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自扩招以来,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办学层次也日趋多样化,原先所采用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新的办学要求。因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大部分的高职院采用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提高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高职院:级财务管理的一些时策。
[关键词]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效益;对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院)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经历了一个快速的上升期。目前。高职院因发展和管理的需要。逐步由。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向“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过渡。在这种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下,大多数高职院将项目经费、教职工工资、水电费、设备的购置费等大部分资金留在校级统一调度使用,而将剩余资金以学生定额等方式划归到系部,由其自主使用。
一、目前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从二级单位创收看。收费不规范
离职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注意资金的筹集,除了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之外。还通过社会服务、办培训班等形式拓展了许多筹资渠道。但是有的二级单位收入不及时上交。甚至签订双重协议。以达到隐瞒收入的目的;有的违规使用票据。不开正式收费收据,截留资金,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严重等。
(二)从基本支出看,随意性大
二级部门有了财权后,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支出的结构失衡,办公招待等消费性支出所占比例过大。所谓的支出不是为了专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在年底为了花钱而花钱。在支出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违法现象,比如以虚假发票套取现金。将个人及家庭生活开支在学校报销等。
(三)从专项支出看,缺失咨询论证环节
目前,财政拔歉采用的是“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形式。除了按在校生人数拨款外,上级部门会根据高职院发展的各种需求和政府专项资助的重大工程进行专项补助。但是高职院在使用这些资金的时候,存在拍脑袋决策,缺失咨询论证环节,有的设备花了几百万从国外引进,却没有人会使用,最后成了闲置物品;二级单位之间攀比现象严重,设备重复购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在对外投资上,往往以个别领导的决定为准。缺乏合理的投资论证和有效监督,存在以“权”作交易,送人情现象。
二、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的二级财务运行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的财务管理体制目前正处于转型期,二级财务管理尚在起步阶段,许多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导致管理职责不明确,经济责任难以落实。二级管理后,系部等二级单位有了一定的财权,但是责、权、利未能相统一,其领导基本上只是享受权利,而无实质义务。
(二)内部控制不严
高职院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二级部门财务管理和监督失控。有的二级部门的负责人不懂财务制度,而学校对二级单位的创收又缺乏适时的监控,没有切实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造成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二级管理后,多数高职院未能及时建立相应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只对二级部门的支出进行总量控制。而二级单位并未按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发展方向制定预算,或虽有预算。但来编报具体的经费使用计划,学院无法落实对具体项目支出的跟踪分析和控制。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评价,造成支出随意。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三)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高职院虽然有审计部门,会根据需要对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单位、部门的计划、预算、合同、协议的合理性及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审计,但这些审计是事后审计。缺乏前瞻性,且往往只是走形式。最高管理层对审计结果并不形成处理意见。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探索建立注重效益、节约资源的财务运行机制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高职院应当切实落实文件的精神,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机制、绩效考核制度、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在内部经济管理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制定相应的制度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将任务分解,财权下放,并明确高职院和二级单位的权限、责任、利益。以责定权,确保二级院系财务收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到规范有序。
(二)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
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的奖惩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学院要对各二级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在经费下达时可先下达70%~80%,年终再根据学费欠缴情况以及年前所定目标完成情况,下达余额部分,进行相应的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分配以及职务晋升、评优的依据。这样才能使每一个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都能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自觉控制各类费用。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高职院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一是确定二级管理单位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权限和责任。同时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从机制上解决二级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的现状。如制定二级单位创收、支出及分配制度等。二是进一步完善授权批准控制制度。除了将一般授权落到实处外,还必须把握好特定授权。如重大筹资行为、投资决策、基建工程项目等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意见。同时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及时反馈这些特定经济事项的处理情况。三是健全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机构的设置要符合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牵制的原则,形成各自之间的互相制约。四是加强预算控制。实行二级管理以后,校一级管理机构的职能应定位于宏观控制,目标管理,监督二级单位切实做到“经费包干,专款专用”。各二级单位,应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并且保证预算下达后的刚性执行。财务部门要有专人随时跟踪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预算执行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突破或擅自改变预算方案,以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五是加强财务收支控制。对于各二级单位的创收。要规范收费行为,对违规行为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对于支出,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不得随意扩大。
有些支出可以实行定额管理,比如一些敏感性的职务消费项目。如招待费、电话费等,可以货币形式包干发给个人,这样可以遏制铺张浪费,节约资金。而对于重大项目支出可采用“成本一效益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既考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考虑支出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全面推行评审论证制度。六是搭建信息披露畅通的财务系统平台。通过会计电算化及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确保各项收费和支出、预算控制及信息传递等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更高,有助于相关信息使用者能更及时地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四)建立健全以资金效益审计为对象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追踪问效制度
随着二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推行,二级单位拥有了人权、财权、事权等全方位的自主管理权限。作为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以资金效益审计为对象的内部审计制和追踪问效制度。由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效益审计为主,加强事前事中控制,才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保证高职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年初可由财务部门提供各二级部门近几年的经济活动数据。供审计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考,对二级单位所编年度预算进行论证,使其各项支出做到有预算安排、有支出标准、有制度依据。严禁无预算、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平时,加强预算执行的控制与分析,强化高校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对预算执行情况、责任期内创收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所负责部门资金支出用于教学科研的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资金的运用和主要业务工作的联系度、是否有截留挪用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其及时整改。
年底,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各二级单位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等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五)建立科学的二级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二级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考虑到高职院经济效益考核的特殊性,除了一般的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的效益考核要求外,还有社会效益因素。因此。笔者运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结合二级系部考核的特点。对江苏省职业教育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选择、归类和完善。设计了用于考核高职院二级财务管理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
这一套平衡计分卡业绩考评指标由传统的财务指标拓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了高职院投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效率效益状况,为学院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决策提供了依据。高职院可以从财务方面考核二级院系的经费来源、创收能力和支出结构;从客户方面考核二级院系的教学环境、所培养学生的质量、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从内部运营方面考核二级院系对教学的投入及教学的质量;从学习与成长方面考核二级院系完成预算任务的能力、财务管理的能力、教学科研的潜力以及对师资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高职院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战略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考核指标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这是一个动态的战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祝红霞,张美华.高校二级院系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事业财会,2005(2):21-24.
[2]卢翔.高校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56-57.
[3]江苏省职业教育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与填写说明[S].江苏省财政厅。2009:40-41.
[4]胡建波,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97.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财务管理 职院上一篇:浅析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