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全身免疫功能及各脏器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可以出现各种慢性疾病。20%的老年人呼吸系统器官退行性变,出现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最大通气量明显减少,以及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致肺气肿,甚者发展至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呼吸系统变化,研究对策,加强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130-0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老年人口增加给护理专业带来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老年人是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疾病,恢复期较长且病情复杂,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群的最多见疾病,不但使老年人行动受限,亦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常多病共存,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不仅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心理社会因素亦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加强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4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0~70岁,平均66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病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20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8年,本组患者此次病情加重平均16 d,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糖尿病9例。
1.2 实验室检测
40例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36例。32例动脉血气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34例测血红蛋白,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肺功能实验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5例有心电图改变,T波低平。上述病例入院后经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治疗及心理护理,病情好转出院,住院时间平均为26 d。
2护理体会
2.1改善室内环境卫生
病室要求清洁整齐,室温保持在18~20℃,注意通风,床单位清洁,床铺平整,避免空气污染如有害的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等。
2.2控制感染
全部患者入院时均合并有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前及时留取痰液送培养加药敏,非常重要,注意痰液必须由深部咳出,咳痰前可给予3%双氧水含漱2~3次,再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以防口咽部细菌污染,并立即送检。在应用抗生素时要了解药物的性质,注意药物半衰期,不宜过早溶解。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及痰液性状的变化,以确定抗生素的效果,痰量多时应记录每日痰量。
2.3疏通气道
呼吸困难者可给低流量持续吸氧。重症患者吸氧时应严密观察,若吸氧后患者较安静,意识转清,发绀改善,心率减慢,说明有效。若呼吸减慢变浅,提示可能出现CO2麻痹,应调节氧流量或加用呼吸兴奋剂。患者呼吸困难无改善且出现意识模糊及精神症状,应考虑肺性脑病早期,及时向医生反映,采取相应措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应鼓励多饮水,酌情补液,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超声雾化湿化气道是帮助排痰最有效方法,以1~5 μm雾粒为宜,雾粒小能使药物均匀而缓慢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痰液黏稠阻滞气道,阻塞明显者,可先行导管吸痰。
2.4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在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应注意几点。①注意呼吸是否合拍,若通气量足够,患者呼吸应和呼吸器一致。通气量不足,可能有痰液阻塞或肺内有严重合并症。②按时给患者翻身、吸痰、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如不畅常见于连接管道漏气,痰流阻塞,致气道阻力增大。③定时观察呼吸频率,送气压力及机器运转,防止漏气及脱落,以及吸氧浓度。④观察生命体征及参数、意识神志变化并记录,如患者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应考虑氧中毒的可能,以及有无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等。
2.5 用药观察
由于年老体弱常服多种药物,但因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患者应控制输液速度,过多、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静脉注射氨茶碱应缓慢。
2.6心理护理
对老年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年老体弱,悲观情绪,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引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户外散步等,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7饮食护理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易消化的饮食可供给热能,补偿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
2.8卧床者的护理
对卧床患者加强护理,增加床上四肢活动,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其咳痰,鼓励患者端坐或起床,瘫痪者可借助轮椅让患者健侧的下肢在地上划行,增加全身运动量,行走困难者,要进行康复训练,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2.9康复期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应采取措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易患感冒者鼓励加强锻炼,增强耐寒能力,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活动,增加有效通气量。对有烟、酒嗜好者要劝其戒烟,以利改善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
[1]卢克俭.呼吸科病房空气检测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2):157.
[2]吴英,古莉,叶会明.14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88.
[3]李淑萍,李艳飞.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健康服务[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3):88.
(收稿日期:2008-01-25)
相关热词搜索: 老年 护理 系统疾病 呼吸 常见下一篇: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