隔效应可能先于原发肿瘤数目到数年表现,及时识别它们可以减少误诊,为患者赢得治疗机会。肿瘤对神经系统产生远隔效应的机理推测有:肿瘤影响到体内代谢及内分泌功能;肿瘤代谢产物的分泌及其毒性作用;抗原-抗体反应;肿瘤干扰了神经系统的营养途径或某些营养的吸收;病毒感染,包括体内隐匿的病毒重新激活;维生素缺乏;自身免疫反应,伴瘤综合征多数能随原发肿瘤消失而解除,至少也可随病情好转而好转。肿瘤对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可表现为:亚急性小脑变性;癌性本质性恼脊髓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光感受器变性;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类运动神经无疾病;多发性癌症周围神经病。上述两例患者均属亚急性小脑变性。亚急性小脑变性亚急性小脑变性又称副肿瘤性小脑变性,为恶性肿瘤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并发症。原发肿瘤多见于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输卵管癌等。少数情况下,原发病灶可能一时难以查明。临床表现 通常亚急性起病,少数发病较急或缓慢起病;进展较快,多数病人再原发肿瘤发现前出现症状,此两例均属之。有报道在本症状出现后一年半才查到原发癌。部分病人在原发肿瘤切除后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共调,此步态不稳,头痛,语者不清,言语讷吃,单音调。此外,尚可有眼睑下垂,复视,眼外肌麻痹,周围性面瘫,10%病人有耳聋,延髓麻痹,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肢体麻木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精神异常,如智能减退均可出现。由于前庭纤维波及较少,眼震并不多见。脑脊液压力及常规检查多正常。如有细胞数增多,则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不超过40*106/L,蛋白含量可达1.29/L,lgG可轻度增加,头颅CT及MRI可见小脑萎缩,但无特异性。诊断 肿瘤病人出现亚急性小脑变性的症状与体征,能排除遗传性共济共调,辅助检查除外脑转移,即可诊断本病。本征无特殊治疗,原发肿瘤切除后部分病人可缓解。
相关热词搜索: 肺癌 综合征 神经系统 效应 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