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60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抗凝治疗,实验组进行预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5.00%,实验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肺栓塞、出血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为:对照组31.66%,实验组1.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预防治疗方式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其手术成功后又继发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出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许多研究学者及医学相关领域逐渐关注妇科肿瘤手术中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妇科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治疗,以利于深入了解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疗方案。本次研究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8岁,年龄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46.28±2.74)岁;患者体重最低为50kg,最高为80kg,平均体重(62.39±5.26)kg。实验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7岁,年龄最大为67岁,平均年龄(45.76±3.44)岁;患者体重最低为48kg,最高为78kg,平均体重(60.15±4.47)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治疗,给予50mg潘生丁、50mg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每日服用3次,连续治疗5天。实验组患者给予预防治疗,具体如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5000IU/次,每日1次,疗程为10天;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将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0天;除此之外,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下肢按摩,抬高下肢,并穿戴医用弹力袜,增加对下肢的压力。
1.3 评定方式 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评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改善,下肢静脉完全恢复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改善,下肢静脉的血管血流大于2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下肢静脉血循环差为无效。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5.00%,治疗无效率为8.33%和35.00%,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无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肺栓塞、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1.66%和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医疗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提高,妇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逐渐发展为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治疗的概率升高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下肢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问题得到医学领域的广大关注,许多研究学者致力于研究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
深静脉血栓是指因为多种因素导致深静脉血管的管腔阻塞,阻碍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形成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大多数均需卧床休息,活动时间少,容易引起下肢血流速度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并具有显著的疗效;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对人体内的微循环进行改善,防止血管内出现红细胞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并有助于人体血容量的扩充。本次研究中,针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并给予按摩。将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溶血血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治疗期间,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并适当进行运动锻炼,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预防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明显较少。
在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除了给予预防治疗,适当进行心理疏导,也有利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患者住院期间,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术后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需考虑尽快拔除深静脉置管,防止感染、静脉曲张等。
综上所述,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下肢静脉血管的预防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曲华燕,孙红丽.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2,39(4):299-301.
[2]王秋梅.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47-648.
[3]蔡丽红.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防治[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9):20-21.
[4]姚平.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334-4335.
相关热词搜索: 下肢 术后 妇科 肿瘤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