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方法 通过对老年患者用药的社区护理的探讨,提高老年患者对安全用药常识的知晓率。结果 促使居民尤其是老人合理用药,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结论 通过社区护士指导老年患者正确和安全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患者;社区护理;健康
老年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细胞、组织器官不断趋于衰老、生理功能日趋衰退的一个阶段。老年人的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与功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的变化。老年人用药应当根据其生理及病理变化特点,由于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弱,易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毒性作用增加,社区护士要充分评估老人用药的自理能力,指导其正确用药以避免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询问服药史
社区护士必须了解老年患者的服药情况,尤其是患者自己在药店不经过医生处方购用的药品,以便全面掌握患者用药的种类、剂量等。2 遵守服药时间
用药时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疾病的性质等合理安排服药时间,以保证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老年患者记忆力衰退,护士不能只交代清楚服药时间,而要指导老人或其家人将老人每日的口服药按次数分别包好,标明服药时间,以利按时服药。另外,有些药还要特殊交待服药时间,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应临睡前15-30分钟服用,以便保持夜间睡眠;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铁剂、呋喃类药物饭后服用可减轻其对粘膜的刺激;空腹服用维生素B2时,由于胃排空速度快,大量的维生素B2出现在小肠部位,可能由于吸收的限制,仅部分维生素B2能被吸收,造成药物的浪费,宜饭后服药;助消化药宜在饭前片刻不用,使之能及时发挥作用。如胃酸片、淀粉酶等。3 严格执行服药剂量
有些老年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对服药产生厌烦心理,故将二次要药量合并一次服用或漏服。是药三分毒,尤其是易中毒的药物,使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服药剂量越大程度的毒副作用,药物剂量越大,中毒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如洋地黄毒苷,该药增加剂量不能明显地增强疗效,而易引起中毒反应)。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的减弱,用药量应相对正常量偏少。另外,不规律服药会导致细菌的耐药(如抗结核药物),故社区护士要交代老年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发挥家属的协助监督作用,以确保老人按时按剂量服药。4 交代服药方法
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差,正确的服药方法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其方法是:老年人服药时宜取站立位或坐位、半卧位,以避免发生药物误咽或呛咳;提醒老年人服药前先饮一小口水以湿润口腔,药物用温开水吞服后,还要多饮几口,以免药物粘于食管壁,使局部粘膜说刺激。社区护士要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指导并督促老年患者按正确的方法服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5 交待服药禁忌
社区护士应熟练掌握饮食与合理用药等知识,并根据有些老年人有饮酒、喝茶嗜好,向老年患者讲明服药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避免酒茶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6 严密观察服药反应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停药和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如果发现异常的服药反应,应及时汇报主管医生。但一定要区分哪些是正常的服药反应,哪些是异常的服药反应。如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后会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正常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如:服用阿托品后出现尿潴留,服用降压药后患者出现头晕、心悸等症,护士应检查血压、脉搏并及时报告主管医生给予处理。有些药物在服用后,会使大小便等排泄物的颜色发生改变(如服用利福平),因此,服药之前应告诉患者,以免引起老年患者不必要的疑虑。
总之,现在社区的许多家庭中都备有口服药,特别是在有慢性病人、老年病人的家庭中,往往备有多品种、多数量的药物,由于社区居民普遍缺乏用药常识,故家庭用药尤其是老年人用药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社区护士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将指导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正确、安全用药作为一项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手段,提高社区居民对安全用药常识的知晓率,从而达到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促使居民尤其是老人合理用药,维护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用药 老年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