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政法委书记(社会服务管理局局长)在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 浏览次数:

政法委书记(社会服务管理局局长)在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3年9月)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样高格次的现场会,目的就是阶段性总结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明确下步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我们对几个示范点进行了实地参观,相信大家也一定有所促动和启发。5个示范点各具特色,先行先试,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打造了模块和样板。一会,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前段时间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三部分和大家做以交流。
一、充分肯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
5月15日,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推进大会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社会服务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各乡镇街、各部门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周密安排部署,强力推进落实,开创了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
1、社区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社区用房问题,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采取购买、置换、租赁、调剂整合等办法着力破解社区用房难题。截止目前,全市15个城市社区中,光明等9个社区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新州等6个社区用房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均达到或超过上级规定标准。同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社区活动的有效开展,市直部门、包保单位积极开展帮扶社区工作,集中为社区解决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桌椅等办公设备,以及图书、乐器等群众学习、娱乐所需用品,社区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和公共服务装备进一步加强。
2、网格化管理工作有了明显进展。按照“人性化、网格化、信息化”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全市城乡共划分为1127个小网格。其中,在4个街道,根据人口集中度、楼栋分布、街路走向及社会问题多少等实际情况,共划分为244个小网格;在14个乡镇,将邻近的社或自然屯进行整合,共划分为883个小网格。城乡每个小网格都配备了网格长、网格综治协管员和网格民警。通过前期大量细致工作,社区居民基础信息采集基本完成。全市46个职能部门共梳理出242项服务管理职能,落实了459名网格责任人,按照定责、定岗、定人的要求,由网格责任人带着职能下沉到1127个网格中,积极主动配合网格长、网格员,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供便民服务。
3、各类创建活动有了明显成效。各乡镇街坚持把社区(村)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和阵地,围绕群众所需所求,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了“幸福社区”、“平安社区(村)”、“示范社区”、“法治社区(村)”、“文明社区(村)”等创建活动。在创建工作中,注重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既提高了群众对各类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同时也使更多的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在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了力量。
4、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一是推行了“街区一体化”和“镇村一体化”模式。各乡镇街根据所辖社区(村)数量,选派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社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负责辖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工作。乡镇街机关科室和站办所负责人,带着职能下沉到指定社区(村)的社会服务管理站开展工作,尤其是乡镇站办所的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每月安排固定时段到村上,为群众集中办理相关业务。通过以上举措,最大限度做到在乡镇街能够办理的服务类项目同样在社区(村)也能办理。二是深入开展了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在乡镇街和社区(村)设立了政法工作室,公、检、法、司政法干警定期深入包保社区(村),组织、指导开展平安创建、安全防范、矛盾化解、队伍培训、依法治访、法律宣传等工作。三是着力打造了“两中心”和“两站”。在乡镇街打造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在社区(村)打造了社会服务管理站和综治维稳工作站。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些乡镇街和社区(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已经成为覆盖面广、管理规范、集多项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便民服务平台。同时,将综治、政法、信访、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职能相近的工作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了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维护稳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实现了办公布局的科学化、人员配置的最优化和事务办理的高效化。
二、清醒认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阶段性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市各乡镇街和各部门积极而为、协同配合的结果,是全市所有社区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这些成绩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先进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规范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除少数示范点社区内外部标识比较规范外,其他社区内外部标识、揭示板不够统一、不够规范,各项工作制度有待完善。一些社区还未与驻区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物业部门建立融洽的外部关系,还未完全实现社区共建、资源共享。 
2、社区建设和发展水平不够均衡。虽然经过整合与调整,全市各社区整体建设水平纵向看有了明显提升;但从横向比较,各社区之间在软硬件建设、服务理念、工作水平和方式方法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3、网格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社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还只停留在形式上,缺少实实在在的服务内容,没有与群众的需求形成有效衔接;个别社区还存在着网格长、网格员走访排查信息情况不认真不细致、服务措施不实的情况。
4、职能部门责任不清、服务不到位。46个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网格责任人,经过自行确认和上报,社会服务管理局已经将这些信息统一下发到乡镇街。但督查时发现,相关部门的网格化服务存在着两个共性问题:一是人员还没有完全下沉到网格中。职能部门上报的人员,有的竟然不知道自己是网格责任人,导致网格与部门无法有效对接。二是下沉的人员服务不到位。网格长向职能部门网格责任人反映的问题,网格责任人搪塞推拖,不能主动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这说明,我们的一些部门还没有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各职能部门是主角,不是旁观者,如果责任不清、服务不到位,社会管理创新就是一句空话。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后,各部门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过问,对这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对网格责任人的职责、任务进一步明确,提出具体要求,网格责任人必须主动深入责任网格、加强与网格长的沟通配合、按照办事时限开展工作。要加大各网格责任人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职能部门服务链条通过网格责任人延伸到群众身边、行业作风形象通过网格责任人全新树立起来、社会管理创新举措通过网格责任人得以实现。
三、明确下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工作要求来讲,就是要全面推行“人性化、网格化、信息化”社会管理工作模式。随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社区(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是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理论学习和大家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的系统归纳,对当前一个阶段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有一些启发和借鉴作用,希望相关单位、部门认真研究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1、要以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管理核心是服务,重点在基层,关键在队伍。要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向基层,确保基层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要加大社区软硬件建设力度,确保3年内实现社区用房面积全部达到示范社区标准。要做实网格,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网格单元,落实管理责任,把服务管理工作主动做到每个单元、每家每户。要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统筹做好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结合城市社区基层组织“五有一创”工程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全面推进城市社区“1+4”和农村“1+5”社会管理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居(村)民自治组织、综治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打造创新合力。