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通过病例谈物理诊断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浏览次数: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化的辅助诊疗手段为明确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然而如果一味片面地强调现代化诊疗手段的先进性,可能忽视或淡化物理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这样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过度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事实上,科学合理应用医学中的“视、触、叩、听”基本查体诊断方法也可为及时发现和获得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这在诊疗设备欠缺的基层医院更能发挥有效作用。以下笔者就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讲述“视、触、叩、听”在临床诊治中的综合应用。

病例1:听诊右下肺局限性、粗大湿啰音

患者,男,45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咯出大量鲜红色血液入院,无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无反复咳嗽、咳痰史及类似咯血病史。

查体:身体无力体型,口唇无明显发绀,胸廓无畸形,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闻及局限性粗大湿口罗音,心率88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分析该患者听诊发现右下肺固定性、粗大湿啰音,这种改变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症引起的局部支气管管腔畸形、扩张,胸部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右下肺囊状支气管扩张症。该病例虽无典型的反复咳嗽、间断咯血、复发性肺炎等支气管扩张表现,但肺部听诊异常,为明确咯血病因提供了第一手临床资料和诊断线索。胸部阳性体征可初步排除肺栓塞、肺结核、肺癌等其他引起咯血的疾病,为及时诊治争取了宝贵时间。病例2:听诊两下肺背部吸气末可闻及吸气性爆裂音(Velcro音)

患者,女,65岁。因进行性气促伴咳嗽3年,加重1个月入院。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余年,近3年来出现气促,活动后明显,并呈渐进性加重。1个月前因受凉咳嗽加重,咳白色黏痰,出现呼吸困难,胸闷。

查体:口唇发绀,杵状指明显,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两肺触诊语颤轻度减弱,叩诊清音,听诊两下肺背部吸气末可闻及吸气性爆裂音,心率10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分析结合患者既往史及查体,支持“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

肺部听诊可帮助医生对患者缺氧体征进行鉴别诊断,举例如下:①两下肺细湿哕音伴双下肢浮肿,提示心力衰竭可能;②两肺弥漫性吸气相哮鸣音,提示哮喘可能;③两肺弥漫性哮鸣音伴两下肺细湿哕音,提示急性肺水肿;④两下肺背部的Velcro音,则强烈提示肺间质纤维化;⑤肺部肿瘤,无论是原发还是转移,常无特征性肺部体征,更常见的则是晚期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体征。病例3:叩诊音左下肺稍浊。听诊左肺呼吸音减低伴少量湿啰音

患者,男,68岁。因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伴左侧胸部持续性隐痛3周入院。无出汗、心悸、咯血及发热等症状。既往40余年吸烟史。

查体:呼吸平稳,口唇轻度发绀,气管居中。桶状胸,左下肺叩诊音稍浊,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少量湿口罗音。心界缩小,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分析该患者病史和体征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期出现左侧胸痛。体征主要表现以左肺为主的变化,心音、心律无异常,听诊亦无心脏杂音,提示左侧胸痛可能来源于肺部疾病。叩诊音左下肺稍浊,排除气胸诊断。听诊左肺呼吸音减低伴少量湿啰音,且气管居中,可排除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

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患者老年男性,吸烟史40余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胸部疼痛,应高度怀疑肿瘤性疾病可能。该患者症状和体征表现均提示左下肺病变,进而可通过针对性检查,作出明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专家结语在已经具备先进诊疗仪器的今天,医生不能拒绝应用它们,因为很多辅助检查是最终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依据。然而应该明确的是,“视、触、叩、听”是临床基本功,能够帮助医生梳理,临床思维,并为下一步诊疗提供初步依据,而特殊检查只是为支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的手段。因此.应强化医师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从“同病异征、异病同征”中学会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这也是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保障临床一线医疗质量的关键。

相关热词搜索: 病例 系统疾病 呼吸 物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