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管理作为新型的慢性病管理的有效办法,近年来不断在社区护理中被应用与研究,其效果虽已得到了证实,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困难与挑战。本文主要介绍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总结国内社区对自我管理的应用研究现状,探讨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慢性病;自我管理;社区护理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亿以上;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2000多万;肿瘤每年新发160万;脑卒中每年新发150万;冠心病每年新发75万。慢性病总经济负担8 580.54亿元,占全部疾病负担的71.45%[1]。其中,大多数慢性患者病情稳定,能完成自我照顾。慢性病自我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保健方法,在多个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在我国社区护理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我国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效果也已得到普遍认同,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实践。
1 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
我管理教育项目最早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患者教育中心Kate Lorig博士1993年提出的一个关节炎患者教育课程,叫做"关节炎自我管理计划",后来又发展了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DSMP) ,覆盖多种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病、慢性肾病、精神疾病等项目。在CDSMP基础上,英国卫生部提出了"专家患者计划(EPP)",即通过有经验的患者为同种疾病病友作指导,开展病友间的相互教育和团队活动,使团队中的患者能够进行自我保健活动,识别疾病发生、发展的信号和身体的变化反应,调节疾病对患者身心和社会活动造成的影响,其有效性也得到Rbgers等研究的证实。目前CDSMP项目或EPP项目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开展,并作为社区服务的常规项目[3]。
自我管理是指患者"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Lorig指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需要完成3个方面的任务:疾病的治疗管理,建立和保持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以及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我国有研究者将自我管理的内容分成三部分,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认知管理[4]。日常生活管理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疾病医学管理包括主动寻求疾病知识、遵医嘱服药、对病情自我监测、就诊时与医生良性沟通等;情绪认知管理主要是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和抑郁等。当然不同疾病自我管理的重点有所不同。
2 慢性病自我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2.1 发展现状 1998~2001年,复旦大学傅东波等在中国上海开展了中国化的CDSMP项目,将自我管理纳入社区保健服务模式,并命名为"共同参与型实施模式",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究者三方共同参与,大家发挥各自优势、分工明确,共同参与项目从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健康状况改善,增加幸福感,从而建立了我国本土化的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2007年全国l3个试点开展自我管理课程与培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应用模式 目前,国际常见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有斯坦福模式和弗林德斯模式,二者各有利弊。我国自我管理研究大多采用傅东波教授在斯坦福模式基础上探索出的共同参与型模式。近年来我国还出现了以"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疾病管理技能训练+病友相互交流防病经验、相互教育"的新型自我管理模式,如"高血压俱乐部"、"糖尿病学校"、"哮喘之家"等。自我管理干预者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专业卫生保健人员提供自我管理支持为主;一类以非专业人员,即经过培训的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支持为主。根据干预的场所不同又分为以医院为主和以社区为主两类。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分为单一疾病的自我管理和适合多种疾病的普适性自我管理两类。普适性自我管理研究是目前主要的前沿领域。孔淑贞等认为构建适合我国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的关键是把慢性病管理纳入政府工作和建立健全网络化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3 自我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自我管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有效性不断被证实,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3.1 自我管理长期效果还有待验证 国内外的研究多数是对患者进行短期干预(3~12个月),评价也多为短期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自我管理的长期效果,值得借鉴。
3.2 患者参与率不高 由于课程周期较长,而参与者均为慢病患者,年龄偏大,对于准时、全程完成培训存在困难。如何提高患者的参与率与参与积极性,是未来必需解决的难题。
3.3 推广难度大 慢性病自我管理本质是一种结构化教育,旨在增加患者的疾病管理技能和自信心。如何应用各地现有社区护理资源,在经济落后社区及文化水平较低患者中推广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4结论
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显著上升,自我管理领域得到了很多跨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已逐渐成为慢病保健领域的研究热点。慢病自我管理能缓解我国患者多、医护少的矛盾局面,探讨出适合我国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值得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建平,饶克勤,钱军程,等.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l89-193.
[2]杨依,蒋晓莲. 慢性病自我管理概述及其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10):8-11.
[3]冯梅,蒋文慧. 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实践及问题探讨[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O(1):90-92.
[4]任洪艳,刘丽萍,赵庆华.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4):1374-1377.
编辑/王海静
相关热词搜索: 慢性病 自我管理 护理 探讨 研究上一篇: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慢性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