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 浏览次数:

现在生活的高压力、快节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指出,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之一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近几年来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笔者通过对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更充分说明这一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宁晋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合并高血压者29例,糖尿病者22例。对照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合并高血压者31例,糖尿病者2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均为首次发病;③依从性强,均签署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高压氧禁忌症;②年龄>75岁;③有严重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昏迷患者;④合并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⑤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⑥大面积脑卒中的患者。

1.3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给予鼻导管吸氧、他汀类强化治疗(阿托伐他汀30mg每晚1次)、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氯吡格雷75mg每晚1次)、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奥拉西坦20ml1/日静点)及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48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氧舱,压力为0.2MPa,总的时间为120分钟,其中包括加压和减压各30分钟,待加压至0.2MPa时稳压戴面罩吸氧60分钟,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4观察指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简明精神状态(MMSE)量表于治疗前后由同一医师进行评定。其中ADL包括基础性或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进食、更衣、个人卫自理活动和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身体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购物、炊事、洗衣、交通工具的使用、处理个人事务、休闲活动等;MMSE包括定向能力、识记能力、计算能力、注意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

1.5疗效标准制定疗效的评定标准是参照文献[1]。临床无效:评分<50%。临床有效:评分在75%至50%之间。临床显效:评分在90%至75%之间。临床治愈:评分>90%。

1.6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的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由于缺血半暗带内仍有侧枝循环存在,可以获得部分血液供给,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是可逆的,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2]。西医常规治疗就血流动力学、动脉狭窄等方面有确切疗效,而高压氧则可快速提高脑组织的氧含量及氧储量,加速毛细血管的再生,加速受损细胞的恢复。改善脑组织和周身组织缺氧,减少脑组织的变性坏死。可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可提高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的氧分压,加快意识恢复速度,从而维持生命功能的正常活动。

就MMSE、ADL评分结果充分说明,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在改善脑梗死认知障碍方面疗效明显,应用价值很高。

参考文献

[1]范晓华.宫艺.刘俊兰.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04.19(3):150-152.

[2]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131.

相关热词搜索: 缺血性 疗效 认知 临床 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