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数学学习对于高中生学习财经知识的重要意义,总结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财经知识的原则,从数列、概率、数学分析的角度具体研究高中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财经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财经知识;教学方式
数学与经济活动有着深刻紧密的联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财经知识,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财经现象。当代高中生的财经知识相对匮乏,对一些财经概念理解的不透彻,运用数学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财经知识水平。
一、数学融入财经意识教育价值
(一)帮助学生了解财经知识
高中数学教学融入财经知识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数学专业名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分析能力,掌握数学现象,借助数学方法分析现代社会经济现象的目标。例如,许多经济专有名词背后都涉及到基本的数学原理。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逆差贸易、国民经济增长率等都可以用数学关系式进行表达,都可以基于数学的方法对影响这些指数的关联因素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上述概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些经济现象,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教师还可以把典型的金融产品融入到函数、统计分析等教学项目中,促进学生运用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分析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特征,并且借助贷款计算公式促进学生掌握单复利区别与计算方法,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提出合理的决算,达到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现象,实现高质量学习数学知识目标。
(二)优化学生消费理念
消费是当代高中生应当学习的必修课,教师可以从数学的角度促进学生掌握理性消费的方法。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提前消费得到财经界人士的倡导。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性的看待提前消费,促进学生基于数学分析的方式认识提前消费的风险。教师还可以围绕着当前促进学生分析居民生活消费指数与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等促进学生客观的判断和掌握日常生活支出成本的变化,由此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理性分析判断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的优惠卷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商家优惠措施背后的实际内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价格歧视内涵,帮助学生仔细分析商场的折上折行为,由此让学生用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基于数学开展财经教育原则
(一)树立正确财富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是基于理性分析与数学演算来认识世界的学科,数学学科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基于数学培养学生的财经意识,应当把数学理性分析问题的具体演算方法融入财经教育当中,切实通过数学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富理念。首先,培养高中生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认识到金钱非万能,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知识是创造金钱的重要源泉。其次,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驾驭金钱和科学运用金钱的能力,借助一系列数学理性分析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应当合理分配使用金钱,让金钱为学习生活服务,切实发挥金钱的最大价值。第三,还要通过数学教学改变学生世界观,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财富,培养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念,引导学生切勿痴迷于财富。
(二)坚持循序渐进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财经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财经学科的知识,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注重基于生活中的财经现象与其背后的数学原理进行渗透教学,在简单的经济现象中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数学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经济规律有深刻把握。教师还要从学生现有的财经意识、财经能力与学习兴趣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互动氛围,这样才能在基于实践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财经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抛物线与各种函数特质分析股票市场与社会经济走势,帮助学生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客观的分析经济波动现象,借助一百年来世界经济GDP走势图等案例,促进学生理性看待当下市场经济,在中美贸易战中树立学生对我国经济的信心。财经知识丰富繁茂,学习财经知识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高中数学教学融入财经知识,应当从高中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借助数学的方式拓展学生财经思维,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研究财经现象。
(三)认清财经现象本质
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财经知识的教学,还要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树立学生对某些财经现象的本质解析,这样才能起到宣传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正确人生观与财富观的目标。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一些社会热点现象,例如,新闻媒体常常报道某某彩票开出亿元大獎新闻。教师可以利用统计概率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获得彩票大奖的概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识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让学生认识到理性的人是不会痴迷于购彩票的。同样,教师还可以把现在流行的扫码得红宝、一元夺宝等现象进行数学式的分析,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性的看待一些财经现象,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方式,达到促进学生理性看待财经现象,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借助数学方法分析问题。
三、数学与财经知识结合点分析
(一)塞于数列进行教学
等比与等差数列是重要的数学模型,数列对于促进学生更好的计算存贷差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的房贷、车贷、存款利息、理财产品获得计算与等比、等差数列有重要关系。当贷款购物与分期付费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后,教师应当促进学生理性的看待商家推出的多样贷款购物方式,促进学生利用等差与等比数列获得更多实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性消费,帮助学生避免掉入消费陷阱。例如,教师可以把银行贷款的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通过数学演算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贷款总额a,等额还清期数b,利率x,复利计算方法关系。由此让学生分清选择哪种付款方式较为有利,教师还可以通过等比与等差数列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计算选择分期期限的最好方式,这些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的财经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达到引导高中生理性消费的目标。
(二)塞于统计概率教学
统计概率对于促进学生理性开展互联网经济活动,提高学生基于数学知识改进互联网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当下,互联网金融极大改变学生消费行为,教师可以从电子商务的角度促进学生理性的看待电子商务的消费模式。例如,教师可以把互联网网站在获得用户网络浏览信息,从而对用户近期喜欢的商品进行推送行为的实质进行分析。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商品推销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商品销量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宣传费用,并且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同时,促进学生理解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并且倡导学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如今经济学生的研究正逐渐的由静态向动态转变,正在由确定性的分析向不确定性的分析转变,股票价格的变动也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学生学好统计概率知识有助于为日后的理财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统计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从而提高理性判断力。
(三)有效开展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是基于严谨逻辑来看到经济现象的方法。数学的推理与运算方式可以得到较为正确的经济学结论。函数、极限、推理证明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各种宏观的数学模型中理性的看待经济变动情况。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运用IS-LM数学模型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宏观经济、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的相关概念,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得出相关模型图形的目标。
四、结论
高中数学融入财经知识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财经现象,促进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经济活动,基于财经知识的数学教学应当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开展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基于数学活动深刻掌握经济现象。
参考文献:
[1]王雨軒.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融入财经意识的思考[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18.
[2]李正言.对于高中数学中融入财经知识的认识[J].科技风,2017(4):21-21.
[3]杨心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融入财经意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01):319.
作者简介:李美漩(2001.5-),女,广东深圳人,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2016级,高三.二班,文科,喜爱金融、文学、法律等。
相关热词搜索: 融入 学中 知识 财经 研究上一篇:婚礼策划案婚结婚礼仪式主持词4篇
下一篇: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