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肿瘤患者胆管支架植入术后肠埃希菌感染原因的分析及护理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对肿瘤患者胆管支架植入术后肠埃希菌感染原因的分析并进行护理总结。方法 分析了10例肿瘤患者胆管支架植入术后发热的临床特点,并给与相应的治疗和精细周到的护理。结果 7例发热症状缓解,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肠埃希菌感染;护理;胆管支架植入术

原发性肝癌、胰头肿瘤及转移癌容等肿瘤患者易压迫胆管导致胆管梗阻,胆管梗阻发生后多数患者没有手术机会,而选择胆管支架植入术。胆管支架植入术后肠埃希菌感染比较常见,不仅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食欲下降、乏力等,而且使患者抵抗力低、促进肿瘤发展、导致恶病质的出现,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发展成败血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1-3]。2005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植入的肿瘤患者10名,均表现为间断高热,体温最高达39.7℃,现就其发热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1~74岁,中位年龄52岁。梗阻原因:肝脏肿瘤7例,胰腺癌2例,胃癌术后复发1例,均为晚期肿瘤患者,不能手术而行ERCP治疗。肠埃希菌感染距支架植入术后时间间隔不等,一般在3个月左右,最短的1w即出现发热,但距离最长的不超过5个月。临床表现:间断发热,最高时可达39.7℃。患者发热前伴寒战,血培养均发现大肠埃希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均在1.5×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以上。

1.2 方法

1.2.1 抗感染治疗 高热患者,血象增高,均给予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和临床经验一般选用头孢三代联合左氧氟沙星,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抵抗力。

1.2.2增强胃肠蠕动 给予加斯清、胃复安或吗丁啉增强胃肠蠕动,防治恶心呕吐。

1.2.3加强护理 密切注意体温变化,加强病房巡视,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嘱咐患者多喝温水,补充水分。注重心理疏导和营养指导。

2 结果

7例发热控制,2例发热有反复,但发热间隔时间延长,1例抗生素停止治疗后2w再次出现发热,另1例距治疗后3w以上。1例发热控制不理想迅速出现恶病质死亡。

3 讨论

3.1 发热原因分析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对侵入人肠道的少量致病菌可起到拮抗作用,能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4]。正常情况下,Oddi氏括约肌收缩,胆道是无菌的[5]。但植入胆道支架以后,Oddi氏括约肌作用减弱或消失,肠道细菌可以逆行进入胆管。ERCP治疗后,胆管内压力较大,肠道菌群逆行有阻力;随着引流持续,胆管内与肠道压力逐渐平衡,肠道菌群逆流入胆管的条件成熟,如果此时患者纳差,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肠道菌群必然进入胆管;加上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低下,这样细菌进一步进入肝内胆管,再经肝窦入血,出现菌血症和败血症,伴随着寒战、高热等症状。

肿瘤热与感染性发热需要鉴别,肿瘤热体温一般在38.0℃左右,表现为弛张热和持续性发热,午后发热较多见,但无盗汗等症状。发热是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6]。

3.2 治疗上可以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但是患者出现发热,然后抽血、培养、药敏试验需要3~5d。根据2009年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计,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7.1%[7]。所以抗感染治疗一般选用此药,为了增强抗感染力度,有必要增加左氧氟沙星治疗。

3.3 护理措施总结 胆管支架植入术着重于胆管的再通,起到解决黄疸的作用,对肿瘤本身不起作用。如果再合并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必将进一步削弱肿瘤患者的抵抗力。

3.3.1 必须掌握肿瘤发热与肠埃希氏菌感染发热的特点。肿瘤发热是由肿瘤坏死组织和代谢产物自体吸收引起的,体温多在39.0℃以下,偶见高热,多数患者有规律地在午后或傍晚开始发热,可自行缓解。本组10例患者血培养均发现大肠埃希菌,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7℃,且反复发作,抗感染治疗有效。

肿瘤患者本身就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合并持续发热,将很快导致恶病质的出现,无论是对抗肿瘤治疗还是抗感染治疗都将不利。所以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精心的护理并掌握肿瘤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热的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3.2 营养支持治疗和水电解质的平衡是患者发热缓解的基础。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可导致自身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营养消耗较多,食欲减退,消化功能较差,营养物质吸收减少,如果出现反复发热,将进一步使体重减轻,消瘦,身体抗病能力减弱[8]。而良好的营养不单纯是维持生命,而且能改进健康状况、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改善原有的营养状况。补充的营养素应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当患者的食欲极度低下或不能进食时,可采用空肠营养的方法来补充营养。若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时,可经静脉营养输液。高热患者给予温水或乙醇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遵医嘱药物降温后需要加强体温,血压,脉搏的观察,防止大量出汗导致虚脱。

3.3.3加强心理疏导是发热患者护理必须的方法。间断发热的肿瘤晚期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担心肿瘤细胞扩散,身体虚弱者甚至出现频死感觉 [9]。针对上述情况需要我们护士加强心理抚慰:①当护士发现患者寒战等发热前兆,要急患者所急,可以和患者一起分析发热的原因,树立患者的信心;②满足患者需求,当患者寒战发冷时及时添盖被子,手足给予热水袋保暖,并及时联系医生;当患者退热出汗时,要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③发热患者可能伴有口干、头昏等症状,此时需要提供温热的糖盐水,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患者出现虚脱或休克,及时解除患者烦渴症状;④经常巡视病房,寒战高热时要在床边守护,除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应外,还能消除患者孤独、烦躁的心情。

3.3.4,加强健康指导是发热患者康复的条件。肿瘤患者合并发热要注意保暖以及加强其他护理工作,如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性良好;嘱咐、协助肝癌发热患者多喝开水、勤换衣裤(保持衣物的干燥、清洁);饮食以清淡半流食为主,荤素搭配,粗精搭配,以易消化吸收为宜;等等。发热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及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免其他原因再次导致发热。

参考文献:

[1]牛应林,张澍田,于中麟,等. 诊断和治疗梗阻性胰胆管造影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J].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7): 455-457.

[2]李兆申, 许国名, 孙振兴,等.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2): 77-80.

[3]王茂春, 李澍, 朱继业,等. 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原因的探讨及处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18(1): 25-27.

[4]楼玲莉, 杨莹, 潘金波. ICU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 395-396.

[5]郭宝俊, 张丽萍, 曹小燕. 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致胆管炎、脓毒血症1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 11(2): 152-153.

[6]詹冬梅, 江敏霞, 洪伟英,等.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热反应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1):192-193 .

[7]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等. 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5): 325-334.

[8]赵冰封, 秦侃, 范鲁雁. 营养支持治疗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12,16(1): 112-116.

[9]黄顺爱, 马丽, 倪洪涛. 发热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 242-243.

编辑/苏小梅

相关热词搜索: 胆管 植入 术后 支架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