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栗等鳃金龟在广西来宾蔗区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建议

| 浏览次数:

摘要:2010-2014年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蔗区进行栗等鳃金龟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栗等鳃金龟在平阳镇蔗区发生为害比较严重,2010/2011榨季田间虫口密度高达21 000.1头/667 m2,受害株率高达82.0%,2013/2014榨季甘蔗受害株率为30.4%,栗等鳃金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为32.0%,糖分损失率为23.3%。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关键词:栗等鳃金龟;虫口密度;受害株率;损失率;防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S 433.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6.01.036Damage and control of Exolontha castanea Chang in

Laibin sugarcane area of GuangxiShang Xiankun1,2,Huang Chenghua1,2,Ouyang Jing3,Wei Xi3,

Pan Zhanli3,Pan Xuehong1,2,Wei Jili1,2,Wang Bohui1,2(1.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530007, China;

2. Sugarcan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530007, China;

3. Guangxi Laibin Eastern Sugar Qianjiang Co., Ltd., Laibin546131, China)AbstractOccurrence of Exolontha castanea was investigated in Laibin planting areas of Guangxi from 2010 to 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astanea was very serious in Laibin. In 2010/2011 milling seaso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E.castanea was 21 000.1 head/667 m2, and the damaged plant rate was 82.0%. In 2013/2014 milling season, the damaged plant rate was 30.4%, the yield loss rate was 32.0%, and the sugar loss rate was 23.3%.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was suggested to control E.castanea.

Key wordsExolontha castanea;population density;damaged plant rate;loss rate;control suggestion栗等鰓金龟(Exolontha castanea Chang)属鞘翅目,鳃金龟科,等鳃金龟属,是为害甘蔗的重要地下害虫,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海南和越南北方等地。在广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咬食甘蔗地下部分为害。幼虫于7月份以后出现,9—11月为为害盛期,为害严重时可造成蔗株枯死,对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影响较大[12]。近几年,栗等鳃金龟在广西来宾、鹿寨和宜州部分蔗区为害十分严重,受害面积达100 hm2左右,已发展成为当地主要害虫,受害严重的蔗地需翻蔸新种,降低了甘蔗宿根年限,增加生产成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外关于栗等鳃金龟的研究报道较少,仅王助引报道了在1991—1994年进行广西甘蔗病虫草鼠害调查时新发现此种害虫,当时主要分布在百色、大新、龙州、桂平等地[34]。然而,关于其发生为害以及对甘蔗造成损失情况尚无系统报道。为此,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初步了解了栗等鳃金龟在广西来宾蔗区的发生为害情况,测定了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点概况

调查地点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23°41′N,108°51′E),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 370 mm。调查点均为水田蔗地,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ROC 22’)为主。

1.2调查方法

1.2.1虫口密度调查

采用挖地调查的方法,在代表性蔗地进行调查。2010年9月13日,于甘蔗生长中后期,在蔗地采用 5点取样调查,每点挖地范围为2 m×0.8 m×0.4 m(长×宽×深)。2012—2014年,于甘蔗砍收后(1—2月),每块蔗地调查2~3个点,每个点挖地范围为5 m×0.8 m×0.4 m(长×宽×深)。收集挖到的所有幼虫,统计幼虫数量,计算虫口密度。

42卷第1期商显坤等:栗等鳃金龟在广西来宾蔗区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建议20161.2.2受害株率调查

2010年9月13日,与虫口密度调查同时进行(方法见1.2.1),调查时将甘蔗根部挖出,观察受害情况,记录总株数和受害株数。2014年1月16日,采用连续拔起蔗株的方法,在蔗地随机选择3个点,每点调查2行,每行连续调查10 m。观察甘蔗根部的受害情况,区分受害株和健康株,统计总株数和受害株数,计算受害株率。

