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颁发了2017-2018学年度学校教育质量奖,表彰了在教育管理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教育工作者。在此,我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等几位同志进行了交流发言,我认为他们的发言各有特色,经验实在,可以借鉴。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抓质量、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主线,以“七抓七要”为主要抓手,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教育质量提升明显,教育形象向好发展,社会认可度、老百姓满意度逐年提高。但离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还有一定差距,离章书记提出的“让*的孩子愿意留在*读书”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地办好公平有质量温暖有良知的人民满意教育,下面,我讲以两点意见:
*书记在全区教育大会上明确了今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途径。我们教育系统要根据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细化措施,推动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树立全面发展育人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尤其是小学初中,是为学生整个人生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我们要为每个学生的幸福奠基,“基础的厚度决定未来发展的高度”。
去年,在中小学能力测查中,部分薄弱学校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依法依规办学,通过开齐开足上好每门学科,不放弃每个学生,取得了较好成绩,值得肯定表扬;但是,区里的也有个别学校,过分片面追求分数,没有注重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在能力测查中,成绩不如人意,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在今后高中培养人才方面也是要吃大亏的。据我所知,有个别初中、小学周末补课,甚至占用音、体、美的时间上语、数、外等考试科目。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教育的相关规定,也不适应新高考改革。分析现在的新高考,是对学生综合实力的考察,“读死书、死读书”、“时间加汗水”,靠机械、重复刷题就想考高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适应新高考,
“七抓七要”的内容我曾经在去年教师节表彰会上作过阐述,现在这里再简要叙述一下,看看大家还有多少印象。一是抓思想作风建设,向师德师风要质量;二是抓干部队伍建设,向教育管理要质量;三是抓教师团队建设,向优质教育资源要质量;四是抓“有效课堂”建设,向40分钟要质量;五是抓督政督学建设,向过程督查要质量;六是抓体制机制建设,向深化教育改革要质量;七是抓大教育观建设,向合力共进要质量。这“七抓七要”是结合我区实际总结的提升质量的有效措施,大家不能随便听听就完事了,要认真领会,结合本学校实际细化具体措施,把“七抓七要”的精神具体落实到学校的管理、教学等环节中。
我们要有大教育观,不要局限于局部、短期效应,例如义务教育阶段分“快慢班”,我是不很赞成的,也是与教育部、市教委相关精神相违背的,分“快慢班”美好的愿望是“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增加重高上线人数,达到吸引优生或留住优生的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管理上出了问题,造成了为了一部分学生而放弃另一部分学生的严重现象,导致“问题学生”和辍学学生增多、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整体下降,与我们办“公平有质量、温暖有良知”的教育不相符,也是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当前,学校要规范教职工工作量、教学常规检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尤其要抓好向课堂要质量、向过程督查要质量这两点,片区教育督导室也要牵头组建以督学为主的督查队伍,要对全区学校办学行为及教学常规工作进行随机督查,要遵循“不提前通知、不预设对象、以查找问题为主”的原则,要做到“红红脸、出出汗”,督促学校规范办学、帮助学校抓好常规管理,要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好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我们正处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认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之一。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讲“互联网+”,教育也不例外。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明确了《2019年工作重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市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年)》,从以上的文件可以看出,从中央到教育部、市,都明确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快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升级“武器”、改变“战法”。在今后相对长的一段时期内,要求相关科室做好相关工作,尤其是做好后勤保障及大力推进工作。各校不要“等、靠、要”,要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促进与教学的高度融合,同时,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促进信息技术升级,要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从去年看,学校围绕教育质量这个核心工作整体上做得不错,今后教委各科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继续服务和服从于教育质量这个大局,与提高质量有关的事要多做,与提高质量无关的事要少做,不利于提高质量的事不做。要继续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形成人人想质量,个个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强化两个“坚持”: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领导晋升、交流,教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绩效分配的前置条件。
建立以教育质量为重的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的管理体制,学校要充分利用月考核、绩效奖金,把月考核奖金用于平时工作量、常规管理等考核,把绩效用于教育质量结果考核,拉大分配差距,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今年开学对学校相关考核制度尤其是月考核、绩效考核的督导中发现,多数学校没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或者只做到了“多劳多得”,没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各学校要及时传达区委、区府及教委的相关精神,要让老师们了解教育“大气候”,要明确月考核、绩效考核金额不是个人的,而只是按个人工资标准拨付,打破“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的陈旧观念,真正发挥月考核、绩效考核的本质作用。联系学区委领导要对没完善相关制度,没充分发挥评优评先、评职晋级、月考核、绩效分配作用的学校校长,进行约谈甚至问责。
同志们,*书记在4月22日的调研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我们大足教育目前的目标就是要办“公平有质量、温暖有良知”的教育,“让大足的孩子愿意留在大足读书”!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我们的使命:学前教育要规范普惠,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高中教育要品牌效应,职业教育要服务地方。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个总结交流会,更是一个细化目标,强化管理的大会,让我们以此为契机,以满怀激情和无比信心建设教育强区,让大足的孩子愿意留在*读书!
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质量 提升 发言 大会下一篇: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