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实现东阳人文精神与广电精神的有机统一

| 浏览次数:

实现东阳人文精神与广电精神的有机统一  

   

为弘扬东阳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全市人民热爱东阳的自豪感、服务东阳的责任感和发展东阳的紧迫感,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下面就东阳人文精神如何与东阳广电精神实行有机统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想法和认识。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形成。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精髓集中在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通过传统文化深厚积淀,在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里,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逐步形成的。它蕴含在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悠青史,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也培育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毛泽东同志曾对这种精神作过精辟的概括:“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近代中国虽然陷入了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悲惨境地,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始终没有泯灭。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一次又一次的抗争无不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在抗美援朝和历次对外自卫反击战中,在同自然灾害的几十年的抗争和奋斗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英勇气概和“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2〕的豪迈斗志。经过60年来的光辉洗礼,这种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和发扬光大。我们东阳人民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影响、感染和熏陶下,几千年来在1739平方公里土地上,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各种邪恶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尊师重教、勤耕苦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为主要内容的东阳人文精神。它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东阳人勤奋刻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悠久的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凝聚了东阳人热爱故土、助人为乐、积德行善的精神;三是出了很多名人名家显现了东阳人勤学苦读,尊师重教的精神;四是移民文化营造了东阳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五是长期的走南闯北养成了东阳人大气大度,热情好客,善于交际的传统美德。  

从根本上说,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软实力的体现,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内在灵魂。提炼东阳人文精神是一项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系统工程,是随着经济发展起来以后,迫切需要提升的一种地域性精神文化,是对全市人民的理想追求、价值信念、人文性格和道德风貌等的集中反映。提炼东阳人文精神,对东阳人文精神进行研究,其实就是梳理东阳的人文脉络,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东阳这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其目的是为了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种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通过人文精神的提炼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  

实行东阳人文精神与东阳广电精神的有机统一。  

东阳人文精神是凝聚80万东阳人民心灵的粘合剂和催化剂,通过东阳人文精神的提炼,进一步坚定全市人民建设东阳、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把人心凝聚到加快发展上,凝聚到实现奋力追赶上,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东阳人文精神中也包含了东阳广电精神,东阳人文精神与东阳广电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把两者实行有机统一,继承和弘扬好的东阳人文精神,才能实现奋力追赶,为市民创出一流节目和提供一流服务。作为广电人要以广电精神激励广电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人民要发扬精诚团结、奋发拼搏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地区的精神,要形成追赶之势,成就一番事业,再创东阳辉煌,就必须传承优秀人文精神,再创东阳广电精神,事实正是如此。  

2002年4月,台党委审时度势,认真分析了我市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干部员工的思想状况,提出了必须要在全台干部员工中,形成一种奋发向上,为广电事业发展而齐心协力、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共识。提炼出一种既赋予时代特色,又体现广电特点,能够给人智慧、给人信心、给人力量的一种精神。能够形成全台干部员工凝心聚力、和谐共事、自我加压奋进的良好局面。于是在台本级和镇乡、街道广电站干部员工中,开展东阳广电站精神提炼活动,经过几个月自下而上,广泛而深入的广电精神讨论,各单位都上报了经过提炼的广电精神表述语,最后,经过台党委集思广益、集体讨论,最后形成了“爱岗敬业奉献广电,创新实干服务社会”的广电精神。  

我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广电人,对这16个字的广电精神有着深深的体会。  

什么是人生价值?相信许多人在思考,在追求,也有许多人感到困惑和迷惘。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生进步的动力所在。每每想到“爱岗敬业奉献广电,创新实干服务社会”的广电精神,我便会想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汉成同志,他爱岗敬业、无比热爱劳动,几十年学雷锋无私奉献的闪光业绩,吸引着每一个党员干部,吸引着每一个广电人。在他身上,闪耀着共产主义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人性的光芒,也闪耀着一种让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卢汉成同志就是广电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他的感人事迹处处体现着广电精神。我们都是平凡的,不可能人人都像卢汉成那样去安装电视、抢修故障,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敬业奉献、奋发向上的精神,就可以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也可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和事业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我们东阳市广播电视台是一个不断创新,前景十分美好的集体,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拼搏努力呢?  

