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疆一枝蒿为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民间传统常用药材,主要分布于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地区、天山地区和昆仑山区,生长于海拔1 500~4 000 m的草原和森林地带。随着对新疆一枝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逐步深入,新疆一枝蒿的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也为新药研发所重视。针对新疆一枝蒿的研究现状,该文从药用民族植物学角度对新疆一枝蒿植物分布、民族应用、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新疆一枝蒿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药用民族植物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Abstract] Artemisia rupestris i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Uygur and Kazak in Xinjiang Provinc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erritory of Xinjiang Altai area,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Kunlun mountains, growing at an altitude of 1 500 to 4 000 meters of grassland and forest areas. As the broad research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A. rupestris have attracted the interest to make up new drugs.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from A. rupestris, identificatio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in the view of Medicinal Ethnobotany. At the same time,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Artemisia rupestris; medicinal ethnobotany;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茎通常多数,稀少数或单一,直立或斜向上,高20~50 cm,花果期7—10月,生长于海拔1 500~4 000 m地区的干山坡、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草甸、冲积平原及干河谷地带,也见于林中空地或灌丛中。新疆一枝蒿是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民间传统常用药材,来源于菊科Compositae蒿属多年生植物岩蒿A. rupestris的全草,维吾尔药名一孜秋艾密尼(药名出处:《维吾尔药志》),国内主产于新疆地区,主要分布于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地区、天山地区和昆仑山区;国外在蒙古、苏联(中亚、西伯利亚及欧洲部分)及北欧各国也有分布,与其他蒿属植物相比,在新疆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全草入药,于夏、秋季节采收,在新疆地区各族民间广泛沿用,故名新疆一枝蒿[1]。目前已收入《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维吾尔药志》(上册)和《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维吾尔药志》中记载新疆一枝蒿有清热解毒、消食健胃、保肝利胆、抗过敏、抗菌、散瘀消肿、解蛇毒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消化不良、肝炎、荨麻疹、咽炎、扁桃体炎、毒蛇咬伤、过敏性疾病等,在抗流感病毒和抗肝炎方面疗效显著,用量一般6~15 g,水煎服[2]。新疆一枝蒿是新疆地区独有特色民族药,具有独有性、典型性和道地性,临床疗效确切,在民间特别是维吾尔医院中广为应用。据维吾尔医院处方调查,一枝蒿制剂用量之大堪称维药成方制剂之最,在维吾尔医用途上不亚于中药的板蓝根,且药物制剂品种多样,用于感冒和肝炎等疗效显著。近年来,以新疆一枝蒿为主要原料,在传统方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制剂工艺进行加工而成的药物制剂中“复方一枝蒿颗粒”、“蒿蓝感冒颗粒”、“复方一枝蒿片”为甲类非处方药,其他制剂品种均为院内制剂,如“一枝蒿冲剂”、“芩蒿滴鼻剂”、“辛蒿滴鼻剂”、“一枝蒿口服液”、“一枝蒿酊剂”等,还有一些正处于研究中的复方制剂新药,如“金蒿抗流感滴丸”等。随着民族药基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更多重视,有很大的开发研究前景。国内外对新疆一枝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已经在药材鉴别、化学成分、有效成分衍生物、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制剂品种及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为了对新疆一枝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现就新疆一枝蒿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 药材来源与鉴别
新疆一枝蒿作为维吾尔医常用药材,对其植物来源、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等都有明确详细的文献记载。由于地区用药习惯及资源匮乏,导致在不同地区出现了等同入药的现象[3],药材市场上误用、代用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影响其药效及用药安全,因此有必要准确鉴别新疆一枝蒿及其他密切相关种,以确保安全用药。据新疆药检所刘勇民等[4]考察统计,冠以一枝蒿名的植物有13种之多,其中菊科8种,毛莨科4种,唇形科1种,如千叶蓍Achille milefolium,阿尔明尼亚蒿A. armeniaca和小白蒿A. frigida。张群等[5]对新疆一枝蒿、阿尔明尼亚蒿、小白蒿的性状、茎横切面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性状、成分均有区别,其中挥发油及生物碱成分具有明显区别。何江等[6]对一枝蒿和大籽蒿的性状、茎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表明一枝蒿茎表面淡黄、常带紫色,有不明显的纵向条纹,茎表皮细胞外被菲薄的角质层,有中柱鞘维管束,且韧皮部较窄。DNA条形码为药材鉴定提供信息化的分类标准,在物种鉴定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7],成为药材鉴定的新途径其中ITS2序列成功地已应用于小茴香[8]、麻黄[9]、薄荷[10]等与其混淆品的鉴定。刘冲等[11]基于GenBank核酸数据库ITS2序列研究表明一枝蒿与其混淆品种之间的K2P遗传距离分布于0.019~0.254,远大于一枝蒿种内遗传距离(0.008),NJ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能将一枝蒿与其混淆品种区分开来,单独聚为一类。
相关热词搜索: 研究进展 新疆 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上一篇:柴胡抗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