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职能、素质教育及高校图书 馆与社区及工厂企业的服务模式为出发点,探索了现代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 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和谐;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4—0128—01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信息资源网络化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发生了根本变化。 高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化的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也正由封闭向开放、由被动向主动、由单一向多样的服务模式转变,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 科研提供服务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时代的挑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如果再去 沿袭这样的服务观念,很显然有些落后了。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 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更好地为高校学生及社会提 供服务将是现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挑战。
1 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养又叫信息素质,是随着信息产业 的形成而出现的,其内涵也是随着信息社会的需求而发展的。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 席波尔,将信息素质的内涵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检索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 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正式将信息素质的内涵定义为:人们知道在解决 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可以看出,上述的概念还仅仅局限于资讯的获取。进入21世纪,信息素质的内涵又产生的 新的变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及无界性,信息的发布与获得更为方便,陈冠希艳照事件,周 正龙假老虎事件,使人们对信息的正确性及危害性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在信息素质的内涵方 面,信息道德被人们重新加以认识。故而信息素质可以解释为: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 的能动性;有关信息源的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检索的能力;信息理解与评价的能力; 信息道德。可以说信息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 力之一。具体来说,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 息道德。我国于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的决定》中指出:“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 力”。国际力量的竞争,最终取决于科技力量以及全民文化素质的竞争,而要想在这两项竞 争中立于不败,首先就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塑造每个公民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形成全社会共同学习的良好风气,而学习型社会的保障就是个体的信息素质;当每个公民具 备了学习技能时,才会有学习的行为。信息素质是每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要求进步公民的 必备素质。
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传统的图书馆是搜集、整理、贮存文 献资料的,而这些文献资料是信息的载体;现代图书馆在继承传统图书馆职能的基础上,出 现了虚拟化服务,磁盘、光盘等是信息的现代物质载体。同时电子阅览室或者已粗具雏形的 数字化图书馆的设置,使现代高校图书馆成为全球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些物质基 础,使高校图书馆成了大学生的重要人文环境。
2000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 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任务。高校图书馆履行信 息素质教育这一职能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又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 开始由图书馆承担信息素质教育,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深入到教学的各个层次 ,同时有大量的信息素质教育理论涌现出来,这标明信息素质教育的日臻成熟和完善。我们 可以从美国成功的经验和理论中吸取精华,走出新时代中国高校图书馆履行信息素质教育职 能的新路子。
2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的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目前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面前,政府提出了《中共中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20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的目标就是“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的目标只有建 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才有意义,而大量的技术工人、农民工的富裕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同时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9月,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专业技术 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即从2005年~2010年的6年时间里,要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 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大重点领域,培训30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即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该工程的陆续实施一 方面可以使技术领域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对技术图书提出了需要。 而高校图书馆与一般的社区图书馆的区别就在于其专业性强,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开放高校 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3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流动图书馆因其方便读者已经在许多地方开始运作。针对服务的对象不同,高校图书馆的服 务模式也不同。
3.1 社区模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人员分类比较复杂,从业人员的分布也比较广。高校图书馆在服 务社区方面要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需要。人文、教育类书刊是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采用的形式可以是流动图书馆或建立特殊的图书流转模式来满足其需 求。同时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优势为社区人员进行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
3.2 企业模式
建立图书中心,企业技术人员由于工作需要往往在下班之余可以在高校针对企业建立的文化 中心看书,由于专业对口,所以可以解决技术人员找书难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到市区 图书馆借阅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更多本专业的书籍。成立专门为企业基层职工服务 的图书流动服务站应该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主要职能。由于高校图书馆掌握大量的专 业信息,所以可以在企业技术改革及项目合作方面提供优良的信息。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大学教育的前提下,更应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针对高校图书馆专业 性强的特点,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应是其服务重点。
[参考文献]
[1] 谷彦.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2):9 6~98.
[2] 周培育.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转变[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6,19(6):127~129.
上一篇:图企联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图书馆建筑空间与园林绿化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