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

|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大国,水利工程建设历来受到政府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事迹更是经常见诸史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很大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也开始不断的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文中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1、导言

水利建设项目中,主要侧重于保护水利设施的安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审美观点进行总体外观构造,融合艺术元素,提高建筑物的外观感知。成功的水利项目设计,能够提升地区形象和城市知名度,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但因为一些水利工程师因为自身的原因,仅仅是重视建筑的功能需求,而对于建筑的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则不够重视。这使得大部分的水利建筑都会给人留下笨重粗老的印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项目逐渐倾向于审美功能的展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水利工程通常作为风景景点展示。因此,在当代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就显得特别重要。

2、水利工程建筑艺术设计的方法

2.1 总平面设计

水利工程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包含闸、坝堤以及泵站等水利工程的主体建筑物;另一部分是管理和生活用房、活动场地以及绿化等其他的配套设施。例如泵站,它的其他配套建筑设施主要包括泵房、配电房、办公楼、食堂以及职工宿舍等。在建筑的总平面设计时,设计师们需要统筹考虑和设计建筑周围的环境,其不但应该满足水利工程最基础的使用功能,还应该按照其功能来合理的分配及布局。而且因为水利工程建筑通常距离城市比较远,所以设计师们可以将建筑的艺术风格和风景区结合在一起,然后经过合理的调整和规划后,不但可以使水利建筑内部的交通方便快捷、井然有序,还可以因地制宜、突出环境特色,从而丰富了整个建筑设计空间的造型。

2.2 建筑平面设计

其实建筑平面设计和总平面设计较为相似,它也是建筑艺术和水工结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然后共同掌握水利工程建筑平面的布置形式。建筑艺术和水工结构既有其共同之处又各具特点,而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建筑的专业性主要在与建筑的尺度以及建筑的安全性两方面,是为了确保能够综合并有效的利用建筑有限的空间;而水工则更注重建筑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水工设计的规范,然后尽可能地满足水利的条件以及机泵设备安装等方面的要求。所以两者的结合需要一个不断磨合、相互适应、同步提高的配合过程,而且两者的巧妙结合不但能够使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以至于充分发挥出水利建筑的艺术性,而且还可以实现优化设计、降低成本以及美化环境等多个目标。建筑平面的设计既使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艺术化得到了技术上的保证。又夯实了建造创新型景观以及城市化水利工程的基础。

2.3 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就是利用工程建设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现代建筑设计的技术条件来创建一幢拥有明显性格特征的建筑。而建筑造型设计的风格可以是粗狂豪放或者婉约柔媚,还可以是富含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或者充分体现出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中,一组建筑的造型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详细了解并考水利工程的实地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准并确定水利建筑的风格,同时要提前想象到建筑完成后的实际效果。

2.4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和建筑造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建筑物最终呈现的色泽以及质感都完全取决于建筑材料的好坏。因为水利工程的设施通常情况下都是建筑在野外,所以要特别意选择耐脏的以及抗风的建筑材料。耐脏性主要是对建筑表面的装饰材料而言,挑选这种材料是要更多地选择不容易积攒尘土土、耐得住雨水冲刷的材料,例如石材、铝塑板、饰面砖以及优质的外墙漆等。抗风性主要是相对于选择的门窗结构等材料而言,看看这些材料能否承受得住超常的风荷载。此外,在选择建筑的颜色方面,通常设计师们习惯选择白色、蓝色等冷色系,是为了突显出水利工程建筑设施的特点,但是这并不绝对,有時适当添加一些暖色调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由于上产需要,大多地理位置是依山傍水,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理环境,融入高超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将原本单调枯燥的水利项目变成具有审美、人文品味的综合建筑物,既可满足水电生产需要,又能够提供良好的旅游资源。今后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要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提升其的审美方面。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外观审美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人文景观,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综合社会价值,不仅要更有效的开发水利资源的经济价值,还要创造良好的旅游观光效益。在促进水电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地方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这能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工作体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必将成为未来水利事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4、结论

总之,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只有树立了创新的意识、激发了创作的灵感,然后大胆探索并敢于尝试,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水利工程建筑。水利工程建筑是以建筑物的形式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其功能美与形式美之间的相互协调也是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中,不但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还要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通过水利工程来逐渐加强建筑的艺术化设计,创建出水利工程的优美景观,对于水利工程建筑行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一体将会成为未来水利工程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与完善[J].工业设计,2015,07:107+109.

[2]刘祥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和创新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118-119.

[3]付乃明,黄凤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实践和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65-66.

相关热词搜索: 水利工程 建筑设计 未来发展 趋势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