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提炼运营经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作业标准体系和设施运营规范。注重环卫产业前沿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通过自主研发、政产学研用合作,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途径,重点突破清洁焚烧、挤压分选、厌氧发酵、等离子汽化等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促进自主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延伸集团产业链,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的环卫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
(四)开拓业务市场,从巩固首都市场转变为科学布局大市场
中国垃圾处理市场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格局,即,外资企业进入一线城市市场,国企、民企积极寻求二、三线城市市场机遇。当前,北京环卫集团积极开拓市场业务,科学合理布局垃圾处理市场。重点保障北京环卫服务存量市场业务,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运行首都环卫处理设施,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需求,同时运用与丰台区政府“政企”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力争取得更多本地业务市场增量。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发挥品牌、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实施以“中西部、东北地区”为重点,“卫生填埋、生化处理、清洁焚烧”并重的外埠业务市场开拓策略,抢占全国垃圾处理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业务,在适当时机进入境外市场。力争“十二五”末呈现“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市场布局。
(五)强化企业管理,从企业化运营转变为集团化经营
企业实体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在于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根据企业跨越式战略发展需求,北京环卫集团把集团化经营作为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化的要求,坚持机制创新,积极发展职责界限清晰、业务协同发展的环卫设施投融资、设施运营、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四个专业化公司,逐步建立与环卫全产业链格局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着力强化集团的战略管理、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功能。健全成本控制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投资效益。增强市场营销理念,搭建市场营销平台,积极推进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营销,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六)实施人才战略,从单纯人才使用转变为战略性人才开发
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本质内容。根据企业战略发展任务,北京环卫集团将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推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着力培养引领和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人才,提升其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支撑能力。加快环境工程、清洁焚烧、电气工程、汽车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环卫技术业务发展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人才。加速培养战略管理、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等人才,努力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保障企业科学发展。
(七)履行国企职责,从保障首都环卫服务转变为引领产业化发展方向
国内外实践表明,垃圾处理产业化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调整了城市产业结构,推进了城市公用事业深化改革。作为首都最大的国有独资环卫专业化企业集团,北京环卫集团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首都环卫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在保障首都环境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引领和引导环卫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局来思考垃圾处理产业,从生态、环保、能源的大视角来审视、看待和做好垃圾处理,充分发挥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探索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新模式,调整环境卫生服务产品结构、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行业标准水平,通过产品、技术和标准的引领和示范,积极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垃圾处理产业培育成为首都环保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环卫基础设施“走出去”的基础上,注重将首都环卫国企运营管理经验和独特的环卫国企文化“走出去”,发挥品牌优势,引领环卫行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文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熊孟清,等.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内涵[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5):34-36.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热词搜索: 环卫 北京 产业化 垃圾处理 思考上一篇:史上最倒霉的贪官
下一篇:阜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