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高压注射器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 浏览次数:

摘 要: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很高,可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更好地显示肝内血管,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和肝实质的时间、程度以及廓清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增强特征,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鉴别。同时使用高压注射器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注射剂量、速度和时间,以便于准确获得肝脏的多期扫描图像,提高肝癌病人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小病灶漏诊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 高压注射器 肝癌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b)-0246-0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最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肝原发和继发肿瘤每年威胁着数百万人的生命,约3/4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有肝外扩散或局部侵润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他治疗方案又疗效甚微,因此,对肝肿瘤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县一级医院B超及CT在肝癌诊断中比较普及,而CT由于高压注射器的出现,更为诊断肝癌的首选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肝脏三期扫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肝疾病的诊断,因此高压注射器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现将我院成功开展使用高压注射器来诊断肝癌的具体事例报告如下。

1 病人准备

我院2008年至2009年共为100名患者做肝脏CT增强,其中男80名、女20名,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为18岁。其中有慢性乙肝病史45例,甲胎蛋白升高10例,肝硬化20例,长期饮酒5例。

2 高压注射器的准备

本组病例中,我们采用苏州亚泰医疗器械设备中心提供的医用智能快速注射泵,扫描范围包括右膈顶至十二指肠的水平段,扫描层厚为8mm,螺距厚8mm,检查前病人禁食4~6小时,扫描前病人口服100mL水,充盈胃肠道。病人取仰卧位,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80~100mL,选择12#专用套管针头经前臂或腕部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并以每秒2~3mL的速度注射,采集时间为2秒,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分别于注入对比剂后20秒、26秒,肝静脉期60秒获得,每次图像均一次完成,扫描后有选择性对所有患者再加扫5分钟延迟象,根据肝癌快进快出的原则,以观察腹部脏器实质内有无异常强化灶。

3 结果

本组病例80例为肝癌,5例为肝脓肿,3例为肝囊肿,12例为肝血管瘤,肝癌的CT图像通常表现为局灶性周界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但也可是边缘模糊,大小不等的多发阴影,阳性率在90%以上,无误诊病例。

4 讨论

正常肝脏密度大致均匀,CT值约为40~70Hu,比脾、胰及肾密度为高。肝脏由肝动脉和肝门静脉双重供血,肝动脉供应的血液占20%~ 25%,肝门静脉占75%~80%[1],一般CT平扫显示肝内钙化或出血性病灶敏感,亦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血色素沉积病,肝糖元储积病等,在某些情况下CT平扫对高血供的转移瘤的检出,可能更敏感,这是由于这些肿瘤在动态增强扫描中有一部分多呈等密度而不予显示,CT平扫是诊断转移瘤的非常有价值的扫描方法,而对平扫没有发现任何病变者必须增强扫描。增强后肝CT值由平均55Hu升为93Hu,提高了38Hu,肝肿瘤平扫时CT值为33Hu,增强后仅提高5Hu,故肿瘤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差异巨大,有利于诊断。

肝脏大多数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少有甚至无肝门静脉供血,这是CT增强扫描可以检出肝肿瘤的关键,同时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更好地显示肝内血管,同时更能鉴别病灶性质,平扫不易进行定性,增强扫描时由于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和肝实质的时间程度以及廓清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增强特征,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鉴别。肝细胞癌的CT表现依照癌肿的大小,分化,血管丰富程度,有无坏死及静脉闭塞等因素不同。依照病理的大体类型,日常工作中最多见的有三种基本表现,(1)肝实质内出现孤立的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2)肝实质内见多发的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3)肝实质内呈弥漫的界限不清的侵润性病灶。平扫时,肝细胞癌的典型表现是出现低密度肿块影,约12%则出现等密度病灶,此时在平扫上要靠肝外形轮廓的改变来判断病灶,但如果仔细观察,尽管肿瘤的主体表现为等密度,但在肿瘤的四周常有一个稍低密度环,此点有助于癌灶的识别,如果癌内发生出血,则可呈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的CT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内的血管情况和动态扫描的时间,大多数肿瘤为弥漫性非均匀性的增强,增强不明显区域多为肿瘤坏死或陈旧性出血所致。动态扫描在动脉期多呈明显的弥漫性增强,此段时间十分短暂,迅速成为不均匀的等密度增强,很少病例(多为弥漫性侵润性病变),肿瘤与周围肝实质的密度相同。平扫时呈低密度的肝癌,增强时呈延迟增强表现。

故肝脏一般采用多期扫描,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其成功与否对疾病的诊断存在很大的影响。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的检出率很高,动脉期检出率最高,平衡期次之,门脉期最差。笔者认为在日常肝脏CT检查中应该常规做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这对提高病灶检出率,减少漏诊,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减少肝癌术后复发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亮,陈君坤,卢光明,等.CT读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4.

①作者简介:罗小东(1971-),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注射器 肝癌 高压 诊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