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评议工作组的委托,我就市林业局工作评议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工作评议的基本情况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和《福安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度工作评议实施方案》的要求,评议工作组于10月9日至17日对市林业局2015年以来的工作开展了评议调查。评议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开展工作测评等方式,对市林业局的工作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和了解,先后召开座谈会4场,个别谈话21人次,走访调研下属单位及林业企业5个,发放民主测评表85份,查阅了2015年以来的档案资料。
评议工作开展以来,市林业局高度重视,对接受市人大工作评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在时间、人员等方面配合工作组开展评议调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诚恳接受监督,把评议工作作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的抓手,做到以评议促提高。
二、林业局主要工作情况
2015年以来,市林业局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以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为重点,从“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活力林业”“平安林业”“自身林业”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成效较为明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㈠坚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三年来,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总面积96756亩,占任务数的126%;完成森林抚育27746亩,封山育林35866亩;完成林分改造13248亩;完成散生古树991株、群状古树10个群149株的公布及保护牌的定制工作;完成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固定样地调查任务357个;完成《福安市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福安市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方案》《福安市湿地保护规划》等5个规划方案的修编、编制工作;与市检察院、溪柄镇共同建设了柏注洋林业生态和预防职务犯罪宣教基地-鼓润园;完成棠溪村与蟾溪村的“绿色示范村庄”建设工作,棠溪村和虎头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村;积极组织和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共365万株。至2016年底,我市森林覆盖率达65.98%,森林蓄积量达541.45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128579.74公顷,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㈡切实加强林业管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一是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三年来,全市共侦破、查处各类涉林违法案件142起,其中刑事立案41起,破获森林刑事案件27起;查处林政案件101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7.9万元。二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市林业局创新防火机制,抽调森林公安、执法队人员组建森林防火工作督导组,强化对护林员日常巡山管理和高火险期乡镇落实防范措施情况的督查,积极探索打、防、管、控的管理新模式。同时,启动市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组建,重点抓好上白石、溪柄、社口、甘棠等乡镇半专业消防队伍建设。三是严控森林病虫危害。三年来,共完成绿僵菌防治10059亩,噻虫啉防治4000亩,诱捕器、诱木270处,松枯死木清理4.1万株,开展“绿盾”2016检疫专项执法行动,查处3起,结案2起;完成《福安市2016-2017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市林业局还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如一重山森林资源“山长制”绩效管理、天然林停伐补助等,有效保护了全市森林资源,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㈢注重特色项目建设,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市林业局以典型引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科学技术,林业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实施中央现代油茶项目建设5000亩,投入835万元,新植油茶1226亩,油茶幼林抚育35745亩、成林垦复4611亩。完成竹业富民工程2400亩,实施省级竹业重点乡镇项目面积3148亩,建设竹山道路15.3公里;投入265万元,在溪柄镇和社口镇建设现代绿竹产业园和现代毛竹产业园。实施2015年省级现代花卉重点县项目,新建溪柄高优农业园兰花基地智能温室大棚6720㎡,配套移动苗床4710㎡及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基础工程建设。实施省级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项目,投入630万元,重点扶持林禽、林药等林下经济发展示范项目89个。重点实施林下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由市林业局完成的科技成果“野生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挖掘与生态林内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去年12月,市林业局还被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特色林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㈣全面做好服务保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三年来,共受理林业行政许可1299起,接受各类咨询1500多人次。同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林要素需求,共审核审批用林项目59起,面积122.1745公顷。2016年6月,被宁德市委办、政府办授予2016年重点项目建设劳动竞赛活动优秀要素保障单位。市林业局认真对待社会各界提出的问题,重视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三年来收到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共8件,办结8件,其中a类3件、b类5件,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法律政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涉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还不够深入,相当部分干部群众对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如,对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病治虫和森林防火意识不强;对各类林地种类的划分、对名贵树种的保护等规定不了解;对强占林地、乱砍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认识不足,导致违反林业相关法律法规或执行林业政策存在偏差等。
