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月3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签署了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的方法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07±322)岁。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宫颈癌标准分期[2]: 1b期15例,2a期8例,2b期20例;肿瘤直径21cm~43cm;其中鳞癌33例,腺癌10例。观察组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13±306)岁;1b期16例,2a期7例,2b期20例;肿瘤直径20cm~43cm;其中鳞癌31例,腺癌12例。所有患者均无放疗禁忌症、只接受过手术治疗、无药物过敏史等,肿瘤数目≥1个。KPS≥70分,治疗后可存活时间至少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宫颈癌标准分期、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各种项目的检查,具体包括生命体征方面的检查、血液及凝血方面的检查、尿液方面的检查、心电图等检查,均确定在正常范围内或者稍微异常但不影响治疗,均可以对患者采取放射治疗。根据临床和B超检查的病灶范围设计放射视野。放射治疗的照射方式为在盆腔的前后野垂直进行外照射,照射使用的剂量:DT50-55Gy/6周(盆腔中央剂量为DT25-30Gy);若在子宫的旁边组织发现有肿瘤浸润并呈现团块状时,需要调整照射剂量,即剂量:DT10-15Gy,此时需要在子宫腔内放置放疗A点剂量:DT36-42Gy/5~7次;若肿瘤浸润到阴道并且呈团块状时,可以在阴道壁内加大药物剂量DT32-48Gy[3],其最佳的用药部位是黏膜层内5mm处。在进行腔内照射时用纱布填塞阴道,使其充分扩张,以避免放疗过程中损伤膀胱、直肠和尿道。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吉西他滨+顺铂进行化疗。第1d,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8d,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顺铂25mg/m2静脉滴注[4]。治疗的化疗周期通常为3周。化疗药物通常会引起严重的胃溃疡等不良副作用,故而化疗当天通常会对患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以此来保护胃黏膜。此外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的血细胞发生变化,若白细胞数目减少时,应该给予患者金磊赛强进行治疗,使白细胞数目开始上升;若血小板的数目显著下降,则立即给予白介素-11用于治疗,使血小板数目开始上升,在化疗4个疗程后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13评价指标
参考1989年万钧制定的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经过系统治疗,病灶消失或者检测不到治;部分缓解(PR):病灶的范围开始明显减少,减少范围大于等于一半;稳定(SD):病情在治疗过程开始好转,但肿瘤病灶的范围大小缩小不明显,估计小于一半,有些肿瘤呈增长趋势,增长的数目超过计1/4;进展(PD):发现新的肿瘤病灶,或者原有的肿瘤病灶呈增大趋势,并大于等于原来病灶的1/4。患者的病情与治疗前相比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治疗总有效的公式为CR与PR的总和;疾病控制率(CCR)=CR+PR+SD。
14不良反应评价
根据WHO对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反应的分级标准,将其分为0~Ⅳ度。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2,0210,P>005);但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1、2、3年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观察组2、3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毒副反应分析
放、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脱发及色素沉着。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但都较轻。放疗同步化疗组上述反应较单纯放疗组稍重,所有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后好转,未对放化疗产生影响。见表4。表4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组别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手足综合症脱发、皮肤色素沉着乏力肝、肾损伤对照组N10848864I度6626622Ⅱ度4222222Ⅲ 度0000020Ⅳ 度0000000观察组N10648662I度6424221Ⅱ度2222221Ⅲ 度2002220Ⅳ 度0000000
3讨论
宫颈癌作为妇产科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中的第七位。在以往临床工作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会对局部组织开始浸润侵袭,导致宫颈邻近的组织发展成为浸润性肿瘤,这就给临床上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诊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困难,一般的单纯的手术切除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治疗的要求,无法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水平。此外,若患者的晚期肿瘤转移和扩散非常明显,手术切除治疗并不能完全根除病灶,导致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远期的生存率也不理想。故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生存欲望的追求,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逐渐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中,并且成为目前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最有效的首选方法[5,6]。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单纯仅使用放射疗法用于治疗宫颈癌患者,患者的肿瘤细胞对其使用的常规放疗剂量敏感性较差,不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而肿瘤细胞本身的分裂繁殖速度较快,故而单纯放疗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在短时间内便能快速增殖,恢复到原来状态甚至可能更加恶化。相反,若为了加强放疗的效果,减少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数量,增加放射疗法的使用剂量,患者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最终会因为耐受不了严重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化疗是采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吉西他滨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宫颈癌的化疗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药物吸收后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期,减少的DNA的合成数量,破坏DNA的双链结构,肿瘤细胞不能正常发育为成熟细胞,最后导致患者机体内肿瘤细胞凋亡。临床上另一种较为经典的化疗药物为顺铂,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物吸收后可以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抑制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若将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少病灶恶化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和扩散,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此外,吉西他滨还可以提高放射相关性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使相应的肿瘤细胞在放射治疗下快速凋亡,使得治疗效果更优。而放疗可有效改善了肿瘤细胞的通透性,促使化疗药物迅速达到血药浓度,可进一步化疗效应[13,14]。因此,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远期生存率提高,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同步化疗后,患者完全改善率由3953%提高到6512%;2、3年内复发率分别由2558%和5581%降为1395%和23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5],说明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确切。综上所述,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远期生存率提高,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917-1918.
[2]何涛,李希聪,王焱,等.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2):109-111.
[3]CHEN HJ,LIANG C,ZHANG L,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modified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 stage IB2 to IIB) cervical cancer: randomized study.Gynecol Oncol,2008,110(3):308-315.
[4]何海,徐建平,黎清.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广东医学, 2011,32(03):377-378.
[5]贾西彪,王红静,杨凌云,等.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分析.广东医学,2011,32(14):1907-1908.
[6]Jeruss JS,Woodruff TK.Preservation of fertilit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N Engl J Med,2009,360(9):902-911.
[7]王榀华.高海拔地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青海医药杂志,2010,40(9):14-15.
[8]郭丽娟,金秀华.G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 6) : 65-66.
[9]林晓丹,石兴源,周同冲,等.调强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大家健康,2011,05(6):10-11.
[10]郝敏,张娜.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3):109-110.
[11]朱亚莎,周艳秋,张薇,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5):425-426.
[12]吴瑞芳,周庆芝,刘植华,等.深圳华侨城不同职业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CIN现患率调查.中国癌症杂志,2007,17(9):678-679.
[13]任庆,熊锐华,田秀荣,等.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分析.中国性科学,2013,22(8):12-14.
[14]张海云,边红霞,冯艳霞.LEEP锥切术对宫颈癌患者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性科学,2014,23(8):32-34.
[15]Strander B,Ellstrom-Andersson A,Franzen S,et al. The performance of a new scoring system for colposcopy in detecthing high-grade dyslasia in the uterine cevix.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0,84(10):1013-1014.
(收稿日期:2015-01-19)
相关热词搜索: 放疗 宫颈癌 化疗 疗效 临床上一篇: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
下一篇:健康体检项目并非越贵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