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叙述了牛结核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传播途径,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诊断要点,以及几种实验室诊断技术,并阐述了净化感染牛群的措施。
关键词 牛结核病;诊断;防制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与结核分枝杆菌有关,也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牛群中比较常见,临床症状以精神萎靡、消瘦、贫血、体虚乏力与生产力下降为主,并且结核结节与干潞样钙化病灶会出现在牛多种组织器官上。
1 病原
结核病病原菌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包括人型、牛型、禽型,其中对奶牛群致病力最强的为牛型,该分支杆菌的长度控制在1到4微米之间,宽度在0.3到0.6微米之间,排列为单个或者链状,是革兰氏阳性杆菌的一种,本身具有抗酸染色特性。该均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污水中存活的时间长达11到15个月之久,但是非常不耐热,在6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在20到30分钟之内便会被杀死,10%漂白粉溶液和70%-90%酒精溶液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该病菌对于链霉素、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环丝氨酸和利福平等药物所具有的敏感性不同,但是对一些药物并不敏感,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其他广谱抗生素等。
2 流行病学
结核病菌会对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感染,还会对哺乳动物和禽类造成感染,牛是最敏感的动物之一,人结核有超过10%以上与牛结核分支杆菌有关。该病不存在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由于不能严格的进行检疫,引种时过于盲目,不能及时的处理检出阳性牛,关于传染源和人畜间的相互感染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不断出现牛结核病。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方式为吸入了被污染的飞沫,只需要特别微量的牛结核菌便会造成感染。另外,针对密切接触的动物群体,传播的主要方式为呼吸,其他途径为采食了污染的饮水和饲料。
3 病理变化
病灶首先会出现在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然后为肠系膜淋巴结等,结节凸起,干酪样钙化或坏死,切开会有明显的砂砾感。肺结核多在小肠或盲肠上法伤,大小不等而定结节会出现在肠粘膜表面,底部坚硬且存在干酪样物。
4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在10到45天之前,有的甚至会长达数月、数年。
4.1 初期食欲、反刍无明显异常
清晨吸入尘埃或冷空气时会咳嗽;通过听诊可发现肺区存在明显的干性或湿性哕音,叩诊半浊音或轻浊音明显;患病牛身形日渐消瘦,出现贫血,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体温会升高到40摄氏度,体表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当纵隔淋巴结对食道产生压迫作用时,会出现慢性瘤胃臌气。
4.2 肠结核
多发生在犊头身上,前胃弛缓症状、消瘦。腹泻(顽固性)、全身乏力、会显露肋骨。
4.3 淋巴结结核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症状。咽后淋巴结肿大时,会对咽喉产生压迫作用,呼吸声音响亮且粗厉;纵隔淋巴结肿大时,瘤胃臌气;肩前和股后淋巴结肿大,前后肢跛行。
4.4 乳房结核
乳房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的情况,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呈灰白色面,或泌乳停止。
4.5 脑及脑膜结核
病牛多呈现神经症状、头颈僵硬、眼肌麻痹,后期陷于昏迷状态,呼吸和心律多会出现失常的情况。
5 诊断技术
在诊断奶牛结核病时需要结合牛群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病牛的诊断以临床与实验室诊断为主,可疑和健康牛群则是结核菌素的皮内变态反应检疫为主,并结合实验室诊断,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即细菌学检验、生物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迄今为止,OIE推荐的方法为结核菌素的变态反应,但是因存在各种缺陷,诊断时极易受到物理性和化学因素的感染,干扰最多的为非典型分支杆菌,因此极易诱发非特异性反应。
另外,某些地方变态反应的假阳性牛高,大约是阳性牛的15倍,因此进行二次检疫十分有必要。
6 防制措施
6.1 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针对非结核检疫区,需要采用PPD检疫进行定期检疫,将阳性牛及时淘汰;结核疫区,则采用PPD与ELISA结合的手段,保证ELISA能够呈阳性,不管变态反应为阳性抑或是阴性,采取坚决捕杀的原则;判定结核病初期的原则为变态反应为阳性、ELISA阴性,病情加重或者向开放型结核转化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及时淘汰,或者采取隔离措施进行ELISA强化监测,一旦结果为阳性则立即淘汰。如此一来,结核病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淘汰,进而有助于牛场净化的加速。
6.2 做好饲养和环境消毒工作
强化饲养,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促进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牛体抵抗力的不断增强,发挥重要的预防作用。定期对圈舍都环境进行消毒,保证能够将传播源和传播媒介彻底消灭。同时,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其他牲畜和禽类不能同时饲养在牛舍;在牛场工作的人员也需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防止人畜之间进行相互传染。
6.3 奶牛防疫制度的完善
针对奶牛场需要为每一头奶牛都建立档案,对奶牛防疫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并且进行认真的实施;对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而言,需要强化指导、监督奶牛场疫病防治工作,通过疫病的定期检疫与检测,如结核病,为奶牛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6.4 健康奶牛群的培育
将健康奶牛引进来,致力于健康奶牛群的培育,及时将阳性基地淘汰。严格按照流行病学原理,关闭、停产原来污染严重的场地,避免因不能进行彻底消毒而感染易感奶牛,防止出现新病例。为此,关于基地必须重新选择,对优良奶牛必须重新引进,关于原来的奶牛需要尽可能的淘汰掉,致力于健康奶牛群的建立与培育。
7 结束语
牛结核病作为慢性传染疾病之一,一旦感染不易恢复,因人畜感染的可能性大,因此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新桃,賈红,侯绍华,杨宏军,郭晓宇,袁维峰,姜一曈,朱鸿飞,鑫婷,丁家波.11种牛分枝杆菌抗原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初步评价[J].中国畜牧兽医,2018,(08).
[2].意大利研究牛乳微RNA-146a用作潜在牛结核病生物标记物的潜力[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8,(04).
[3]南瑶瑶,张磊,侯强.基于检测行为的牛结核病动力学模型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06).
[4]李颖,周忠良.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06).
[5]乌日嘎.浅谈牛结核病检疫方法的改进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06)
相关热词搜索: 结核病 临床 诊断 措施 经验上一篇:哪些甲状腺结节该手术
下一篇:气管旁含气囊肿50例C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