爱岗敬业奉献广电,创新实干服务社会。是对我们广电工作者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标准要求。惟其如此,才能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惟其如此,才能做出一流的广播电视节目;惟其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广电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才能使我台的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各县(市)十强;惟其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广电事业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雷锋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雷锋已经逝去多年了,那个激进的年代也已经过去多年了,但这种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过时。有人认为,平凡的岗位,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而恰恰是无数的水珠聚集在一起才汇集成浩瀚的大海。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地钻研学习,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像卢汉成同志那样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把每一件平凡的所谓“小事”认真做好,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第二、奉献广电。爱岗敬业是奉献广电的前提和基础,而奉献广电是爱岗敬业的结果。只有奉献广电,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广播电视工作中,才能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生命献身广电、投入到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去。如果我们把广播电视台当成大家的家,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比金钱更珍贵,就会“天天都有好心情”。如果我们都能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做好宣传工作,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广电低保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等具体工作中,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顽强拼搏,我们的广电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换个角度说,只有全台每一个干部员工敬业勤勉、奉献广电,广电事业壮大了,我们的每个职工才会有好日子过。奉献广电,既是为了整个东阳广电的发展,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献身广电事业,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奋发进取。  

第三、创新实干。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同样,创新也是推动广电事业不断进步,实现广电事业跨越式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创新是动力,实干是基础。创新,是一种精神,更是一杆标尺,衡量着广电人的称职与否、先进与否。创新实干,就是要始终站在广播电视事业的最前沿,就是要勇于创新、勤于实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有勇气的,而勇气、创新和实干精神恰恰是广播电视工作者最可贵的精神。广播电视工作,不同于其他事务性工作,一个优秀的广电人,必须要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有一颗敏感的、勇敢的心,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勤快的腿;一档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也必然不是平庸的、无趣的、落伍的,“新”常常是吸引眼球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创新实干的精神,也就不会有创新的举措。而创新是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实践,努力实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才能最终达到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推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四、服务社会。服务要有真本领。必须要培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技术过硬的服务本领。能力是履行职责,干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每个广电人都要有“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危机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因此,我们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求知不息,终身学习不止的理念。要像一块高效的蓄电池那样,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因为,能力是做好服务的前提条件,而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又是每一个广播电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知识创新的时代,作为广电人,要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刻苦磨炼广播电视新技能,不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要加强学习,熟悉政策、掌握政策,既要有过硬的广播电视专业知识,更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服务社会也是对广播电视团队的必然要求,广播电视工作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干好的工作,各岗位之间的配合、协调是极其重要的。这里没有孤胆英雄,这里需要的是每一个成员都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和吃苦耐劳,才能战胜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出色完成广播电视每一项工作和每一项任务。  

作为广电人,在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中,首先要结合广电事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弘扬广电精神,在强化服务,优化服务,深化服务上下功夫,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及数字电视的发展,精心实施好农村广播“村村响”和广电“低保工程”,夯实广电事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强化对提炼东阳人文精神,弘扬东阳人文精神舆论宣传引领工作,使全市人民形成新时期东阳人文精神的共识,为加快东阳发展,实现奋力追赶作出新的贡献。三要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电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抓制度的落实为切入点,形成广电队伍良好的学风,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谐共事促发展的气氛,夺取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要勇创一流,这是广电人必然的追求。作为一个广播电视工作者,只是一般的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如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永远不能成为优秀的广电人。因为,媒体的竞争、数字电视等行业的竞争是无情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其它媒体、其它行业都在争先恐后、抢占市场的时候,没有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就会导致落后的局面。如何提高节目质量,提升广播电视宣传整体水平,加快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发展,推进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靠的是什么?就是靠“爱岗敬业奉献广电,创新实干服务社会”的广电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不断调整思路,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办好节目的体制和机制,努力实现“三贴近”。才能拓宽数字电视发展思路,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努力抢占数字电视发展市场,实现广电事业跨越或的发展。  

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奋进的时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一流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一流的广电业绩,实现东阳广电事业的新飞跃,需要我们每一个广电人艰苦创业、艰险探索、求实创新和奋力拼搏。让我们在大力弘扬新时期东阳人文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奉献广电,创新实干服务社会”的广电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努力把广电精神深深地刻印在每一个广电人的脑海里,铭记在每一个广电人的心坎上,使之成为我们广电人的行动标尺,成为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东阳广电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增砖添瓦,为实现东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2012年9月18日   

注释    〔1〕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2〕摘自毛泽东四言诗  

   

相关热词搜索: 东阳 广电 人文精神 有机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