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全市“四大家”班子风清气正换届后,大家已经并肩作战一年多了。一年多来,我们风雨兼程,不断奋进,没有因为发展压力大而动摇信心,没有因为民生任务重而弱化担当,没有因为遗留问题多而放弃追求,始终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下来,着眼更高品质,加快强劲发展,决战全面小康,有望重返“全省十强”,干出了换挡加速的好态势,向全市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从一年多的工作中,从汨罗的新变化中,从与大家越来越多的交往中,从昨天的典型发言和今天各层次受表彰的先进身上,我深刻感悟到了一种质朴而高尚的情怀。
这种情怀,形象很鲜明,内涵很丰富,如果描述、概括一番,能让每一个汨罗人看到我们的精神图谱,引起我们心灵的强烈共鸣。这种情怀,我们可以如数家珍:求索向上,追求卓越;奋发有为,实干担当;开拓创新,开放包容;襟怀坦荡,充满阳光;成就梦想,从不言弃;乐于奉献,情意绵长。我们将这种情怀称为新时代的“汨罗情怀”。她是汨罗独特的文化气质,是汨罗一方水土涵养的思想底蕴,是汨罗人共有的精神坐标。我们正是依靠汨罗情怀,凝聚了更多力量,顺利通过了无数场“大考”,交上了更好的答卷,也期待夺取更大的胜利。
求索,是汨罗固有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力量。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党和人民的骆驼”任弼时;从“焦裕禄式干部”彭亮根,到“革命烈士”李大元;从“湖南省消灭荒山第一市”,到“全国素质教育发祥地”;从“一根扁担两箩筐,串乡走户收荒货”,到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求索精神一脉相承、贯穿始终,一直响彻在汨罗江上龙舟竞渡的隆隆鼓声中,一直铭刻在1562平方公里的罗城大地上,一直飞扬在汨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征途中。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担纲领衔以来,勇于求索,积极进取,经受了重大考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7年,我们突围发展,实施“六大战略”,打赢“四大会战”,提质“三园一区”,财税收入大幅上扬,同比增长17.4%,税比达82.7%。我们务实干事,合力攻坚抓项目、破难题、促发展,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预计达97.8%。我们扎根基层,抓“精准扶贫”一个都不掉队,抓“环保国考”一处都不疏漏,抓“移风易俗”一刻都不懈怠,在民生改善上谱写了新的篇章。我们强基固本,大力提振干部士气,全力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层党建更具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当前,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已经成为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总目标,成为了67万汨罗人民的共同新愿景。“更高品质”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指标的增长上,更要体现在市民的切身感受上;不仅要体现在城镇建设上,更要体现在乡村振兴上;不仅要体现在面貌改善上,更要体现在内涵提升上。
要实现这些新目标、新追求,任务还很重,困难还很多,没有一种执着精神,没有一股“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韧劲,我们就无法勇攀高峰。作为血液中沸腾着求索精神、骨髓中生长着奋进力量的汨罗人,必须充分发扬“宁误一季田,不误五月船”的劲头,敢于跟好的比,与强的争,同快的赛,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挫折而气馁,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积小胜为大胜,领跑岳阳,争先湖南。
伟大时代呼唤担当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天,我们隆重表彰了16位突出贡献者,他们强于执行,敢于突破,不找借口,不讲价钱,对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扛住;对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成。他们奋战在城镇棚改、脱贫攻坚、环保督察、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始终以“严”的作风推进工作,以“干”的精神抓好落实,以“闯”的劲头开创新局,为我们树立了最有情怀、最讲担当的身边典型。