受害株率(%)=受害株数总株数×100。1.2.3产量和糖分调查

2014年1月16日,与受害株率调查同时进行(方法见1.2.2)。分别称量50株受害株和健康株甘蔗的重量,计算平均单茎重和产量损失率。并测取蔗株中部的锤度值,计算糖分和糖分损失率。计算公式如下:产量损失率(%)=

健康株平均单茎重-受害株平均单茎重健康株平均单茎重×100;

糖分(%)=锤度(%)×1.08257.703

糖分损失率(%)=

健康株平均糖分-受害株平均糖分健康株平均糖分×100。1.3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使用DPS(v 7.05)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的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虫口密度

2010-2014年共调查了4块代表性蔗地, 在蔗地挖到的所有幼虫经室内饲养至成虫后,鉴定均为栗等鳃金龟。栗等鳃金龟幼虫田间虫口密度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蔗区2010-2012年栗等鳃金龟幼虫发生量比较多,2010/2011榨季的虫口密度高达21 000.1头/667 m2,折合31.5头/m2。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3/2014榨季虫口密度为2 375.0头/667 m2。调查时发现,幼虫越冬时多潜入较深土层,一般在地表以下30 cm左右,有的在深达40 cm以下的硬土层中。表1栗等鳃金龟幼虫的田间虫口密度

Table 1Population density of Exolontha castanea larva调查时间/年月日

Investigation date调查面积/m2

Investigation area幼虫数/头

Number of larva虫口密度/头·(667 m2)-1

Population density20100913825221 000.1201202161233818 777.920130225121397 722.3201401168572 375.0

2.2受害株率

2010年和2014年,分别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和收获期调查了栗等鳃金龟幼虫对甘蔗的为害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2010/2011榨季为害比较严重,受害株率高达82.0%。由于调查时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栗等鳃金龟幼虫正处于大量取食期(为害盛期),可以推算到甘蔗收获时为害可能更为严重。2013/2014榨季为害相对有所减轻,受害株率为30.4%。表2栗等鳃金龟幼虫对甘蔗的为害情况

Table 2Damage situation of Exolontha castanea larva on sugarcane调查时间/年月日

Investigation date总株数/株

Number of plants受害株数/株

Damaged plants受害株率/%

Rate of damaged plants20100913615082.0201401162046230.4

2.3对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由表3可见,栗等鳃金龟为害后对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均造成较大影响。调查时发现,受害株明显比健康株矮小,平均单茎重减少0.5 kg,产量损失率达32.0%;糖分下降3.6%,糖分损失率达23.3%。受害株与健康株的单茎重和糖分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

表3栗等鳃金龟为害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1)

Table 3Effect of Exolontha castanea on sugarcane yield and sugar content類型

Type单茎重/kg

Single stalk weight产量损失率/%

Yield loss rate锤度/%

Brix糖分/%

Sugar糖分损失率/%

Sugar loss rate健康株 Healthy plant(1.5±0.1)a—(21.2±0.5)a(15.2±0.5)a—受害株 Damaged plant(1.0±0.0)b32.0(17.9±0.7)b(11.7±0.8)b23.3

1)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SE, and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3暴发原因及防治建议

2010-2012年栗等鳃金龟在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蔗区呈暴发为害,分析原因如下:(1)土壤因素及栽培方式。栗等鳃金龟发生蔗地均为水田地,土壤比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为其繁殖生长提供了较好的营养条件。另外,甘蔗是多年宿根作物,甘蔗连年种植,蔗地多年不翻耕,也为其繁殖生长创造了条件,虫口基数逐年增加。(2)为害隐蔽,蔗农重视程度不够。栗等鳃金龟幼虫主要在甘蔗生长中后期为害,此时甘蔗生长比较旺盛,如果为害程度较轻,地上部分基本看不出其为害症状,不足以引起蔗农的重视。栗等鳃金龟幼虫在地下活动性较差,局部发生性强,如发生地块较少时,也不能引起蔗农的普遍重视。然而随着成虫迁移繁殖,以及蔗地虫口基数逐年增加,就会导致其在合适地一些年份大面积暴发为害。(3)防治不当。栗等鳃金龟暴发为害之后,蔗农不清楚其种类及发生规律,在防治上比较盲目,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另外,防治上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施药时机把握不准确,防治效果不理想。

