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工委:构建长效联动机制 促进党建科学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机关工委在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上,积极想办法,找对策,上同自治区,下与南宁市所辖六县六区构建起长效共建联动机制,改变了以前上下不联系,左右不互动,各拉各的套,各唱各的调的状况,整合了党建资源,实现了信息共享,形成了共建核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中心工作的落实,为把南宁市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构建联建帮扶共进机制,促进机关党建整体推进
几年前,南宁市机关工委,尤其是县区级机关工委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在个别领导的眼里不被看重,在一些机关部门的眼里不被尊重,工委的领导地位不高,被认为是闲职,工委的人员编制不足,工委自身的工作不被重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影响力不够,而工委的人总是被抽调去干如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等份外工作,工委被边缘化,空虚化。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一个详实的调查报告呈报市委,我们认为症结所在主要是体制问题。因此,首先在体制建设上对县区工委进行帮扶。我们在市委进行呼吁,并协同市组织部、市编委建议市委对市、县、区工委在人员编制上给予加强,职数上给予提高。提议得到市委和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把县、区机关工委书记定为副处级、副书记定为正科级,县、区工委编制7至9名,写进《中共南宁市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里,用法规制度的形式保证了工委在机制上得以落实和加强,有些县、区还要求工委书记列席县、区常委会,极大地提高了工委的地位和威信,激活了一江春水,也极大地激发工委同志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彻底扭转了过去的现象,机关党建工作呈现出了生机活泼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工委也成了培养干部的阵地,仅去年12县、区的工委书记就有10位被提拔使用。我们的做法得到自治区工委的充分肯定,曾做经验介绍,不少外省市也纷纷来我市取经。其次是在资源利用上对县区工委进行帮扶。市和县、区的资源不对等,市里各方面的资源相对充裕,而县、区则比较匮乏。为了健全帮扶机制,扩大党建的覆盖面,我们联同市扶贫办一起将全市各部委办局的扶贫帮困工作统筹协调,将六县六区的镇村贫困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帮建资源进行均衡调配,帮助他们拉线接对,我们要求全市各部委办局与乡村党支部进行帮扶,开展“八共、五个一”活动,即共建组织,共管党员,共抓队伍,共谋发展,共促和谐,共创先锋,共享资源,共帮促富,以及上一堂党课、做一场形势报告、过一次组织生活会、搞一次学习互动交流、组织一次联谊活动。在全市掀起了“结对共建,先锋同行”的活动,一方面把富余资源充分利用,一方面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间,不仅扶贫帮困工作结出硕果,也使机关党建工作丰富了载体,取得了扎实成效。为了提高县、区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市工委每年组织党务干部培训都邀请他们参加,每年外出学习考察也邀请他们同往,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这些同志的视野,使南宁市、县、区的机关党建工作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二、构建联动理论研讨机制,促进机关党建理论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机关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是各级机关工委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随着中国—东盟两会长期落户南宁,加快了南宁的对外开放,南宁成为了中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也成为了东盟进入中国的门户,区位优势凸显,南宁市委在十届七次会议上审时度势地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南宁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决定》,面对新的任务,对南宁的机关党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积极找对策,想办法。一是构建联动理论研讨机制。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每年分别在一县一区各召开一次党建工作研讨会,及时学习上级的有关党建指示精神,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机关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重要指示后,我们就结合南宁市的实际召开学习研讨会,并形成了“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要求机关有更清廉的形象,机关党建必须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走在前头’;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要求机关有更强的素质,机关党建必须在加强学习上‘走在前头’;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要求机关有更高效的职能,机关党建必须在机制建设上‘走在前头’;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要求机关更加勤政为民,机关党建必须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头’”的共识。这一共识对南宁市机关党建工作起到方向性指导作用。再如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后,我们不仅认真组织学习研讨,还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了《中共南宁市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我们通过研讨的形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分析形势,破解难题,寻找对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利用《南宁机关党建》平台,出经验,树典型。《南宁机关党建》杂志不仅下发市直机关,也下发到县区。我们还鼓励县区积极投稿,对于一些党建工作出色的单位个人,我们进行即时的挖掘和宣传,我们先后树立了结对共建典型青秀区的新竹社区,机关党建典型江南区人民法院,“坚强的战斗堡垒”宾阳县城管大队党支部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取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南宁机关党建》杂志即时刊发各机关单位和县区的党建经验和做法,并推荐到国家级的党建刊物登载或推荐到全国性的党建理论研讨作经验交流,今年有一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机关和谐发展》的文章在全国部分城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南宁机关党建》杂志不仅是机关党建的主阵地,也成为了我们连接县区的桥梁和纽带。
三、构建联席会议活动机制,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的落实
机关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因此工委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来开展,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不一样,步调不一致,有些县、区工委工作抓不住中心,找不到合适载体,容易出现偏差。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南宁市每年的年终总结和年度工作布置会,我们都邀请县、区工委的领导参加,同他们一起研究年度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把会议纪要连同我们的总结和工作规划等材料一同发给他们,形成比较一致的工作思路。每年我们要召开两次联席研讨会,研究形势,分析问题,介绍经验,较好地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落实。凡有重大任务和重要工作我们也会即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相应的措施和一致的落实办法。二是建立联席活动制度。我们与县、区建立了一系列的活动机制,如每年一届的气排球运动会,每年一次的党员奉献日大活动,都是市、县、区联动的大行动;我们还与县、区建立了到农村、社区实行扶贫帮困,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双岗双争”活动(即在工作岗位争当业务先锋、在社区争当居民模范),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办理登记手续,把党员的身份在社区亮出来,参加党员义工、“爱心小分队”、“党员奉献日”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自觉接受社区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深化对驻社区党员的“双重管理”;还建立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支教助残等爱心活动机制,使弱势群体充分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一次我们工委到武鸣特校开展助残活动,一个残障儿童饱含泪水和深情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腔调不准,但却是发自肺腑的声音,还有一位盲童用盲文为我们写下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祝词。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党建找到了好的抓手,也教育了广大党员,赋予了党建工作亲民惠民的新内涵。
相关热词搜索: 工委 长效 党建 构建 市直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