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重要论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完善快速反应的应急体制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重庆市XX县地处武陵山区,煤矿资源较为丰富。2011年,原煤产量近80万吨,上缴税费8000余万元,成为继烟草、电力后的第三大骨干财源。当前,全县煤矿企业仍普遍存在规模小,条件差,投入不足,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用指导煤矿安全主产工作呢?笔者浅析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全县煤炭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全县共发现有XX煤田、XX煤田、XX煤田等煤炭矿产地3处,地质储量达1.5亿吨,位居渝东南之首,属全市重点产煤区县之一。煤田的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煤层厚度多在0.4m-0.90m之间,属极薄煤层,煤层倾角有近水平、倾斜~急倾斜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较小,除郁江煤矿和环石墙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外,其余矿井均为低瓦斯矿井。
全县有合法煤矿企业11个、矿井22对,其中:国有煤矿企业1个、矿井3对(属重庆市能投集团),乡镇煤矿企业10个、矿井19对;全县煤矿设计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矿井规模处于3—xx万吨。各煤矿普遍存在地面和井下设施简陋、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矿工劳动强度大、矿井抗灾能力较弱、安全隐患较多等矛盾,一时难以改进,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
二、主要问题
(一)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好。部分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没有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投入、劳动用工、设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和现场管理、领导干部带班下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一旦发生事故,应急能力十分低下。少数乡镇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待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文件发了不少、会议开了不少,但事故隐患依然存在。
(二)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煤矿企业长期投入不足,安全欠账严重。一些煤矿企业“六大系统”建设滞后,矿井防灾系统不健全,设备陈旧老化,安全装备落后。特别是乡镇煤矿安全欠账问题更为突出,安全保障水平低,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差。
(三)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和工资待遇低,导致煤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向其它行业流动,且近年来各专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也很少进入煤炭行业,全行业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其它行业部门,煤矿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与煤炭工业发展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6万吨以上矿井必须配齐地测、通风、机电、采煤等专业人员,按每矿4人的要求配备,我县80%以上的煤矿尚差煤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四)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由于全县煤矿地质资料勘探级别低,煤矿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煤层薄且不稳定,以目前的条件,不宜全面推广,造成当前劳动生产率较低。受煤层厚度不稳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采煤工作面金属支护在部分矿井推广较慢。煤矿科技含量不高,采掘工艺、安全生产技术和科技兴安、科技兴矿有待加强。
三、对策措施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安全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部门和煤矿行业要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特别是要全面落实企业法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责任,切实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我县煤矿工作条件较差,实现安全生产的难度较大,这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但为什么在同等的条件下,有的煤矿从未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但有的企业轻重伤事故频发?在同一个矿井中,为什么有的班组能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班组却屡次发生安全事故?关键的一点就是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工作是否到位的问题,只要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果工人没有安全意识,施工没有相关措施,也没有正确到位的安全监督,整天靠自以为是、靠运气、靠侥幸干工作,早晚都要出问题、出事故。安全工作不是老大难,和生产一样,安全仅仅是煤矿企业的一项本职工作而已,不具备多大的特殊性,只要肯抓,就能管好。抓与不抓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有丝毫马虎。全面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必须做到为官一任,既要发展一方经济,更要保一方平安,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不顾安全生产或放松安全生产管理。
(二)加强教育,增强意识
党的十八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为煤炭行业,最大的民生莫过于保护好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如果员工在生产作业时受到了伤残甚至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谈得上什么民生呢?因此,作为煤矿行业管理阶层和煤矿企业,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首位,把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及目标纳入各级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各级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推进,进而使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充分认识,一定要把安全工作看重、看大、看急,决不可大意、不可自满、不可乐观,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煤矿经济发展全局统筹把握。煤矿企业、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领会好、宣传引导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安全第一”绝不是一句空话,没有安全,就没有搞生产、上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安全了,煤矿才会有产量、有效益、有出路、有底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首先,要从提高各级领导、企业法人代表和经营管理者以及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入手。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勇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把安全宣传教育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列入各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不能图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三是要把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重点人员、特殊岗位要依法采取强制教育,规范管理的手段,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要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遍性、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做到常抓不懈,逐步建立煤矿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安全生产教育体系。健全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机构,形成县、乡镇多级培训网络。强化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三)加大投入,抗御风险
要做到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与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真正把发展建立在有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夯实微观基础,加大安全投入,配好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标准,消除事故隐患,治理存有缺陷的危险源,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三违”现象,强化监管监察,促进工作落实。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和国内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县煤炭行业遭遇“严冬”,原煤滞销,价格持续下行,企业大量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的投资信心,企业对加大安全投入持谨慎态度。另外,少数煤矿企业急功近利,“宁愿花钱买事故,不愿花钱买安全”的思想还不同程序存在,忽视了安全投入,这些因素都在严重制约着我县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也是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各级管理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果断措施,督促煤矿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落实到位各项安全专项资金,以保证安全装备和设施的完好,安全系统的完善和职工培训教育的落实。要加大煤矿技改扩能建设力度,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合改造,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四)强化监察,齐抓共管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部门要认真分析事故规律,摸清薄弱环节,细化安全监察,落实超前防范措施,采取综合与专项、突击与日常、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并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秉公办事,切实维护好采矿秩序,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要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加强瓦斯治理工作。要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搞好建大关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水平。要引导企业狠抓管理强矿,强化企业内功,有效防范事故发生。要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群众、新闻媒体以及工会和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作用,通过执法监督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一个全社会、多方面、多渠道和全社会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五)立足治本,建立机制
安全生产工作既要抓当前,更要抓长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要坚持法治治本、依法治安,杜绝“三非”问题引发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要坚持政策治本,运用好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政政策等,发挥政策的导向、保证作用。要坚持科技治本,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保障作用。要坚持管理治本,切实强基固本,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素质、地方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能力、执法能力。要坚持人才治本,大力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由内行和专家来从事安全管理与监督监察工作。要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考评机制、重大隐患整治与督办机制、执法监督机制、协调沟通机制。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常性的坚持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和必要的硬件工程建设。要采取先进的装备武装煤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管好煤矿。全县各级煤矿行政主管部门和煤矿企业业主、管理人员,都要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恪尽职守,扎实抓好煤炭安全监管工作,以实际行动投入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去,为“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发展观 如何用 安全生产工作 煤矿 指导上一篇:完善裁判文书制作树立司法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