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嫦娥一号”绕月成功神州再掀商业热潮

| 浏览次数:

随着“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人们对“嫦娥一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文化热、天文热、旅游热也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正如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所说:“嫦娥探月不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民科普课,更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川西昌:“奔月旅游热”成为新的项目

市长表示明年开通多条航线

“嫦娥一号”的发射着实让西昌的旅游火了一把。有报道称,参观“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现场的门票价格从800元至1100元不等。西昌基地的发射塔对面的山坡上建有一个全景观景平台,可观察到发射中心的全貌。票价是根据不同位置、角度来确定的,很多人早早就订了预售票。随着更多的游客和记者到来,参观发射基地的“一日游”成为当地旅行社首推线路。西昌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乐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外开放,但没有一次发射像“嫦娥一号”有这么旺的人气,基地平日的参观者几乎都是成都周边的游客。这次的参观外来游客多,如果不包括旅游门票和机票、火车票等,仅吃饭、住宿、购物如按照每人消费1000元计算,当地旅游经济也至少达到4000万元。

对于被“嫦娥一号”骤然引爆的“西昌游”,当地部门也敏感地看到了其中的商业前景。西昌市市长李俊表示,明年考虑开通到上海或者到昆明、广州的航班,期望为外来游客了解西昌打好基础。西昌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卫星发射基地,随着多次成功发射国内外卫星,西昌已经成为航天观光游的热点地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我国惟一的AAA级航天观光游景区。

甘肃酒泉:可能开放现场观看火箭发射

观看“神七”升空正在协商 位于甘肃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建于1958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10月后,酒泉方面有可能开放,有限制的对内参观。”酒泉市旅游局日前向媒体表示,因为需要航天部门的批准,所以相关的旅游开发计划尚在酝酿之中。

酒泉市旅游局还解释道,“有限制的对内参观开放”是指仅大陆地区游客可能有眼福观赏到火箭升空的壮举。

而酒泉市旅游局王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酒泉目前还没有开放观看“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的旅游项目。“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我们迫切希望航天热能带动旅游热。假如可以在现场观看‘神七’发射,那绝对是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王女士表示,当地旅游部门目前正在努力与发射基地协商,希望尽快可以开设这一旅游项目。

王女士还介绍到,酒泉的旅游业因为航天热有了不错的发展,目前当地正准备筹建一个大型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发射基地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尤其是在执行发射任务时,限制更为严格。”王女士说,酒泉的航天旅游很不稳定,在没有发射任务时,游客可以进航天城里走走看看,但是一有任务了,游客再想去看也无法如愿。

王女士最后表示,开展航天旅游的前提是绝对不能影响到发射安全,因此当地旅游部门会努力协商和争取,力图使游客亲眼目睹“神舟”系列飞船上天成为可能。

海南文昌:要建成全国权威的航天科普基地

航天主题公园呼之欲出

近日,海南省在文昌举行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总体规划方案汇报会。在汇报会上,规划部门人士细说航天主题公园的蓝图,航天主题公园规划第一次与人们见面。这里将成为全国具有权威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据了解,该配套区位于文昌市东郊镇东北部地区。该区规划体现了生态性、高科技、体验三原则。该配套区从类型上划分为4大功能:航天科技服务、航天主题娱乐、航天商务休闲和航天生活配套。

据介绍,为方便游客观看火箭升空的壮观现场,该规划中有多处观景点,有的平时可供观看发射场全景,发射时可供观看火箭发射。专门设置海上观景平台,可同时容纳3000人观看火箭发射。在发射场参观线路规划上,游客从园区乘坐专线观光巴士进出发射场,参观发射工位、组装厂房等几个主要景点。至2020年,规划区人口将达到2.1万人,火箭发射日最高接待1.2万人。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就业岗位3.3万人。

文化热:航天、探月产品成各大商场、书店抢眼明星

探月书籍火过(《哈利·波特》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让与航天、探月相关的各类产品成为商场和书店里最为抢眼的明星。伴着各种科普读物和纪念品的热销,京城掀起了一股普及和了解航空航天发展成就与知识的热潮。

