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科内病例研讨等方式,使医护人员获取预防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循证依据,从而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2)环境管理:为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预防或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需要重症监护室病房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因此,护理人员可根据需要调节病房的温、湿度,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灯光调节与室外入射光调节,安排专门护士做好开关灯与拉放窗帘工作。重症监护室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安静氛围,因此呼叫器、电话铃等声音的音量必须调节到最低,避免夜间铃声对患者的惊扰。如果患者比较敏感,可采取佩戴耳塞方式消除声音对患者的影响。(3)加强病理生理因素方面的干预:针对不同患者,适当采取关于影响睡眠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伴有疼痛的患者采取镇静止痛,可服用镇静止痛类药物,控制患者因疼痛对睡眠质量造成的影响。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原发疾病的治疗,预防发生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并且针对咳嗽患者予以相应辅助治疗,比如应用肺部治疗仪与排痰机等。在患者睡前可适当给予患者轻音乐播放与按摩配合,舒缓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压力,使患者身心放松,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睡眠障碍常与患者心理存在直接联系,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沟通与心理指导方式积极鼓励患者,利用心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暗示,并搭配移情训练等方式,减轻患者内心顾虑与焦虑,舒缓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使患者能安心入睡,提升睡眠质量。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情况。评分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选用李建明等编制的SRSS量表,其中主要包括10个因子,每个因子分数1~5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问题越严重。SRSS量表由患者填写,真实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得分为(29.38±4.75)分,观察组总得分为(24.94±3.91)分,观察组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睡眠障碍主要指睡眠量不足或者睡眠中易发异常表现,属于睡眠与觉醒正常节律性发生交替紊乱的表现,成人睡眠障碍比例高达30%,而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发生比例更高[2]。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通常都是病情危急人群,受到疾病病情、病房环境与缓和思想等因素影响,常常出现睡眠异常问题,特别是夜晚,往往无法入睡或者睡眠不足,影响患者休息效果,干扰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而这种干扰又转而影响患者睡眠,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影响极大[3-5]。
本次研究中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五组因子高于3分,分别是睡眠质量、睡眠不足、睡眠时间、觉醒不足及失眠后反应,这几项指标均已达到睡眠状况高分特征,属于严重的睡眠障碍情况。高分特征提示患者住院期间睡眠状况较差,主要表现出患者自觉睡眠时间不够充足、睡眠效果不足、睡眠质量低下、夜间入睡困难、白天瞌睡连连、有效睡眠时间短而失眠后情绪欠佳等,这些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6]。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障碍不足问题。
本次研究针对重症监护室睡眠障碍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通过睡眠健康知识指导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对睡眠障碍的认识与对健康睡眠的肯定,促使患者接受正确的健康睡眠指导,配合健康指导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改善睡眠质量;通过环境管理,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通过对病房内温湿度、光线强弱、声音高低的调节,给患者提供一个适睡环境,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加强病理生理因素方面的干预,在镇痛镇静、营养支持、辅助治疗及机体放松等方面调理改善患者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促进患者睡眠效果提升;通过心理指导,平复患者内心的焦虑、紧张、恐慌等情绪,勤于沟通、善于引导,使患者心理顾虑得以消除,使患者安心入睡,改善睡眠质量。集束化护理通过这几方面的系统影响,综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患者睡眠障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消除患者睡眠障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齐平香.ICU患者的睡眠障碍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320-321.
[2]薛香香.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21):203-204.
[3]尹红,李娜,马玉容.集束化护理在CABG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16-19.
[4]陈媛媛,张睢扬.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9):710-713.
[5]周燕燕,席淑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价及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631-1633,1653.
[6]周晋,周晗.PSQI在高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76-77.
[7]符春花.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57-859.
[8]向邱,徐素琴.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4):4321-4324.
(收稿日期:2016-05-01)
相关热词搜索: 重症 睡眠 护理 患者 障碍上一篇:新知快递
下一篇:掌握10要诀,合力防“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