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掌握群众所需所盼,倾听群众所急所想,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实际困难,贯彻落实好《xx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条例》,全面推进我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2013年5月10日至5月20日,我办组成调研组,赴咸阳和汉中市进行调研,走访生产企业,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研究举措,对我省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摸底。目前我省“县城禁实”工作收效显著,进展良好,同时在政策宣贯、扶持和落实力度,墙材专项基金的返退,新型墙材的标准确定和墙材产品市场化竞争,以及对新型墙材生产的规范管理等方面也反应一些具体问题及困难, 现就此次调研工作的发展及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完善对策建议作尝试性的探讨。
一、“禁实”发展和现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文件精神,我省先后印发了《xx省墙体材料革新与节能建筑管理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59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05]86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省建设厅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陕政办发(2008)94号),详细部署安排了城市、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落实责任,细化措施,要求在“十二五”结束前,全省县城全面实现“县城禁实”目标。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十二五”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2313号)要求,2013年年底之前,我省59个国家“禁实”县完成“县城禁实”任务;在此基础上,我省将21个县列入“禁实”名单,于2015年6月底前完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任务。
2005年以前,我省全省县城建筑用砖以为实心粘土砖为主,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较低,楼房建筑基本无墙体保温措施。2005年“县城禁实”工作启动以来,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关停粘土砖厂,引进先进新型墙材生产线,对全省县城粘土实心砖生产进行了有效控制。目前,新型墙材生产企业901家,产能175.7亿标砖,基本满足县城城区市场需求。
二、经验与做法
(一)强化宣传,积极引导。
“禁实”工作启动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xx省建筑节能条例》、《xx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条例》,结合每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城建法规宣传月,多次在当地举办县城“禁实”、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县城“禁实”、建筑节能和开展节能改造的重大意义,使广大群众对建筑节能及禁实限粘提高了认知度、强化了接受意识,为县城“禁实”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多措并举,强势推进。
一是省、市、县分级签订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目标责任书,;落实分级跟踪检查、分级考核监管、分级责任负责机制;二是实行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闭合管理,将县城“禁实”列入建设项目的审批、验收程序,实现图纸审查、施工许可、开工建设、质量监督、工程分项查验、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三是建立工程竣工节能认证制度,并将评审结果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签证、备案的必备条件;四是强化过程监管,确保工程施工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五是实行工程公示制度,将建筑节能与“禁实”目标列入工程公示内容,让公众参与监督;六是强化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停工处理,情节严重者将清退出建筑市场。
(三)“堵”、“疏”结合,切实做好“禁实”工作。
以“禁实、限粘”为重点,采取“堵”与“疏”结合的方法,切实做好“禁实”工作;一是“堵”,坚决“堵”住实心粘土砖的生产,杜绝实心粘土砖进入工地,对违反规定的进行严厉处罚,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禁实”工作向县城规划区以外的建制镇延伸,扩大“禁实”范围;二是“疏”,针对新墙材生产原料丰富、资金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引导其转向生产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帮助企业组织申报认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主要问题
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2份,(调查表统计结果附后),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及走访座谈的情况来看,目前禁实与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目前仍有部分县政策宣贯、扶持和落实力度不够。
墙材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对我省出台的新型墙材相关政策和建筑节能产品认定制度了解有限,缺乏掌握政策的主动性,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滞后于墙改工作要求,与政策脱节的情况。调查表中,16.15%调查对象认为应加大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指导。
(二)“县城禁实”工作缺乏有力的组织方式。
调查表中,针对管理部门在推进禁实工作中反映出以下问题:责任心弱,推诿扯皮19.25%,方法简单、急功近利18.01%,浮夸喜功、脱离实际 32.92%,管理缺位、执法不力13.66%。24.69%的调查对象认为管理部门仍有管理缺位、工作不细致、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县城禁实”的工作推进,涉及多个部门,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
计划地进行多部门合作,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协同作战。
目前部分县级墙改管理机构建设不够健全,经费保障不规范,管理机构不稳定,机构编制未能落实,处于有机构、无编制的工作状态,工作人员流动性强,造成工作连续性差,不利于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地开展工作。
(三)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缺乏相应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生产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缺乏,短期内无法完成新型墙材的生产,企业发展受限;二是市场仍有大量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不合格墙材进行销售,质量参差不齐,以低价抢夺市场份额,对正规产品生产企业冲击过大,威胁企业生存。今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建设单位墙材使用量有较为明显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墙材生产企业经营。
(四)禁实限粘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全省建筑节能与新墙材政策已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民众在对禁实限粘有关政策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乡镇及农村等较为偏远的地区还存死角现象。
四、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标准,出台对应的配套激励与扶持政策。
禁实工作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涉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工作开展需要制度保证,加快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产权办理等多个环节落实建筑节能管理,形成多方协作、配合的工作局面,把建筑节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机构。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明确经费保障来源,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稳定管理队伍,确保此项工作系统、稳步、扎实地推进。
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新墙材应用。加大对乡镇部门、农村居民的宣传、培训,普及农村建筑节能适用技术和新型墙材产品知识,积极利用省级农村新型墙体
材料节能建筑试点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提高农民使用新型墙材的积极性,逐步加大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建筑中的应用比例。
四是加大建筑节能技术与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大对建筑节能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支持,鼓励墙材生产企业发展利废及建筑垃圾等再生墙材,组织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材料的试点示范与推广,促进能源的经济循环发展,巩固禁实成果。
五是大力做好建筑节能宣传。综合运用宣传、
教育、经济等手段,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较为偏远的乡镇及农村地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覆盖力度,消除死角,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及“禁实”
工作的认识。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活动
建筑节能
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
墙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