㈡林业资源管护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森林乱砍滥伐、野外用火、失火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林分质量不高,人工造林重造轻管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森林病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呈流行趋势,防控压力大。三是国土与林业部门的地图标示不一致,有的地点国土部门地图标示为土地,而林业部门地图标示为林地,导致乡镇政府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破坏林地现象时有发生。如:目前我市一重山已被平整的17个地块,面积约700多亩,国土部门认定为荒草地,而林业部门认定为林地,林业部门处于既要依法依规又要保障发展的两难境地。四是我市油茶、绿竹等特色林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
㈢林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林权体制改革工作至今已十多年时间,由于当时时间紧,工作复杂,涉及山林权属纠纷的问题多,也因农村大部分劳力外流无法确认签字等原因,大部分林权证以联户登记发证为主,多户合一本证,产权不明晰,留下许多后遗症。如:林权登记档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林改资料图、文、表不全乃至图、表不一致等情况。据了解,目前,共发放林权证1706本,面积102360亩,仅占我市林地面积的5%,林权登记发证难、发证率低问题至今存在。
㈣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出现老龄化、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等问题;森林公安警力不足,按每5万亩森林配备一名森林公安干警的规定标准,全市现有森林面积200多万亩,现只有编制17个,在职16人,“人少林多”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基层办公设备滞后,有的林业站办公电脑配置低,无法运行林业专业系统软件(如地形图、遥感图等)。三是有的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监管和服务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业务不够熟悉等现象。
四、意见建议
㈠在生态保护上抓巩固。一是深入开展对涉林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法制意识,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针对国土、林业部门地图标示信息不一致,导致出现土地整理占补平衡工作中出现破坏林地事件等问题,林业与国土部门要多沟通,加强乡镇土地整理占补平衡工作的指导,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切实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加大我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治力度,尤其是松材线虫病的林分改造和松枯死木的清理,认真执行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确保发生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三是继续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充分发挥森林公安和林业执法队伍作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强森林防火、火灾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四是强化森林资源监管。做好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生态监测,严格落实林业生态红线管控;注重育林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效益。五是积极主动向市政府汇报和与相关部门加强衔接,落实好配套资金,尽力解决病虫害防治、工程造林配套资金等方面所需经费问题。
㈡在产业发展上抓增效。做大做优特色林业产业,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注重提升帮扶成效。抓好产业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和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尽可能加大扶持,切实解决林农在实现收益前的生产经营困难问题,提高林农生产的积极性;指导利用好国家项目资金,保证资金用到点上,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二是精心实施项目带动。做好油茶示范基地产业园的巩固提升,力争建成全省高标准的油茶产业示范园;积极推进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花卉苗木等新兴林业产业,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三是抓科技推广创新。充分发挥林业技术人员优势,加强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全面提高油茶、竹笋的质量和产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增加林农收入。四是加强油茶、竹业加工企业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中国绿竹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和“福安绿竹笋”、“福安油茶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介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提质增效。
㈢在林业改革上抓深化。一是持续抓好林权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和省政府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在稳定林地承包、放活生产经营、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做好文章。二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加强对全市林权流转、林权变更等管理指导工作,对历史遗留的产权不明晰导致林权发证率低问题,要做好原有的林权登记纸质档案资料及相关电子数据档案整理工作,进一步明晰产权,把联户发证细分作为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加以推进。同时,加强与不动产登记局关于林权证管理业务的移交对接,确保工作平稳过度。三是加强我市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作力度。通过政策性或商业性重点区位商品林置换、赎买、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破解林农利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逐步理顺保护区、森林公园、乡镇林场内集体和个体林地权属关系。
㈣在队伍建设上抓提升。一是抓学习教育。注重提升教育实效,强化干部队伍的业务知识培训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在职林业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不断适应改革新形势的需要。二是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解决专业与非专业人员比例不协调,专业人员队伍老化、新生专业人员进不了队伍的问题,优化人员结构,配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三是加强森林公安工作。要充实和加强执法力量,缓解人员紧张的问题;加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组建,开展专业培训,配齐设施设备,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四是加强林业站标准化和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电脑的配置标准,优化办公专业设备,满足工作需要。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热词搜索: 林业局 评议 报告 工作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