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推动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跨越的对策建议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努力寻求发展机遇,扩大生存空间,总体保持了数量稳步扩张、质量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xx市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规模不大
  截止2012年12月30日,xx市累计设立私营企业55918户,注册资本达1014.30亿元,户均注册资本仅达181.39万元。如xx市高新区金阳园区2012年上半年36户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产值上5000万元的企业仅11户,占总数的30.56%;产值低于3000万元的企业达17户,占总数的47.22%。经对2011年全省茶叶、食品、药品、旅游、地产、建材、装备制造、矿产品加工等10个产业中的前10强非公企业进行分类调查,我市有6家非公企业位列食品、药品、旅游、地产、建材、装备制造等6个产业的第一,这6个全省第一名中,2011年营业收入最大的才56.0亿元,最小的也只有xx亿元, 至2012年底,全市只有1家非公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可见非公企业投资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整合能力较弱。


  (二) 产业亟待升级
  我市非公经济多为传统产业,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服务业的居多,进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及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对较少。即使在从事较多的服务业中,也以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居多,缺少进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业高端的非公企业,在新的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不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其中一部分产业极有可能被淘汰。


  (三)融资难题亟需破解
  我市非公企业起点低、积累少,低成本的内源融资能力十分有限,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对项目和企业的贷款审批更加严格,使得非公企业很难从银行机构取得贷款;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较小,融资能力弱,不能担当起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重任。融资仍然是非公企业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亟需破解的难题。


  (四)非公企业内部治理需要进一步改善
  我市非公企业大部分存在以下内部治理不科学现象。第一,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非公企业起点低、规模小,产业形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下,投资布局不合理,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竞争力不足,平均寿命低。第二,管理模式陈旧,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大部分非公企业仍沿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缺乏竞争机制或者是经营管理战略,难以发展壮大。第三,人才奇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特别缺乏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二、推动xx市非公经济发展跨越的建议
  (一) 着力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间投资。
  1、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政务环境。一是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努力营造快捷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环境。二是完善现有政策法规体系,创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


  2、创建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把工作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规范市场,整治秩序,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二) 着力建设金融体系,不断破非公企业融资难题。


  1、积极推动企业直接融资。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2、不断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专项资金,落实好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3、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服务机制。建立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支持、财政助资的信用担保中心和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三)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价值链
  1、提升非公经济产业层次。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非公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在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成长性强、带动力大的非公科技型企业。


  2、推动非公经济集聚发展。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建设机制,加快整合和提升各类园区,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构筑有利于非公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努力培育一批以核心区块为支撑、民资与外资并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化程度。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将关联、配套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以技术、资本、品牌、市场网络等为纽带的分工协作体系。加强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和建设,积极推动专业市场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产业组织结构。


  (四) 着力支持非公企业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改善非公企业的内部治理。
  1、引导非公经济经营管理新体制。对已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引导他们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构筑现代企业管理新机制,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2、大力支持非公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非公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通过一系列的财税政策及新技术创新基金的扶持政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使企业创新有利可图。引导和帮助非公经济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经营。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品牌合作、贴牌生产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走出一条以品牌营销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步发展的道路。


  4、推进人才兴企战略,建立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引导非公经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非公经济人才培养列入人才建设总体规划,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我市 对策 跨越 非公经济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