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甘肃平凉744600)【摘要】目的 分析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延迟诊断的原因,总结减少延迟诊断的措施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方法 通过58例急性心肌梗死延迟诊断原因的分析,总结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延迟诊断的方法。结论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测,加强冠心病的科普知识宣传,以尽量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延迟诊断。【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诊断【中国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97-01 急性心肌梗死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正确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延迟诊断的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58例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了延迟诊断原因的分析。入选条件:(1)确诊治疗时间超过72小时:(2)确诊依据为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测。2 结果2.1 门诊延迟诊断30例,有典型胸痛症状着10例,这些患者个体诊所医生及门诊医生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但患者不了解疾病,不同意心电图检查及住院治疗。有胸闷、心悸症状着4例,以乏力、纳差为主着4例,以牙周炎、颈椎病、肩周炎等其它疾病为主着各1例,这些患者均未行心电图检查,在个体诊所及门诊治疗无效才住院治疗。2.2 住院延迟诊断28例,其中有循环系统症状为主着19例。延迟诊断影响因素为:1 各种原因就诊入院时未行心电图检查者5例;2 因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着5例;3因忽视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学者8例;4因其它急危重症合并心肌梗死着1例;5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着5例,呼吸相通症状为主者4例,延迟诊断原因为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医生对相关知识欠缺,影响因素为:因各种原因就诊入院时未行心电图检查者5例;因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2例;因忽视动态心电图观察和心肌酶谱者2例。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急诊,急性期病死率高,尤其在发病24小时内容易因心律失常而猝死[1],所以早期诊断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部分心肌梗死病人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不典型心肌梗死更为常见,临床上已受到各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诊疗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主要表现为其它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病人多认为医院为了增加收入乱检查而拒绝检查,复查心电图,因而时有心肌梗死的延迟诊断,严重时可能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延迟诊断病人的因素中,所统计的这组病人的结果表明:就诊时因各种原因未下心电图检查为主要原因,其次为忽视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学,患者不了解疾病,不同意检查及住院治疗,以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症状不掌握。特别是许多病人由于并发多种慢性病,其长期反复的发作及多种疾病发作时症状和体征的重叠,导致病情复杂,若此时病人由经验不足的医生接诊,就很可能不进行心电图检查而导致延迟诊断。而目前心电图检查不仅费用低廉,且地方卫生院基本都配备,若将心电图检查作为成年病人就诊时的常规检查项目,绝大多数病人即可明确或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从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心肌梗死延迟诊断的发生。而注重基层全科医生、全科意识的培养,加强冠心病科普知识宣传,让广大人民了解冠心病的症状及危害,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就诊。参考文献[1]肖智谦.首诊延迟或漏诊的急性心肌梗死68例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读,2005,11(10) :68-69
相关热词搜索: 心肌梗死 延迟 诊断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