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总结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护理。方法 对27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的缺血性肠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腹痛腹泻与便血的护理、肠镜护理、饮食护理等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27患者均好转出院,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腹痛;腹泻;便血;个性化护理
Ischemic Bowel Disease Personalized Nursing
WANG Yu-yan, LI Xiao-ning, LIU F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Nanjing 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02,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ummary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nursing and improve nursing staff recognition of the disease and nursing. Methods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27 cases take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ar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bloody diarrhea, colonoscopy nursing, diet nursing, etc. Results 27 patients were all improved, no nursing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disease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Key words:Ischemic bowel disease;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Bloody diarrhea; Personalized nursing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肠道血管内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闭塞所致相应肠道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多发生于老年人,与某些基础病相关,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
该病自1963年被首次报道以来,逐渐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特异性诊断方法[2]。文献报道,该病在临床突出的问题是误诊率90%~100%,且误诊致急性缺血性肠病病死率可达45%~70%[3]。我科2009年7月~2014年1月收治27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给予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均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7例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34~84岁,平均(60.74±13.10)岁,其中16例患者(59%)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7例,高脂血症6例,冠心病、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各3例,脂肪肝、胆结石、高尿酸血症各2例,便秘、心房颤动、脑出血、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余11例无明显基础疾病史(41%)。临床表现:27例均有不同程度便血,11例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恶心、呕吐8例,腹胀2例,发热1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发病部位:左半结肠缺血性肠病27例,其中2例合并右半结肠缺血性肠病。
1.2方法 27例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3~9(5.04±1.56)d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未再出现出血;经过3~29(12.85±5.95)d的精心护理后均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入院3d病情好转后即要求出院。治疗上遵医嘱予以前列地尔改善循环,罂粟碱扩血管治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预防肠道细菌感染,保护肠粘膜,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同时治疗原发病。治疗2w~1个月后复查肠镜,均较前好转。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2.1.1新入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急性起病即腹痛后出现腹泻、便血而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其中4例患者年龄大于60岁,临床表现为便血,其担心是否患有消化道肿瘤而焦虑,特别希望早期明确诊断;3例患者腹痛剧烈,难以忍受,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责任护士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及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解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并及时评估效果,保证患者和家属掌握必要的知识,以良好的状态适应疾病的不同时期[4]。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关心患者,做好治疗过程中的解释工作,鼓励患者配合检查和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2肠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门诊或急诊就诊时已做过肠镜,当得知需要复查肠镜时,有6例患者表示害怕、紧张,不愿再做肠镜。经过责任护士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其中4例患者表示接受肠镜复查,2例遵医嘱予以无痛肠镜进行复查。另外,在进行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时,肠道积存的陈旧性血液被稀释后排出,会造成部分患者的恐慌,以为"医生,我的病情是不是加重了"、"又出血了"。责任护士及时在进行检查前做好健康宣教需,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最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2.2腹痛的护理
2.2.1病情观察 观察并记录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疾病的其他临床表现。其中下腹部疼痛12例、脐周疼痛10例、上腹部疼痛1例、其余4例无腹痛;阵发性绞痛11例、持续性绞痛4例、隐痛2例;其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0~8分不等。疼痛发生的时间多为突然发作,无明显诱因下发生,仅有3例患者诉疼痛前进食羊肉、苹果和加替沙星;其持续时间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2.2.2护理措施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也是临床上该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2.2.2.1及时评估 患者入院后2h内,责任护士使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其中,NRS评分1~3分者13例;4~6者10例;7~10分者3例。当疼痛评分≤3分时汇报医生后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当疼痛评分>3分时除了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外,同时遵医嘱予以相应处理,并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改善的情况。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较差,护理时尤须注意。但在未明确诊断前慎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而误诊。
