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并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技术空前发达和它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迫使西方社会中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基础以及在方法论方面不断的进行着新的突破。因为笔者恰是世界史专业学生,通过对国外史学进行述评和研究,笔者认为也有助于自身世界史专业的学习。在理论方面,近现代资产阶级史学十分注重历史哲学的研究,许多新的哲学流派对历史理论影响巨大;在方法方面,尽量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出现了一股“新史学”的热潮;在研究课题方面,利用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许多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纷纷试图用历史研究为资本主义现实辩解。从总的来说,近现代以来,资产阶级史学流派层出不穷,出现变化多端和五花八门的新景象[1]。
一、西方实证史学及其传播
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是指18世纪末期,特别是19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史学思潮。
18世纪启蒙时代学者将史学哲学化,当时的史学家主张用哲学理论来研究历史,所以历史研究深深的烙上了哲学的思想。而实证主义史学正是在这种史学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一种史学学科化和科学化的思想倾向。实证史学包括兰克史学以及巴克尔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这里主要阐释的是巴克尔的实证主义史学。
巴克尔是著名的英国实证主义史学家,著有《英国文明史》。这部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史学家对这本著作加以评论。美国史学家J·W·汤普森在《历史著作史》中说:“巴克尔藐视传记家和历史家似乎已经养成的单纯编辑事实和资料的习惯,并且大胆的提出在远为广阔的归纳法的基础上搞“历史科学”。能干的批评家认为他的著作史用演绎法说明物质原因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伟大尝试。巴克尔的记述虽说不完美,但从来还没人否认他的书很有见地;除了那结论以外,他对当时的青年人的激励也是不应忘记的。”[2]
二、法国年鉴学派及其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期,法国的历史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史学流派。这个新的歷史学派就是“年鉴学派”。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面,年鉴学派影响十分深远,而且在世界各国都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是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主流历史学派之一。
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是L·费维尔、M·布洛克和F·布罗德尔。
在法国史学界,实证主义思潮曾经占有统治地位。实证主义注重的是收集和整理史料,这个派别轻视史学理论,把史学研究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政治史和个别历史人物上。年鉴学派对此是深为不满的。“年鉴学派首先是考证了过去史学派别的不足和缺陷:1.它只注重对政治史的研究,忽略了对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等重要方面的研究;2.它只注重收集和整理文献,虽然这种收集和整理文献的工作是有益的、不可缺少的,但只不过是历史研究的准备工作;3.它只注重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事件有关的人物,这种研究历史的方法只是叙述历史,偶尔加上一点说明,缺乏解决问题的明确认识和严密的方法,只可称作为‘事件史’。” [3]
三、计量历史学派和心理历史学派
20世纪30年代初,大量的西欧历史学派和社会学派的重要代表开始移居美国,从而为美国本土带去了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美国史学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史学流派和观点。20世纪以来美国出现的较大史学流派有进步主义派史学、新边疆史学、新保守主义派史学、新自由派史学、新左派史学以及至今风靡学术界的计量历史学派和心理历史学派。 因为美国的计量历史学和心理历史学对整个西方史学界影响巨大,所以在此着重介绍这两个派别。
四、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的变革和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历史潮流,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经过他们辛苦卓绝的努力,完成了科学唯物史观的神圣使命,解开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之谜。历史研究也有了客观的真理标准,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诞生了[4]。
1841年4月,马克思大学毕业后,他的思想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开始抛弃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走上唯物主义道路。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后,他开始把政治观点的对立同物质利益的对立联系了起来,他开始注意到国家、法律与私人利益的密切关系,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和法律观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现代政治斗争使得马克思很快脱离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他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家也是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他劝告青年黑格尔学派,“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史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5]。1844年1月,马克思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心脏,主张用无产阶级的原则改造社会。这样就表明马克思完成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五、对于将强史学工作者自身修养的看法
以上四种史学流派只是笔者认为的近现代西方主要史学流派。当然近现代史学流派众多,除此之外还有历史形态史学派,英国的修正派史学以及拉丁美洲的修正派史学等。它们都对近现代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开创了近现代史学流派百花齐放的格局。
史学工作者首先应该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史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对现实社会里发生的重大事件,要观察,要收集资料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逐渐具备一个史学工作者应有的历史洞察能力。其次史学工作者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也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对史学工作者带来的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泽等.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汤普森.历史著作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热词搜索: 述评 史学 流派 近现代上一篇:毛奇龄文史成就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