2017年上半年,屈子文化园建设者把付出当作天经地义的责任,把奋斗当作义不容辞的使命,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抢晴天,战雨天,麻风细雨当好天,确保端午节顺利开园,成功“挑战不可能”。240国道汨罗段改扩建工程开工最迟、路程最长、投资最大,但是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环境最优,打造了全市首条高标准生态景观大道。从这些项目团队可以看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决心比能力更重要,担当比方法更关键。有些工作迟迟不落实,有的局面迟迟打不开,我想,从根本上讲,不是方法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敢不敢担当、想不想落实的问题。对于我们汨罗的党员干部而言,发展、改革、稳定等任务十分繁重,面对的社情民情也十分复杂,许多突发事件的应对没有“先例”可以参照,没有“模式”可以套用,如果不敢担责,不敢碰硬,就解决不了难事,干不成大事。
由于政策有所调整、市场发生变化、管理存在漏洞,砂石开采曾经步入了阶段性困局。我们一手抓整治,平整清理砂场,稿子铺整理,请勿直接复制,解体上岸采砂船,实现了“由浊水变清流”的完美转身;一手抓创新,推行公司模式,实施国有经营,积极对接市场需求,确保砂石效益最大化,为全市工程大建设、财税大增收作出重要贡献,完成了“从黄沙到黄金”的顺利嬗变。
发展是永恒主旋律,开放是时代最强音。开放包容,是一种大胸怀,更是一种大智慧。汨罗经济总量不够大,本身实力相对弱,仅靠自身“滚雪球”发展,后劲难以为继,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加速合作交流,强化产业承接,吸纳外部增量。
长株潭是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融入、对接大长沙,是汨罗借力发展、开放崛起的现实需要。汨罗知名乡友、全国人大代表、友阿集团董事长胡子敬等人,斥资xx亿元建设高泉新城汨罗城市广场项目,打造崭新地标,提升城市品位,拓宽了汨罗对接大长沙的新领域。今后,在园区建设、产业承接、交通互联等方面,汨罗要进一步借助大长沙的外力,乘势而上,蓄势而飞。要高标准拓改汨杨公路,适时启动汨长大道工程,充分发挥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07国道、240国道、京港澳高速及其复线等主通道作用,在交通上实现互联。要做大做强“飞地”产业园,承接大长沙产业转移、项目输出,在产业上实现互补。要整合文化休闲资源,开发观光度假精品项目,打造长株潭“后花园”,在旅游上实现互融。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投资者就是上帝,企业家就是功臣。大家不要只看到他们赚钱兴业的“乐”,还要看到他们背井离乡的“苦”;不要只看到他们在汨罗发财,还要看到他们促进了汨罗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带来了新的财税增长点。因此,无论是从汨罗的发展大局来看,还是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来看,开门招商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服务企业更是理所当然的职责。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都要带头讲诚信、守信用,说过的话一定算数,作出的承诺一定兑现,用真心留住人心,用情怀凝聚能量。今年要集中一段时间,优化再造政务流程,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高标准设立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真正做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让投资者在汨罗安心创业、放心发展、舒心生活,带动更多的外地客商信任汨罗、投资汨罗、助力汨罗。
在汨罗的公益事业中,活跃着11家爱心团队,汇聚了5000多人。其中,“爱心帮帮”近年来共开展各类公益活动400多次,募集、发放善款和物资800多万元,被评为“湖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百强社团”“岳阳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帮主”伏雯患病多年,始终以“帮助别人、奉献社会”为己任,团结带领1400余名固定志愿者,积极传递“爱心接力棒”,为贫困学子献上爱心,为白血病人筹集善款,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老百姓的感情有多深,做好事的动力就有多大。”伏雯的善言善行,“让爱心传递得更远”,是对情怀的一种完美诠释。还有爱心天使助残服务中心创办人杜忠美,身残志坚,乐于助人,服务全省十大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对接帮扶3000多名残疾人。她们的付出,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受感动。
