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江西省在农作物种植上大力推广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控效果,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率,節约了成本投入,而且防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为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09-62-2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部,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平原。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3~19.5 ℃,一般自北向南递增;年降水量为1 341~1 943 mm,冬季较短,日均温稳定超过10 ℃的持续期为240~270 d,对于发展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及喜温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均甚有利。
而近几年,江西省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保证粮食供给,需要积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水稻种植中实行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稻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稻米的质量安全。总之,针对水稻病虫害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充分保证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1 农业防治措施
1.1.1 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品种对于其抗病能力影响较大,所以,要加强对水稻新品种的研发,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特点来选择适当的优良品种,可以增强抵御稻飞虱、稻瘟病等病害的能力,大大降低病虫带来的危害。
1.1.2 稻种消毒处理。对水稻进行药液浸种处理,即通过消毒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预防稻瘟病等其他病原菌,还包括一些初次侵染源。这一防控措施,可以使大田病虫的出现概率大大降低。
1.1.3 稻鸭共育治虫治草。在稻田中放养鸭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防治病虫及除草的效率。纹枯病菌核的下降率高达52.00%,稻飞虱百丛降低19.21%,杂草减少82.16%,达到了预期的治虫治草效果。
1.2 生物措施
1.2.1 性引诱剂灭杀害虫。通过安装性引诱剂诱捕器,能够高效地消灭二化螟及卷叶螟成虫等。自6月中下旬开始,直到9月下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其进行一次换芯,时间间隔在20~30 d,还要对其进行测试。
1.2.2 香根草诱杀害虫。香根草能够起到很好的诱虫作用,并能够高效地杀害水稻螟虫。
1.3 物理措施
1.3.1 灯光诱杀害虫。通过这种防控措施,可以消灭大量害虫,使危害源大大降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一些有益的昆虫造成杀害,所以要适量进行使用。
1.3.2 专业化治理。提高专业化治理的水平,成立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强专业化防治病虫害人员的数量,并提高其专业素质,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提高专业防治能力。
2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1 二化螟的防治
二化螟是常见水稻病害之一,可以采取农业和物理措施进行防治。在田间每隔几米放置一个诱杀器,来诱杀稻田中的二化螟。还要在二化螟孵卵时,在田间喷洒2次苏云金杆菌水,对二化螟进行有效的防治,从而保证水稻健康生长[1]。
2.2 稻象甲的防治
稻象甲为鞘翅目,象甲科,其是水稻的天敌之一。稻田中出现象甲虫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对水稻造成的危害,避免水稻大面积减产。稻象甲成虫以后,会在水稻上取食产卵,啃食水稻的叶子,从而形成白条状。单独一只稻象甲雌性成虫就能进行产卵,新羽化的稻象甲具有强趋光性,因此可以采取农业和物理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
2.3 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也是常见水稻病害之一,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危害。该病害的出现与当地的气候、品种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稻瘟病一般发病面积不是很大,病害程度也比较轻,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级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喷施生物农药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
喷施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时,一般应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及时防治。一般在稻叶病发病初期,稻叶上会出现病斑,可以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兑水后均匀喷洒在水稻叶片上来进行防治。根据发病的情况,间隔5~7 d再次进行喷洒。穗颈病一般在水稻破口抽穗期发病,可以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兑水后均匀喷洒在水稻的发病部位,对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4 纹枯病的防治
纹枯病是水稻中常见的一种病虫害,除了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以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
当水稻出现纹枯病时,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洒生物农药来防治。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的发病率为5%,或者拔节到孕穗期的发病率为15%时,要喷洒农药对稻田进行有效的防治。或者采用井冈霉素对水稻进行有效的防治,一般浓度为5%。一般喷药的次数为2次,之间间隔7~10 d[2]。
2.5 稻曲病的防治
常见的水稻病虫害还有稻曲病,稻曲病的防治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也可以喷洒生物药剂进行及时防治。其中,井·蜡质芽孢杆菌是将生物上的活体菌蜡质芽孢和抗生素井冈霉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水稻中的稻曲病进行有效的防治。该种方法可以保护环境,确保稻米的质量安全。
3 防治注意事项
首先,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要合理选择施药的器械,来提高工作效率和防御效果。其次,在水稻施药时间的选择上,一般选择在15:00之后,还要保证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施药的时间提前两三天。此外,要充分了解稻田的气候条件,来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
4 结语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其防控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在绿色防控区进行的各项防控技术的综合应用,达到了高效、合理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同时,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24-2925.
[2]徐灵超,秦桂泉,曾晓玲,等.宁乡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应用实践[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13-14,18.
相关热词搜索: 病虫害 水稻 防控 技术下一篇:营林技术治理森林病虫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