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中国航空航天知识普及展上集中展出了航天科普知识图书近200余种。“嫦娥一号”卫星、长三甲火箭、发射塔架等各种实物模型及与之相关的书籍让观者大饱了眼福。专门为“嫦娥一号”开设的一个销售区内,还有各种印有嫦娥、卫星和火箭等形象的茶叶、首日封、纪念币等。工作人员称,即便是《哈利·波特》等畅销书首发式的火热程度也不及现在的航天热。

中关村图书大厦、第三极书局等大型书店和各类售书网站也纷纷将《中国探月》、《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月球密码——揭秘中国探月工程》等专为“嫦娥”量身定做的图书摆到了科普书架最为抢眼的位置。

中国集邮总公司日前还为纪念“嫦娥一号”卫星迈出了我国奔向月球的第一步,该公司在10月24日卫星发射成功的当日发行了一枚《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纪念封。图案为“嫦娥一号”卫星运行轨道图,右上角为太阳神鸟个性化邮票,寓意中华民族从古代就向往飞向太空。这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探月”系列的首枚纪念封。随着“探月”过程的进行,该公司还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及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等几个关键时点配合发行相关纪念封或邮票。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发行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纪念金条。包含两根各重25克的千足金金条,每套都有惟一的编号,在全球华人世界限量发售2007套。尽管每套售价近2万元,还是吸引了很多收藏爱好者。

天文热:全国兴起天文热潮

从“车友族”到“追月族”

据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介绍,在“嫦娥一号”发射前,他们与一家门户网站一起开展了一个“路边天文馆之夜”活动,组织自带望远镜的天文爱好者在路边观月,参加者达到几百人。而北京天文爱好者互助观月

的观测点也超过了30处。工作人员称,他们都无法想象,“嫦娥一号”发射带动的民间天文热情如此高涨,会有那么多人对观测月球充满热情!

来自江苏、山东、河南,甚至广西、新疆的很多爱好者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并不是因为北京观月的方位有多好,而是看中这里众多爱好者聚集到一起谈论经验的氛围。记者在五棵松等地的专业商店了解到,此前一个月天文望远镜的销售异常火爆。一位店主虽不愿透露具体销售数字,但表示自己10月份的销量差不多相当于原来一年的总和。

据了解,在京城还有大批的天文爱好者在网上自发组织,自驾到八达岭、通州、密云等地“观月”,并以观月为主题,开展大规模的白助游。一位网名“老张”的天文爱好者称,他们在“神五”、“神六”发射时都曾组织过类似活动,参加者一次比一次多,这次观月活动的参加者更是创造了新高。

一些媒体也纷纷组织跟“嫦娥一号”有关的体验活动。据了解,“嫦娥一号”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将向地球传回30多首歌曲,一家门户网站为了能让爱好者们第一时间听到来自月球的音乐,征集拥有高频率电台的无线电爱好者们,提供设备与网友免费分享,开展“听月亮”活动。一位来自河北的车友介绍,自己是北京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的会员,他和很多会员一起利用车载无线电收听从太空传来的歌曲。还将音频录下来放在网上,跟网友们互相交流。现在自己已经从原来的车友族完全变为一名“追月族”。

航天热:航天旅游成新宠“航天线路游”将成为一道

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游客们已经看惯了国内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就连出国游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旅游团把目光投向了一些军事基地、航天基地这样的普通人触及不到的“神秘领域”。随着航天知识的普及推广,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飞天,“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航天旅游项目,近年来,每年参观人数上万人,旅游收入上千万元。

“神六”的成功,使“航天线路游”这一新项目很快进入了商家的视线。而“航天线路游”的主要参观地点位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市旅游行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行动了。酒泉54家旅行社和国内外的多家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宣传促销“酒泉航天”。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航天旅游的直接和间接收入应该在20亿元左右。

航天基地多地处西部内陆,周围缺少相关的配套服务。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北京几家旅行社了解到,“嫦娥一号”升空,北京旅行社并没有开办观看业务。目前中国航天旅游大多是拥有地方航天资源的旅行社在开办。但单纯的航天发射地、返回地以及相关航天城的旅游并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有关航天的专业景点最多只能够满足一天的行程,因为这些地点都是国防要地,不可能让游客待很长的时间。

要想真正形成“航天线路游”市场,就必须与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使得游客能够观赏到不同的景色,另一方面也为旅行社创造了更多的收益。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线路游”将成为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并引起新一轮的旅游热潮。

相关热词搜索: 嫦娥 热潮 神州 再掀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