要建立乡(镇)街、社区(村)两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广泛吸纳驻乡(镇)街、社区(村)的单位参与,加强“两新”组织和各类协会组织的建设,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参与、协同作用。要充分发挥居(村)民自治组织功能,针对群众需求,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尝试在城乡环境卫生、治安防范、民事矛盾纠纷、百姓诉求、监督建设等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搭建平台让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三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村)“三委”成员、社区工作人员作用,着力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选好配好政法、综治、维稳专业力量,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综治协管员、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有效发挥他们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2、要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完善乡(镇)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社区(村)社会服务管理站功能。要全力把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打造成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要在整合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困难救助、人口计生、残疾人服务、政策解答等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设立水、电、气等公用企业服务窗口,实行服务类事务一站式办理。各社区(村)要建立应急服务小分队,并设有专业维修、开锁等人员,对群众的个性需要及时提供放心服务。同时,要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力量,打造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解决平台。要创新方式方法,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社区(村)为中心,吸纳社区周边的便民超市、洗浴理发、缴费网点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加盟诚信点。要探索将市场化服务引进社区,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二是做实网格化服务内容。要着力解决网格化管理有项目无服务的问题,使网格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责任田”,在网格内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有效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关职能部门要立足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代办制、帮办制”等新的服务项目。三是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快推进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各乡镇街和部门也要做好信息平台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在信息系统没建立起之前,大家在工作范围内可使用手机QQ群、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信息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3、要以开展创建活动为重点,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开展幸福社区创建活动。要围绕长春市提出的“三化七有”幸福社区建设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发动,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要大力加强弃管小区治理,发挥街道社区的主体作用,以全市奋战150天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各部门包保社区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弃管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引入物业管理或自行管理的方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弃管。二是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抓住长春市示范社区创建达标以奖代补的有利契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软硬件水平,年内至少再建成3个标准化示范社区。三是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按照市委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平安WW建设的意见》和市综治委下发的《实施基层“平安细胞”创建工程的推进方案》要求,扎实组织开展好17项基层平安创建项目,要有创建氛围、有创建措施、有创建成果,大幅提升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平安WW的整体创建目标。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邻里守望,联防互助”、十户联防、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等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整合驻社区(村)企业、机关单位的力量,努力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应急反应等方面形成合力。全面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工作,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全面提高综合保障能力,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点面结合,加大平安创建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四是开展民主法治创建活动。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社区(村),率先打造一批民主法治示范点。要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夯实民主基础,从根本上取信于民,确保整体功能的发挥和运行。要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深入开展村(居)务、政务、党务公开,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要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政法系统法制宣讲团,要经常深入社区(村),围绕群众最现实的法律需求,开展与百姓生产生活常用的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并做到以案说法,起到警示和普法作用。以社区(村)警务室为平台,整合政法、综治、信访力量,为居(村)民提供法治服务和保障,尤其对已排查出的民事矛盾纠纷,要主动介入,送法上门,避免一些民转刑案件和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五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紧密围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温馨单元”活动,不断提高创建工作质量。要充分关注、关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切实加大帮扶力度,提供人性化服务。社区要组织开展社区文化节、艺术节、邻里节等活动,同时,积极为小区和自然屯的群众就地就近提供自娱自乐的活动场地,使群众逐渐从个体“小家”融入到社区(村)群体的“大家”,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要以矛盾化解为重点,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强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落实重大决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减少新的社会矛盾发生。二是加强动态管理。要继续开展好“大排查、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定期开展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网格长(员)通过定期入户走访,深入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作到未动先知、预防有策;要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调处机制,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三是加强应急处置。对有可能激化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要制定完善的工作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各部门特别是属地要认真履行维稳责任,做到领导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稳控局面、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第一时间掌控舆论,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5、要以强化宣传为重点,着力扩大群众参与面。要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和宣传报道工作,加大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动态宣传报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吸引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注重典型的培养选树,加大对优秀社区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在全市打造社会管理创新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和谐幸福,是各级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同时,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又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庞大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用我们各级干部的辛苦来换取WW百姓的幸福,为全面打造平安WW、法治WW、幸福WW而不懈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政法委 会上 管理工作 社会服务 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