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丽乡村建设以加强领导,实施规划为核心,提出了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等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实现我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深入,城乡发展不再是单纯的速度建设,更是质量的提升,进而满足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要求。政府要加强城乡资源的整合与分配,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目前,我国村庄数量居多,社会经济的发展少不了乡村经济的支撑,建设美丽乡村对城市化建设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做好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工作。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1乡村的现状及现实问题
1.1生产方面
近年来,我国中央部门已经基本确立了农村的改革重心和方向,从下发的文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内容:有效促进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机制等。中央之所以颁布这些文件,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即便中央颁布了这些文件,但在落实时依然面临许多难题,导致很多乡村劳动力外流,成为了空心村、老人村,这些难题阻碍了农村的正常发展。
1.2生态方面
现在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比如,农民在种地时,就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其中环境污染物严重超标,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如此,部分生产企业开始逐渐从城市边缘向农村转移,有的企业每天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损害了农村的环境质量。农村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乡村被垃圾场环绕,还有很多村落因为没有排水系统,污水随处排放,蚊虫滋生,这些都直接加剧了乡村环境的恶化,更严重者,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不可逆的变化。
1.3生活方面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很多自然村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良好的道路系统,乡村道路更多的是原始的土路、泥巴路,为村民出行造成不便。除此之外,农村的房屋大多是在宅基地内自己盖房,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一味地追求城市的花园洋房,乡村淳朴的建筑风格逐渐丧失。
2.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宗旨原则
2.1科学性
在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采取科学的规划方案,坚持因地制宜、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当地经济政策,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以湖北省某乡镇为例,根据当地交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国道路进行调整,减少其对乡镇内部产生的干扰,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将建设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等多样化产业为核心,建设复合型农村。
2.2以人为本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必须将农民的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而全面调动其参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引导农民发展自然生态经济,积极保护当前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相吻合。在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时,应当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打造出符合我国农村自然特色的文化理念。
2.3生态优先
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必须体现出遵循自然的法则之原则,全面做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向村民展示农村自然生态特征和当前人们居住环境等特点,进而着重进行美丽乡村宣傳。在开展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效结合既有的资源,如结合农村建设过程中各项工程,一并对农村居住环境加以改造。经过结合不同的发展项目,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3.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规划方法
3.1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结合乡村的现状,逐步建立并完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减少水污染。对于任意排污的工厂,加强监督、加大管制惩罚力度,杜绝工业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乡村也要从全局考虑,建设较为集中的化粪池、沼气池等,使生活污水和粪水转化为沼气和肥料,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在乡村特定区域布局养殖场,实行住宅与牲畜圈栏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减少养殖场对居民环境的直接污染。
禁止乡村秸秆焚烧。乡村农忙期间,也要杜绝将秸秆随意堆放和秸秆的焚烧。乡村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
合理使用农药化学肥料,减少土壤污染。尽量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适量使用化学肥料,提倡使用沼气池发酵后的粪水作为肥料。
在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明显进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治理保护要求,使乡村实现既环保无污染又安全美观的目标。
3.2做好规划,逐步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不可以盲目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部署,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阶段一,七年时间的试点探索阶段(2013年--2020年)。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有了成功的案例,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成功案例和可贵经验为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深化改革的内容,巩固实践成果。阶段二,十五年的基本建成阶段(2020年--2035年)。这个阶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3.3积极重视农民群众,有效发展乡村旅游业
在开展农村人文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做到以农村居民为核心,立足于积极改善民众生活以及收入水平。做好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加强乡村的内部凝聚力,利用集体的力量全面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进行工作时,必须结合当前乡村现有的资源,全面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当地政府可以采用多方合作发展经营的方法。如,可在乡村建立起大棚果园采摘、乡村休闲度假、渔家乐、农家乐等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也可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出具有乡村特点的民俗旅游项目。让外地游客可以放松身心,深入到乡间生活之中,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欣赏水乡之画镜,同时也可参与到村庄田园收割、喂鸡、放鹅等一切有意义的活动之中,利用这种做法有效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结束语
在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以乡村特色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打造现代化特色乡村,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行。
参考文献:
[1]郑杰.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22-23.
[2]赵庶吏,华勇谋,任晓娜.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及规划设计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4):1-3+6.
[3]王士兰,陈静.新时代上海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8(06):54-57.
相关热词搜索: 探寻 规划设计 城乡 乡村 思路上一篇:生物技术在农业产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