在去年防汛抢险中,有一群“急先锋”,筑子堤,堵管涌,砍青巡查,把垸区当作战场,把抢险当作战斗。他们就是屈子祠镇义务治安巡防队。他们已经为群众义务巡逻8年多,不要报酬,不计得失,是一群“开自己的车、抽自己的烟、花自己的钱”,却“为别人办事、替别人干活、代别人操心”的“志愿兵”。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有一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他们真心与贫困户结对子、交朋友、认亲戚,同坐一条凳谈心,稿子铺整理,请勿直接复制,同喝一壶茶交心,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把发展带到贫困村来。市委编办帮扶干部仇小明扎根弼时镇玉池村,东家西家走得勤,老的少的谈得拢,购买材料,请认准稿子铺,大事难事帮得忙。短短1年时间,他帮助完成3公里村组道路拓宽硬化,引进猕猴桃种植等产业项目,撰写8万多字、230多篇工作日志,帮助全村43户140人顺利脱贫,获评“全市脱贫攻坚十大典型人物”。
诗人艾青深情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汨罗的党员干部,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好?谁不盼望汨罗的形象越来越美?谁不会对这片土地始终保持一份大爱?把汨罗当作自己的家园来热爱,哪里的路不好、电不通、基础设施不达标,大家心里自然有本账;资金怎么筹集,进度怎么统筹,质量怎么保障,大家心里自然有盘棋。即使苦,也苦中有乐;即使忙,也忙得充实;即使累,也累得有价值。把工作当作一生的事业来钟爱,面对更具挑战的棚改任务,我们就会主动出击,而不是敷衍塞责;面对越来越难的脱贫攻坚,我们就会精准发力,而不是推诿扯皮……无论任何时候,都会眼中有事、手中有活、心中有责。把群众当作身边的亲人来关爱,在困难户缺衣少食时,我们就会千方百计送上帮助;在偏远学校、敬老院跑风漏雨时,我们就会筹资集款改善条件;在群众表达强烈诉求时,我们就会感同身受,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只有像对待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一样对待基层群众,我们党员干部才会知道他们缺什么、盼什么,才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才会无论为群众吃多少苦、遭多大罪而没有半点怨气、没有半点委屈。
情怀带来使命,奉献彰显大爱。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有“在一线”的干劲。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亲自“上火线”,带头“打冲锋”,一竿子插到底,一口气抓到底,能力在一线提升,成果在一线取得,形象在一线树立。我们要有“马上办”的狠劲。凡是上级部署的事、市委市政府决定的事、群众期盼的事,说了算,定了干,遇到矛盾及时化解,发现问题快速排除,少一点“等靠要”思想,多一点“闯冒试”劲头,用“马上就办”的精神干事创业,用“办就办好”的实效推动发展。我们要有“钉钉子”的韧劲。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打“太极拳”,不玩“空手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好事。
有情怀的党员干部始终讲奉献、重实干,有的长期战斗在基层一线,有的经常加班加点,透支了身体,损害了健康,牺牲了休息时间,没有精力照顾家庭,为了汨罗的发展而无私奉献,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努力追求。对于这些实干型干部,组织上要提供更多的、富有人情味的关怀,用一片阳光关心干部,用一份激励提振干部,用一套规矩保护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氛围,让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人没有后顾之忧,为他们筑牢“补给站”“避风港”。这也是一种组织情怀。特别是在选用干部上要做到公道正派,如果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暗箱操作、搞团团伙伙,即使制度再完美、程序再严密,最优秀的干部也可能选不上来。长此下去,最老实的人也会学“精”,最有情怀的干部也会灰心。市委用干部的导向十分鲜明,我们已经从项目建设主战场、脱贫攻坚最前沿、棚改征拆第一线,公开选拔了一批有情怀、讲奉献的好干部,今后使用这些干部的力度将更大。市委就是要通过这种干部选用机制,使正向激励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使汨罗的政治生态越来越“山清水秀”。
同志们,每一种情怀,都是一种力量,都是汨罗的希望。做一个有情怀的汨罗人,就能守得住初心,经得住考验,扛得住压力,始终保持一种执着的追求,始终保持一种前行的动力;就能在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相关热词搜索: 汨罗 大会上 情怀 讲话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