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跆拳道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部分城市、乡镇都掀起了练习跆拳道的热潮,就连两三岁的孩子都被家长送到跆拳道馆里练习跆拳道,不少幼儿园也开办跆拳道兴趣班,不过幼儿的练习方法和成人几乎无差异,这极大地伤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如何科学地指导幼儿跆拳道启蒙练习迫在眉睫。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幼儿跆拳道练习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幼儿跆拳道教学应以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前提,以适合幼儿喜欢的形式为手段,以关心幼儿的身心安全为基础,以培养幼儿知礼仪为重点等几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幼儿 跆拳道 启蒙 方法
一、前言
“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是跆拳道的精神与精髓,坚持“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磨炼顽强意志、恪守‘忍’字精神”的宗旨。幼儿练习跆拳道,不仅可以使幼儿在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发展,而且跆拳道特别强调在练习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练习跆拳道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师生和亲子关系及幼儿的同伴关系。
跆拳道是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很多幼儿园均开展此项目。不过,多年来都延续着重专业技能练习,轻意志品质培养的活动模式,至今也没出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跆拳道书籍。作者结合三年来在幼儿中大班开展跆拳道活动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跆拳道活动有新的认识。
二、幼儿跆拳道启蒙练习方法
跆拳道启蒙动作练习方法要适应幼儿各方面的需要,因其年龄和体质有别于青少年,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方面都应该和青少年的练习区别开来。在注重练习成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以发展幼儿的身心为前提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在开展幼儿跆拳道活动时,必须要以发展幼儿的身心为原则。如果照搬跆拳道教程来开展跆拳道活动,幼儿身心得不到很好地发展,因为幼儿的生理特点比较特殊,这一时期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快速的发育阶段,他们各种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幼儿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而且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练习中关节转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所以,在开展跆拳道活动时,多练习反应、灵敏、平衡、柔韧等动作,使幼儿全身各部位的器官和神经都参与到动作中来。在练习过程中采用动中求静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幼儿在好的氛围中放松身心。
跆拳道注重精神意志的培养。首先是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磨炼幼儿的精神意志。如冲拳看似简单的练习,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克服自我、坚韧不拔的个性。同时,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2.以适合幼儿喜欢的形式为手段
跆拳道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着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如何传授给幼儿,其实并不容易。跆拳道的教学模式必须要遵循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幼儿化的方式,如运用镜面示范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儿童话的语言或编儿歌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而且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例如,在教横踢时,老师先让幼儿玩踢足球的游戏,然后再把踢足球的动作迁移到跆拳道横踢动作上来,这样让幼儿们在“玩”中学会了后横踢的动作。
3.以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基础
《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开展幼儿跆拳道活动时,要关心幼儿的身心安全。因为幼儿时期的骨骼易变性、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专注性持续时间短,所以幼儿跆拳道练习不宜时间过长,尽量减少力量和耐力练习。虽然跆拳道对腿法的要求非常高,幼儿时期又是人体发展柔韧性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些练习要适度。因为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使幼儿的关节窝逐渐磨深,把软组织磨薄,从而可能造成关节松动。关节松动不仅会降低关节的正常发育,而且也容易造成韧带撕裂的现象,所以不要过分强调幼儿柔韧性的培养。因此,在幼儿练习跆拳道时,要将跆拳道中有难度或者有危险的动作去掉或转化,防止意外发生。
在跆拳道练习过程中,不仅幼儿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在幼儿的心理上也有一定的负荷,因为身体的运动并非是单纯的人体运动,还伴随着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过程。所以教师在练习中要兼顾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给幼儿更多鼓励和支持,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获得成功感,逐渐形成肯定“自我概念”。
4.以培养幼儿知礼仪为重点
《纲要》中也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五六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还是一张白纸,没有形成不良习惯。而跆拳道讲究的就是从小培养一个人的修养和美德。所以,在对幼儿进行跆拳道练习时,教师要重视幼儿礼仪的培养。教师引导幼儿在练习过程中要做到言语文明,谦让同伴,对他人要有友好的态度,好学和虚心的心态等。礼仪不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幼儿要发自内心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需要在长期练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平时我们不仅要让幼儿在练习中遵守礼仪,而且也要在一日的生活中都融入一定的礼仪。将礼仪行为意识带到幼儿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培养幼儿宽厚待人、克己礼让和恭敬谦虚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幼儿跆拳道教学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科学的指导。在幼儿期采用科学的、合理的跆拳道启蒙练习方法,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优良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王琳.幼儿园中开设跆拳道课的构想——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活动以武术形式在幼儿园的开展[J].幼儿教学研究.2009(4).
[3]周学军.幼儿跆拳道练习探析[J].教育探索.2007(5).
作者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
相关热词搜索: 跆拳道 启蒙 探讨 幼儿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