2.2.2.2体位护理 根据患者的喜好采取患者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暖。如为老年患者协助其采取合适的体位,并拉好床栏,做好相关的防坠床等宣教,加强巡视,避免因疼痛致患者辗转不安等不安全因素出现。
2.2.2.3环境护理 嘈杂烦乱的环境会加重疼痛,将患者安置在舒适整洁的病床上,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施,适宜的室内温湿度能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减轻疼痛。另外指导患者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阅读报纸等来分散其注意力,每个病区都有电视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予以观看。
2.3腹泻及便血的护理
2.3.1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发生腹泻的时间;粪便的性状、次数、量、气味和颜色,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伴随症状及便血出现的时间、次数、量等;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并需进行详细的护理记录,必要时遵医嘱记录每日出入量。缺血性肠病患者大多数在腹痛后出现腹泻,初为黄色糊状便后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部分伴有粘液、泡沫;大便次数2~10余次不等;出血量最少的仅几毫升,多的患者出血总量达约600ml;其中有2例患者有里急后重感。其中8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1例患者伴有恶心,1例患者伴有发热,1例患者出现头晕。
2.3.2皮肤护理 对于腹泻的患者肛周皮肤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且菲薄,要提前做好保护,注意擦拭动作宜轻柔,纸巾要柔软。据报道护理人员可以用温水清洗肛周并用康惠尔皮肤保护膜涂抹肛周皮肤,涂抹30min后即可在皮肤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以隔离排泄物对皮肤的直接刺激[5]。
2.4肠镜护理 在缺血性肠病早期行急诊内镜检查,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对及时治疗有重要作用,并能检测治疗效果。检查前1d进无渣饮食,晚餐进流质,检查前12h禁食,检查前6h嘱患者将两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2000ml温开水充分搅拌混匀,在30min内服完1000ml,剩下的1000ml在1h之内服完,体质较差者静脉补液l500~2000ml。指导患者服药速度适当放慢,活动或轻揉腹部可有效减轻呕吐反应。肠道准备期间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服药后有无不适以及排便情况,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护理人员需确认肠道准备完成,患者排出清水样大便3~4次即可。结肠镜检查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进食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并给与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其中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2.5饮食护理 腹泻患者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腹痛、腹泻、便血的患者,需禁食1~3d。腹痛症状减轻后,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因报道的病例中59%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所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营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配餐计划及饮食指导并检查和督促患者及主要照护者掌握和执行的情况。如冠心病患者指导其进食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并为其推荐1w菜谱供其选择和学习;高血压患者注意限制盐的摄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等。
2.6用药护理 前列地尔注射液一般遵医嘱予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冲管,直接入茂菲氏滴管,因其不能与输液以外的药品混合使用;同时注意青光眼或眼压亢进的患者、既往有胃溃疡合并症的患者避免使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定时使用,每12h使用1次,应缓慢注射,以免发生心律失常以及足以致命的窒息等。护理人员严格按时间和速度予以用药,确保用药的效果和安全。使用抗生素前注意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时注意先配现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使用左氧氟沙星后需观察有无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且注意静脉滴注时间为每100ml不得少于60min,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其中有2例患者输液左氧氟沙星时出现穿刺部位发红、瘙痒,减慢速度后,均好转。
2.7出院前访谈、出院后指导及随访 患者出院当天,护士长进行出院前访谈,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出院宣教的掌握情况,再次确认与患者的联系方式;并根据情况予以补充。其中1例患者症状好转即要求出院,予以解释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后患者家属将患者转回社区继续治疗,1个月后来院复查肠镜示好转。个性化指导患者的饮食和休息、运动方式,增强体质;定时复诊。所有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定期电话随访,了解药物服用情况及有无不适,复查肠镜前电话提醒肠道准备并协助其做好预约工作。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性肠病的发病逐渐增多。然而,由于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必要的认识,临床误诊率较高,亦缺乏对于该疾病的护理知识。
通过对27例缺血性肠病的个性化护理,除了要对患者临床症状的仔细观察、适时的心理护理及饮食、药物护理外,相关伴随的基础疾病的护理需要予以重视,以及患者的出院后的宣教及随访对疾病的复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yun JS,Ki-Nam S,Kum HR.A case of ischemic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the herbal food supplement[J].Yonsei Med J,2008,49(3):496-499.
[2]吴长才,舒建昌.缺血性肠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7):3158-3160.
[3]赵鹏程,田晓娟,张圆,等.缺血性肠病1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1):5156-5157.
[4]杨爽. 缺血性肠病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87-88.
[5]顾景红,陈范嵘. 缺血性肠病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74-75.
编辑/哈涛
相关热词搜索: 缺血性 个性化 护理 肠病上一篇:肠造口护理与进展
下一篇:老年肠梗阻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