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按照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尤为重要。
**至今仍为国家贫困县,其标志主要有三:一是经济总量低。截止2007年GDP总量在全省83个县(市)中排53位,在全市10县(区)排在第3位;人均GDP排全省的71位,全市的第10位;二是基础设施差,尤其是交通道路差,等级低,严重制约了人、物的流通,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生产及生活环境差。由于经济水平低,基础差,**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具有它的历史性、孽根性和现实的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面解决。我们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找出矛盾的主次,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安排,突出重点,逐一解决。
一、关于城乡经济二元体制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已步入市场经济,并在十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完善。而我国的农村经济至今实质上仍然是在政府指导下的计划经济。决定这种模式的存在前提是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一是农业生产资料具有特殊性;二是农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是至今仍保留的小农经济形式和生产方式。这种体制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有三个方面:其一,生产资料的配制难以得到优化,效益也就难以最大化;其二,政府在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中往往是按照集约生产和大农业考虑的,但管理的对象仍然是小农生产者,结果是政府的发展方式和目标难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多数难以形成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其三,由于有政府的主导,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市场意识差。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也造成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实际上仍然存在,价格扛杆在农产品的流通中难以起到作用,使其农产品的价格与价值背离,农业生产的效益难以实现,进而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从上看来,体制问题才是三农的根本症结。创新体制才是解决三农的根本途经。
二、关于两个结构问题
一是城乡结构问题。截止2008年,**的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为84.5%,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2008年我县每一城镇人口的收入是农村人口的4.6倍,每一城镇人口的消费是农村人口的4.3倍,两项比重都远远高于全国、全省。两种数据说明,农村人口的比重过高,一方面影响了产业的发育和完善,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过高的农村人口比重难以拉动居民的消费水平。
二是经济结构问题。**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工业水平太低,严重滞后。**是一个农业经济条件十分恶劣,资源严重匮乏的县。但**的农业又在经济总量中长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且承担了过重的负载。2008年,**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3013元,比全市高出152元。农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靠产品调整的比较价值提高而增长的。在传统的农业条件下,农业的增长率一般不应高于6%,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达7.2%,超过正常速度的1.2个百分点左右。近几年,全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农业的增长速度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可能达到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2008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尽管增长达7.2%,但与总量比仍低了5.0个百分点。在农业增速低于总量的前提下,农业比重愈高,对经济拉动的负面影响则愈大。**第二产业的增速在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全市的中游,但因比重太低,基数太小,根本无力拉动整个经济。2008年,**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7.8%,不到全市的一半;第二产业1%绝对值356万元,只是全市平均10970万元的3.2%;全县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125元,只有全市4388元的2.8%。**第二产业水平低,根本原因在于工业。200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只占生产总值的10.4%,比全市低36.5个百分点。由于工业落后,百分之一绝对值低,**在一、三产业超过全市平均增长的情况下,二产业要以超过全市平均增速5倍以上,经济总量的增速才能达到全市的中游水平。
因此,上述两个结构的改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没有这两个结构的优化,就没有**的现代化。
三、关于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旅游业不但可以直接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流带动物流,有力地促进一、二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的旅游业近几年来虽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交通、资金等问题,至今还没有成熟的产品。
发展**县的旅游业当前最重要的一是定位,二是打造,包装。旅游业的消费主体是外地人,因此,**的旅游业应该怎样定位?是一个什么样的特色?应该广泛地听取外地的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意见,请他们来设计,切不可主观意断。在此基础上,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打造和包装。高速公路通车在即,**旅游业的开发刻不容缓。
四、关于城市建设问题
一座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展现。一座容纳力强、有品味,功能完善的城市更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生产力。**的城市建设尽管县委、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力度,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仍然规模小,功能不全,交通不畅,更无特色。加之长期以来,城市建设没有完备的规化,更没严格执行,滥造乱建现象处处皆是,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塑性。因此,进一步加快建设一个有规模,有特色,功能完善的**县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五、关于教育、卫生问题
教育、卫生是社会事业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体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教育、卫生相对落后,原因一是管理机制问题;二是基础设施问题;三是人才匮乏。因此,发展**的教育、卫生,一是要加大投入;二是要改革用人机制,积极吸引人材;三是要引进竞争机制,革旧方能出新。
以上是本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联系自己工作实际得出的一点思考,现将其付诸文字,谨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发展观 突出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 指导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