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为提高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婴儿的健康。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单胎住院分娩,经母乳喂养教育与指导,出院时乳汁充足,已全部行纯母乳喂养,并且新生儿健康的2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60位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实验组分别在产后42天回医院复查时进行具体指导、3个月电话访视,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任何指导,满6个月时,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电话访视了解婴儿半岁前是否纯母乳喂养,对未行纯母乳喂养者,了解放弃纯母乳喂养的原因。结果: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差异性,放弃纯母乳喂养的原因中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后跟踪母乳喂养指导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关键词】产后访视;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76-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其质和量随婴儿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改变。研究表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适宜[1]。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主张母乳喂养,特别强调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不要加水、辅助食品和奶粉。同时,6个月后要添加合适的辅助食品。此后的母乳喂养到两岁甚至更长,20世纪90年代,卫生部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号召“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各地纷纷创办了“爱婴医院”。医院内纯母乳喂养率已达90%以上[2]。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医院内及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下降。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特别是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现将我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产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无妊娠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单胎足月住院分娩产妇,并且新生儿健康,严格按“爱婴医院”的相关要求,促进母乳喂养,我院内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5.3%。将出院时无母乳喂养问题,已全部行纯母乳喂养的2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顺产141例,剖宫产119例,将这260位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实验组平均年龄25.5岁,初产妇71例,经产妇59例。中专以上学历占55.3%。经济收入≥2500元/月占70.4%。对照组平均年龄26.3岁,初产妇68例,经产妇62例。中专以上学历占58.5%。经济收入≥2500元/月占68.6%。两组产妇在年龄,初产和经产,收入及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出院时都进行产褥期营养,按需母乳,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的指导。对实验组在产后42天回我院复查时给予具体的指导,3个月时进行电话访视,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任何指导,满6个月时,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电话访视了解婴儿半岁前是否纯母乳喂养,对未纯母乳喂养者了解母乳喂养达到的比例及放弃纯母乳喂养的原因并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1.3 指导内容:针对各个产妇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 (1)大多数产妇认为自己的乳汁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告知产妇及家属真正的乳汁分泌不足是很少见的,多数是由于吸吮不足而造成。指导产妇频繁哺乳,额外挤奶,每次哺乳时让婴儿吸尽一侧乳房后更换另一侧乳房吸吮,吸不完时,要挤尽余奶,排空乳房,减少乳汁中的催乳素抑制因子对催乳素分泌的抑制,才能保证乳汁的分泌。坚持夜间哺乳,适应婴儿的睡眠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树立纯母乳喂养的信心,乳母的信心是至关重要,不能轻易放弃纯母乳喂养。同时增加营养丰富的的食物,多喝汤,除三餐外适当加餐2-3次,并教会乳母如何观察婴儿乳汁摄入是否充足的征象。(2)一些妈妈上班后,因和婴儿分离,哺乳次数减少,乳汁减少,指导乳母如何挤奶,保证乳房的排空,保持乳汁的分泌以及如何存储挤出的乳汁喂养孩子,母亲工作时间内可到哺乳室喂养自己的孩子。(3)一些产妇及家属,认为配方奶添加了有助于增强宝宝记忆力、帮助宝宝健康、聪明、强壮的物质,而且成分接近母乳,可以替代母乳。应向产妇及家属重申母乳喂养的好处,任何奶粉都替代不了母乳喂养,并告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其生长发育、认知能力显著优于非纯母乳喂养者,而且,能降低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几率,母乳喂养对儿童期或成人期肥胖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还可以降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以至成年期哮喘的发生率,母乳喂养对心血管健康有长期有益的影响,成年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都比非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低得多[3]。(4)其它:如受周围人的影响,奶粉商推销,认为喂奶会使乳房下垂,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等等,针对具体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
1.3 母乳喂养不同水平的判断标准[1] 将纯母乳喂养和几乎纯母乳喂养均视为纯母乳喂养:(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2)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1-2次,每次不超过1-2口。部分母乳喂养 (1)高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80%及以上的喂养。(2)中等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20%-79%的喂养。(3)低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20%以下的喂养。象征性母乳喂养:指几乎不提供热量的母乳喂养。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和高比例的母乳喂养率均有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和表2
2.2 不能纯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两组产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令人遗憾的是,即使一开始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母亲,也常于产后数周后开始添加配方奶,使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大幅度的下降。母乳喂养率的下降,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危急到儿童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母乳喂养提高到保护儿童生存和权利的高度,并将解决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各种问题作为保护儿童权利的首要适宜技术[4]。就母乳喂养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有个人、家庭、社会因素和其它[4]。出院后的母亲,母乳过程中遇到上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需要半夜起床哺乳感觉太累,加之一些铺天盖地的奶粉广告宣称“奶粉中添加了有助于增强宝宝记忆力、帮助宝宝健康、聪明、强壮的物质,而且成分接近母乳”等内容。对妈妈们产生误导作用,特别是夜间,让保姆或家属用配方奶喂养婴儿,有些乳母是因不适当的喂哺方法,至乳汁分泌不良、部分妈妈是因为不了解婴儿乳汁摄入充足的表现,认为自己奶水不足,职业女性因产假不够长、工作环境中不便哺乳和挤奶,而使妈妈们对纯母乳喂养失去信心。本实验中,从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无论是个人,家庭、社会原因及其他,两组产妇无显著性差异。出院后的乳母及家庭如能得到医务人员的继续指导和帮助,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及高比例母乳喂养的的成功率,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差异有显著性P<0.01。
为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提高我国人口健康体质。建议有关部门采取下列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1)利用公益广告,媒体及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母乳喂养。
(2)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守则》,禁止相关产品广告和促销,奶粉宣传禁“母乳化”字样
(3)社区卫生保健人员应加强产后访视。对母乳喂养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严格按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执行,
(4)医院开设母乳喂养指导门诊,对出院后存在母乳喂养问题的产妇和家属,可到门诊进行咨询。
(5)国家相关部门要督查各单位产假的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从法律上保证乳母在哺乳婴儿期间的待遇,单位上要解决母亲恢复工作后哺乳时遇到的问题。希望国家制定相应政策:如适当延长产假的时间,提高我国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92: 2-3。
[2] 许立,王凤廷.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材[M]. 第一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2。
[3] 刘爱东,翟凤英,赵丽云. 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4):249-252.
[4] 徐韬,于晓松,李晨嫣.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与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65-2466.
相关热词搜索: 成功率 产后 对策 母乳喂养 影响上一篇:现阶段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