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县直机关工委:围绕中心强基础创新党建促发展

| 浏览次数:

县直机关工委:围绕中心强基础 创新党建促发展

 

  我县机关党组织下辖6个县直系统党委,24个党总支,243个党支部,4371名党员。几年来,我委坚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大胆突破常规思维,跳出党建抓党建,形成自身鲜明特色,打造了一年一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活力团队·和谐机关”活动、“关爱党员·增强党性”活动三大品牌,服务平远发展,有效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对山区发展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在我县形成了重视党建、运用党建、推动发展的工作格局。2006至2011年,我委连续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一、建立运行机制,规范日常管理

  2006年以来,我们先后制订了“系统党委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支部工作若干规定”、“党组织负责人工作述职制度”、“五好基层党组织评选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经过逐年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日常管理、考核评议机制,构建了“工委管党委、党委抓支部、一级抓一级、书记负总责”的高效运行体系。

  一是规范了日常管理工作。机关党建工作年度考评、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评议等工作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几年来,县直工委坚持每年组织对系统党委党建工作的考核评比,举办机关建党对象培训班;每两年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评议、对机关党务干部和股级以下党员干部集中轮训。

  二是规范了机关支部建设。按照“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创建标准,采取由基层党组织自行申报,每年评选,逐年创建,“滚动”管理的办法,有序推进“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对机关支部的软、硬件建设进行了统一规范。2009至2011年,先后有37个机关党组织申报“五好”创建单位,其中有27个通过工委检查验收达标并授牌。按创建计划,我县力争至2014年实现有40%的机关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

  三是统一了党员评议标准。从2008年开始探索推行“共产党员示范岗”创建,制订了“共产党员示范岗”量化考核办法,对党员的学习、工作、纪律、作风等提出了统一的示范性要求并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表彰,为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提供了平台。各党组织结合本单位岗位目标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相应制订了量化考核细则,党员评议有了一套客观评价、量化考核指标。

  二、创设有效载体,服务发展大局

  2006年以来,我委以机关作风评议为抓手,把党建和业务工作、作风建设融入其中、有机结合,为机关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促进发展创设了排头兵实践活动、活力团队、关爱党员三个有效载体,有力推动了全县中心任务、重大项目建设和部门工作的落实。

  一是围绕中心,开展一年一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我委每年根据省、市党建要求和县委中心工作确立活动主题,为机关党组织搭建了融入发展大局、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服务平台。我们通过建立《平远机关党建》网站,办好《排头兵实践活动简报》,开辟“争当排头兵”电视节目专栏,举办“排头兵风采”摄影展等,营造了活动浓厚氛围。《中直党建》、《跨越》杂志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多次报道了平远机关党建工作经验。现在,县镇机关联动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地加强了窗口建设,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中彰显排头兵精神,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争当排头兵成为我县争先创优的一项品牌活动,年度考评涵盖了单位业绩、机关党建、排头兵实践活动、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等15项工作指标和公众满意度测评,排头兵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成为了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

  二是紧扣主题,开展“活力团队·和谐机关”活动。为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我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紧扣排头主题实践活动的主题,把机关文化活动与统筹城乡党建、服务民生行动、重大节庆活动、重点工作推进紧密结合起来,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学习参观、文体竞赛、支部联谊、服务群众等形式的“活力团队·和谐机关”活动。2007年,我们把此项活动列入了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使该活动形成了经常性开展、制度化落实的格局,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和欢迎,现已成为各级机关党组织不可缺少的组织生活方式。

  三是真情服务,开展“关爱党员 增强党性”活动。针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反映强烈的“农村党员能享受党的慰问帮扶政策,机关单位党组织对退休老党员、企业下岗困难党员却爱莫能助”的问题,我委于2007年正式启动“关爱党员增强党性”活动,采取一个党组织结对帮扶一名困难党员的方式,积极开展以“安老、帮残、助学、济困、救灾、扶智”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并规定每年不少于2次以上的走访慰问和一定的经济支持。如:2011年,落实了83个党支部与102名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投入慰问帮扶资金7.8万多元。

  三、发挥领航作用,工作成效明显

  几年来,我委通过规范管理力促创新,有效引领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大局的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机关党建工作更具活力。目前,工委、系统党委、机关党支部三级管理关系已全面理顺,机关各级党组织走上了规范、有序运行轨道,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意识、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活力团队·和谐机关”等活动得到机关党组织积极响应,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机关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感召力明显提升。

  二是党员主体意识更加强烈。如今,机关党员的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党员平时挂牌上岗、年终考核评议,有困难党组织会帮扶,老党员节日有人慰问,党员身份意识、荣誉感明显增强。机关党员纷纷自觉在岗位上亮出身份、亮出承诺、接受监督,热情为群众服务,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树起了一面面旗帜,涌现出一大批事迹感人的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关爱党员·增强党性”活动实现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让被关爱和送关爱的党员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责任感、归属感得到明显增强。2007至2011年,共帮扶困难党员430多人次,投入资金63.95万元。

  三是推动山区发展更加有力。我县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排头兵精神,勇挑重担,做好表率,有力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县已建成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慈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绿色农业;形成了优势明显的稀土深加工、机械铸造、优质建材等三大特色工业;财税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县级财政综合增长率全市排行第一,在全省66个考核县中排第9位;通过挖掘和弘扬“程旼文化、红色文化、大佛文化”三大文化,确立了“客家始祖地”和“中央苏区县”的历史地位,打响了“世界第一天然大佛”旅游品牌,人文优势凸显;扶贫“双到”实效明显,民生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公众安全感在全市第一、全省前茅。近年来,我县先后获得了中国“船灯舞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油茶之乡”、“广东脐橙之乡”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四、工作体会

  我委是县委工作部门,与省、市直工委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工作指导关系也不是很明确;各地县直工委的机构设置、人员结构、承担任务也不统一,工作难于参照;因此,很多工作要靠自己想、试着做。回顾我县工委成立几年来的工作历程,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领导重视、注重协调是抓好机关党建的根本。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切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支持。为此,既需要用实际行动、用工作实效来争取,更需要平时的沟通协调,让领导及时了解我们的工作、需求,多参与机关党建重要活动,这样才能最终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机关党建工作在人员、经费、政策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是抓好机关党建的保证。我县工委新成立之初,机关党建管理还相当不规范,在硬性指标少、纵向无指令、横向无参照、老方法不适应的情况下,我们曾经有过不知该从何抓起的困惑。为此,我们经常主动向省、市工委请教,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工作经验,并结合实际加以创新,从而打造了平远机关党建工作三大品牌,在各镇各单位树起了较高的威信。这些实践证明,只有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才能出亮点、出成效、有地位。

  第三、围绕中心,创设载体是抓好机关党建的关键。几年来,我们直接得益于省直工委提出的一年一主题的实践活动,沿着排头兵实践活动这条主线,通过每年筛选主题、积极实践,使机关党的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与业务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的落实,机关党建覆盖面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形成了平远“大党建”工作格局。因此,我们认为,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务必要围绕中心开展,并结合当地实际,培育、选准、用好广大党员易于接受、服务中心推动业务、成果惠及群众的新的活动方式、工作载体,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工委 党建 心强 促发展 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