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方法与对象
选择本校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本教研室授课一年级2个高职护理专业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共有学生100人,均由相同的教师组带教,所教授章节均相同。设定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共计51人,另一个班级49人为对照组。
2.教学实施
两个班级均采用统一制订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讲授,实验组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以典型案例项目化模块教学建构健康管理融入病理学临床化实训教学学习情景进行辅助教学。实验组授课教师对各系统疾病的病例进行整理与筛选,融入临床化实训辅助教学,熟练掌握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针对案例挑选学生进行培训后采取PBL教学法,选择可以表演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表现进行包括完整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方法和过程等的案例设计。通过临床化实训教学加深常见病的学习和认识后,教师围绕病历内容再对比性地从健康管理第一步采取早期健康体检筛查,达到一定程度的健康促进等设计临床化模拟完成教学。通过临床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学生在病例观察与诊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观察与记录的方法与技巧。每个学生均需完成一份案例分析,包括病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的详细病历资料及设计,如提前采取健康体检后的评估、干预治疗后疾病预后情况,从而让学生自己分析典型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从而认识到采取健康管理后达到一定程度的疾病预防和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实施结果
1.实验组期末考试、实践考核成绩及后续临床学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健康管理融入病理学临床化实训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病理学学习兴趣,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对临床学科常见病发生机理的理解和分析、观察能力与病历记录能力、能较灵活地应用病理学知识解释常见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制定护理措施。并在临床化案例接触中,经过1个学年的观察、沟通后有了显著提高。对照组则显著低于实验组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及健康管理意识能力。
2.实验组对常见病健康知识掌握与预防宣传积极性与主动性高于对照组,健康管理知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更有效地强化了学生掌握常见疾病预防宣传知识及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自身及他人进行常见病预防与筛查的知识宣传,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提高疾病预后,增强健康促进。
3.实验组临床综合实习期间调查结果。(1)深入行业一线,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护理专业学生对我院教学改革中加强健康管理融入病理学临床化实训教学的形式、教学的作用、运作方式及开展的最佳时间等方面,学以致用,为临床护理岗位培养“零距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课题实践依据。(2)走访:通过对参与教学的教师和校企合作的综合实操管理者、带教老师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访谈、召开护生座谈、教师访谈等途径,了解护生对实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理解和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听取大家对我院过去一年试行实施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不足等反馈意见。为下一步实施高职护理专业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3)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在我院护理专业健康管理融入病理学临床化实训教学开展情况与其他院校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医学生健康管理融入多学科临床化实训教学的思路。创建和实施以临床护理岗位工作情境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一套全面、科学、合理且适合我院护理专业发展实际,拓展该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提高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调查结果:对医院带教老师的调查,实验组各项基本能力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三、调研结论
1.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需要提前宣传,让学生理解学校开展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明确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校医合作。
3.为全面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达到护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随着我院高职护理专业健康管理融入病理学临床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推进,将传统循序渐进地从医学基础学科到临床学科的讲解到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先由护生观看操作、教师课堂示教或放视频、护生回示、护生展开训练的高职护理专业健康管理融入实训教学模式,转变为创建以临床护理岗位工作情境为导向的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化实训教学模式。
四、反思
(一)优势
1.健康管理是一个医学过程,与各个学科都相关。将健康管理学科渗透到医学基础学科乃至临床学科临床化实训教学,能更大程度地将教学与临床接轨。
2.病理学教学涉及内容包含临床化病理学研究方法及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等内容,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发展规律、机体形态结构、功能变化、病变转归的动态性研究。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能够提前感受病人的变化,并思考如何应对这种不利局面,让学生认识到早期加强对常见病的预防宣传及筛查的重要性,有利于与医学领域学科相接轨及早融入护理工作实际中。
(二)劣势
1.健康管理是一门特别年轻的学科。目前,做健康管理医生大多数是从诸如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内科医生转行过来的。而全科医护人员其实做健康管理工作最为合适。因此,建议对未来的全科医护人员从在校学习期间强化健康管理融入各学科临床化实训教学中,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临床脱节,为临床护理岗位培养“零距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病理学教学中各项实验室检查是重点,但属于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在观察中难以将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相联系,因此,建议在临床化实训教学中,与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展示相结合进行;建议任课教师与临床病理医生多轮岗锻炼,增加临床实践教学经验。此外,临床化实训教学需要额外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收集和撰写案例,协调好时间、安排好培训工作并保证培训效果也需要有很高的稳定性,教研室和教师要认真对待。
总之,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实践性要求极高的特殊工作。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临床脱节较为突出,面向大健康基层产业的需求,结合临床岗位要求,進一步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关于扶贫开发贵州“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毕业生深入基层利用医学知识提升对基层人群的健康管理,增强健康促进,大力协助推进健康扶贫,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精准实施、靶向治疗,遏制和减少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参考文献:
庞楠楠.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方法及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2-13.
编辑 马燕萍
相关热词搜索: 病理学 教学研究 实训 临床 融入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