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千亩“BB”李子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 浏览次数:

   

“BB”李子原产··县新滩镇银厂村老鸹山。历经多代优选,现已成为我县李类的当家品种之一,发展到··全境。果实近圆球形,向阳面着红褐色,背面绿色。果实较大,表面具蜡质,外观及商品性好。果肉淡黄色,质脆、酸甜适中,口感好,离核,品质优良,耐运输,货架期长,是我县特有的地方优势品种,适宜规模化发展。  

“BB”李子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到2011年底,我县形成了以新滩镇、会仪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规模化发展的“BB”李子产业,现有面积2.5万亩,年产鲜果近一万吨,销售收入5000万元。目前,“BB”李子已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通过了地理标志登记,并注册了“··BB”商标。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将淹没我县沿江大部分好田好地,需安置农村移民2万多人。我县土地容量非常有限,农村移民后靠安置压力非常大。为了满足农村移民后靠以土地安置的需要,只有着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积极引导农户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各种特色果蔬业,尤其是绿色水果,全面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才能保证移民安置区产业后续发展强劲有力。因此,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将··县建设成为“BB”李基地县的目标,拟用5年左右时间,全县建成“BB”李标准化果园5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将达到2亿元。  

我县“BB”李虽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普遍存在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品的价值有待提升。建设千亩“BB”李子标准果园,既可探索总结该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又可以为大面生产提供示范带动,促进“BB”李子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项目区地处江边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 18.7℃ ,≥ 10℃ 积温5100— 6200℃ ,1月平均气温 6.8℃ ,7月平均气温25.5— 27.5℃ ,绝对低温- 1.7℃ ,无霜期315—333天,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日照时数870—1000小时,光热资源充足。县境内区域多为冲积坝区,土地肥沃,水利设施条件较好,是各类李子生产的最适宜区。  

2、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项目区位于**、***之间的腹心地带,库岸线长达88公里,地势相对平缓,水陆交通方便,是为两站建设大军提供新鲜水果的最佳区域。高峰期“两站”和新县城建设劳动大军人员达10万以上,加上本县5万居民,项目区方圆100公里内年水果消耗量至少在5万吨以上;向家坝电站建成后,我县将成为湖滨生态旅游县,游客对绿色果品需求量也将增加,所以发展绿色优质果品有其区位和市场优势。  

3、政府重视,投资多元化:县政府成立领导机构,调整种植业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带领干部群众闯市场,培育市场;社会各界对优质水果生产大力支持,投资格局呈多元化趋势。  

4、我县“BB”李子产品近销昆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远销泰国、缅甸等国家,品味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供不应求,产量产值高,在昆明市场价每公斤16元,亩收入达6000多元。  

二、项目建设内容  

计划用一年时间,在··县南岸镇胜利村建设··“BB”李子标准果园1000亩,完善园区道路、配套沟渠及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健全生产服务体系。  

1、建立“BB”李标准果园1000亩;  

2、健全生产服务体系,建立“BB”李子生产专业合作社,培训技术10000人次,完善技术培训及营销网络;  

3、完善园区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蓄水池5000立方米,配套沟渠 1 000米  、园区公路 2000米 。  

三、投资概算  

该项目总投资198万元。其中:  

1、新种植“BB”李果园1000亩,投入种苗、肥料等费用,按800元/亩计,需资金80万元;  

2、建立“BB”李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健全生产服务体系,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技术培训,健全技术指导及销售服务网络,需资金16万元;  

3、果园基础设施:需资金102万元  

(1)果园沟渠 1000米 ,按30cm×30cm× 40cm 规格建设,计划投资120元/米,计12万元;  

(2)蓄水池建设10口, 5000立方米 ,计划投资140元/立方米,计70万元;  

(3)园区公路建设 2000米 ,按乡村公路设计建设,计划投资10万元/千米,需20万元。  

其中:申请上级投资96万元,主要用于标准化果园示范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自筹资金102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设地点  

1000亩“BB”李子果园示范项目,建设在南岸镇胜利村。  

五、组织保障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技术与生产流程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整地打塘→确定节令→规范化定植→适时追肥、抗旱排涝等综合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采收。  

2、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技术  

坡地改梯地、深耕客土、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施用石灰等地力培肥技术。  

3、水利工程技术  

新建或完善引水渠和旱浇池等水利设施,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技术,普及保水剂等节水抗旱技术。  

4、道路建设技术  

新建园区道路,由交通部门设计,按乡村公路标准建设成生产、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路网。  

(二)技术措施  

一是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县乡农技站承担各级技术指导,村委会农辅员分级分片负责基地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二是要利用农广校和农校举办无公害果品技术短训班,培养乡村技术骨干;三是搞好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加强品种改良,做到基地品种良种化;四是抓好科技示范户,形成一户带一片、一品一条龙、一果富一方的果树生产格局。五是加强化肥、农药残留量监测力度,通过深入田间监督,仪器测试,以及各种培训,增强果农意识。严禁农户把生活垃圾倒入生产种植基地中;禁止不合格产品上市交流,对外销果品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准外运。六是在果品生产种植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必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所用农药只能由技术员指导施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安全药剂,控制化肥(主要是氮肥)施用量,提高果品品质。  

(三)组织保障  

成立··县千亩“BB”李子示范项目建设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交通、水利、发改、财政、南岸镇等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组织行政、技术指导组,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六、效益分析  

1000亩果园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后,三年后进入丰产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良好。  

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3年后果园进入丰产期,年产优质水果1500吨左右,果品优质率达到60%,商品率达到80%,产值900万元。  

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为··县建设5万亩“BB”李子基地提供示范,带动全县发展这一特色优势产品,同时可保障“两站”建设及当地人民优质绿色水果供应,每年可向城乡提供优质果品5万吨以上,为全县发展以水果商品化处理、物流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生态效益  

项目完成后,经果林种植面积扩大,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极大地减少汛期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减少山洪危害。同时具有改善小区微气候,绿化美化等多种功能,有助于长江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坡瘠地改造和本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李子 实施方案 示范 千亩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