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CBD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浪潮,文章以我国典型城市CBD建设为例,论述了城市CBD建设的原则及趋势,提出当代城市CBD建设应以人为本,为塑造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而努力。
关键词:CBD;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性化
1 概述
在日益强调国际接轨的今天,CBD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浪潮,CBD的概念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地产运营商的高度追捧,因为从商业角度看,它几乎成了聚宝盆的现代代名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能只专注于商业及效益,也要从人文角度去设计,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有无成熟的CBD是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气指数的重要依据。
2 CBD规划实践
2.1 杭州武林商圈CBD
杭州武林广场周边是杭州传统的中央商务区。东临中河北路、南起庆春路、西至武林路、环城北路转密渡桥路接京杭运河,北到文晖路,面积约2.5平方公里。商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50%以上,商业服务设施和高级公寓各占25%。实现高层建筑物的集聚,实现商业、商贸和商务的集聚、信息的集聚、高科技产业的集聚以及人气的集聚,最终达到财富的集聚。
因为是老城的核心功能区所以人气充足,有充足的地上地下交通打通各个片区,实现片区沟通无障碍,但是由于中心的武林广场封闭施工,现阶段缺少开敞空间,市民活动主要集中在运河北侧的西湖文化广场。主轴线延安路的改造完成和地铁一期运行,明显改善了原先沟通城市南北的地段区位交通状况,是成功的核心区案例。
2.2 南京市河西CBD
河西中央商务区位于河西新城中部地区,北至松花江东街,南至江山广场,西至江东中路,东至庐山路,南北长约4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根据南京市的上位规划要求,河西新城将建设发展成为现代文明与滨江特色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新城区。它将以文化、体育、商务、商业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城西休闲游览地,同时也是居住与就业兼顾的中高档居住区。
河西CBD交通便捷,将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从水路看,长江和外秦淮河是其与外界联系的两大动脉;从陆路看,公路网疏密有致,未来和河西与老城区联系的道路共有24条,另外还有5条地铁线经过。而外秦淮河和长江构成外向交流的水运要道,也使得物流业可能成为河西CBD发展的优势产业。河西CBD紧邻新建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及随处可见的休闲锻炼的地方,这就使得河西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形成网络状分布。另一方面,错落有致的现代化摩天大厦加上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大量的人文历史景观,如新城大厦、金奥大厦、中泰国际广场、紫金西城中心、莫愁湖公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使得河西CBD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可将其发展为优势产业。
3 CBD规划设计原则
3.1 CBD的布置与城市总体格局相协调的原则
CBD的布置应与城市总体格局相协调,因为其本身即是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组成部分,依次CBD区位首选是城市中心地区。在商务空间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区可开发用地充足,新的商务项目首先会考虑进入功能相近的公共设施集中地,或者与之紧邻发展。同时,在城市经济稳步增长的阶段,规划商务设施布局宜充分依托现有的功能格局,逐步扩大、提高功能强度和聚集水平。但是随着中心区可建设用地减少,商务项目将在中心区外围寻求新的生长点。
3.2 CBD的空间场所原则
CBD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域,首先要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一定的城市空间,或者场所,CBD内发生的任何事件,包括人流、车流、建筑、商务活动等都是在这一场所中得到安排的,事件安排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所布局的合理性,既是规划是否合乎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需求。
3.3 CBD的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是CBD最基本的特征,包括交通的可达性和信息的可达性两方面。CBD内交通用地面积大,具有城市最发达的内部和外部交通联系,交通连接在三维空间展开,形成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能给予单位时间内最高的办事通达机会,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地上及地下资源,将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合理衔接到一起,以便更好的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同时,由于CBD地区内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土地利用强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独立的高架行人走廊或地下步行系统,则既可以使行人交通体系与机动车交通体系在空间上相分离,实现城市交通立体化,也大大节约用地,缓解中心区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同时也给行人创造了一个更方便、安全的步行环境。
3.4 CBD公共空间环境塑造原则
在城市CBD中由于商业设施的积聚,更增强了公共空间的休闲游憩功能,人们在购物之余期望有能够坐下来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公共空间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场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衍变,公共空间已不仅仅是一种场地,它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面貌的观景平台,以优美的环境和标志性的雕塑及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此外,公共空间以其良好的通透性成为观赏城市的绝佳观景地。因此,在设计中应利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添加一些艺术感强烈的开敞空间元素,将景观与商圈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工作环境。而公共空间的布局首先是确定界面的连续性,强调群体协调关系,强调街道立面的连续性,由空间序列的节奏感而产生韵律美。其次公共空间界面的高度、实体的体量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即虚实比例得当,才能形成优美的空间形态,努力寻求把界面周边的每个单体建筑都统一在公共空间的立面中来,不要形成各自为政的建筑单体。最后公共空间功能设施的配置,例如座椅、走廊顶盖、垃圾桶、盲人道等休息设施的布置以及公共空间的使用材料、质感、色彩的选择等,都能为公共空间展开的活动提供舒适性和安全感,并且要保留和强化能够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的街道空间和景观轴线格局。
4 结束语
CBD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容纳了功能层次最高的行业并行,成熟的CBD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城市地区中最高的中心性,即CBD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具有最高水准;具有城市地区中最多的人流量,是城市地区中人口最多的区域,24小时人口的变化值也最高;具有城市地区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拥挤程度(人流、车流)在城市地区也最高;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能提供包括经济、管理、娱乐、文化乃至行政等多方面的服务,具有城市地区最集中、档次最高的零售业等。
CBD与城市发源地紧密相关,甚至是城市最早的建成区。传统的CBD形象是冷漠的,是金融家的严肃和无情的反应,建筑与规划处处体现严格的功能主义色彩。新时期的CBD设计呼唤人性的回归,“以人为本”的观念成为设计者们宣扬的一个重要主题,道路尺度、水体、绿化、广场、文化、艺术、商务活动,处处考虑人的适宜感受和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一新.中央商务区(CBD)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周方,聂冲.浅析国外CBD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技术经济,2007,2.
[3]彭震,毛蒋兴.南宁CBD(中心商务区)范围界定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
相关热词搜索: 规划设计 实践 论我国 CBD上一篇:论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下一篇:论新农村产业规划与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