防治建议:(1)加大重视力度。当地政府部门和蔗糖企业要加大对栗等鳃金龟的重视力度,指导蔗农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治。另外,在发生为害比较严重的年份,可采用出资收购成虫和幼虫的方法,鼓励蔗农下地采虫,提高防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减少虫源。(2)农业防治。对受害严重蔗地进行深耕深翻,杀死部分幼虫。有条件的蔗地可于甘蔗砍收后,引水淹没蔗地5 d左右,可有效杀死幼虫。(3)灯光诱杀。于成虫发生期(5-7月份),在发生蔗地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每1~2 hm2设1盏灯,虫口较多时可以增加设灯密度,于19:00以后开灯,将诱集的成虫集中处理销毁。(4)化学防治。栗等鳃金龟幼虫7月份以后出现,针对低龄幼虫抗药性弱,较容易防治的特点,应着重在中耕培土时用药。选择新型高效、低毒、药效期长,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的药剂,如8%毒·辛颗粒剂75 kg/hm2、5%杀单·毒死蜱颗粒剂75 kg/hm2、10%毒死蜱颗粒剂15 kg/hm2和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75 kg/hm2,在下种和中耕培土时撒施防治。也可选用新型微胶囊缓释类药剂,如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5 kg/hm2[56]、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7.5 kg/hm2[78],在下种和中耕培土时喷施防治。(5)生物防治。借鉴其他种类金龟子生物防治的成功经验,利用绿僵菌、卵孢白僵菌和格氏线虫等进行试验性防治[912]。在甘蔗下种和中耕培土时施用,首次施用时需加大用量,并保证良好的土壤湿度条件。

4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栗等鳃金龟近几年在广西来宾市平阳镇蔗区为害比较严重,均发生于水田蔗地,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对甘蔗产量和糖分造成的损失较大。受害严重的蔗地每年都要翻蔸新种或改种其他作物,严重影响甘蔗的宿根年限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栗等鳃金龟在平阳镇蔗区2010年呈暴发为害,2012年之后栗等鳃金龟幼虫田间虫口密度和受害株率呈逐年降低趋势,特别是2014年的虫口密度比2010年降低了近9倍,原因可能与当地2012年开始实行土地平整,部分受害严重的蔗地丢荒休耕有关。也可能与这几年蔗农对栗等鳃金龟逐渐重视,防治积极性越来越高有关。

栗等鳃金龟在广西蔗区的发生区域有逐步蔓延扩散的趋势。根据1991—1994年广西病虫草鼠害普查结果显示,当时主要分布在百色、大新、龙州和桂平等地。然而时隔20年之后,目前在来宾、鹿寨和宜州蔗区都有发生。关于其在广西的发生分布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此外,关于栗等鳃金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尚无系统报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金龟子是甘蔗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为害最重的类群,由于其为害比较隐蔽,一旦暴发,为害程度比较严重,甚至造成毁灭性危害。在防治方面,目前主要以化学农药為主,防治时机不准确和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也是造成金龟子猖獗为害的主要因素之一[1315]。因此,对金龟子发生严重的蔗地,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周至宏,王助引,陈可才.甘蔗病虫鼠草防治彩色图志[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72173.

[2]

雷仲仁,郭予元,李世访.中国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名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6.

[3]王助引,周至宏,陈可才,等.广西蔗龟已知种及其分布[J].广西农业科学,1994(1):3136.

[4]王助引,周至宏,贤小勇,等.广西甘蔗害虫新记录种及其发生[J].广西农业科学,1995(6):276277.

[5]黄大明,蒋相国,李红梅,等.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地蛴螬的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6241626.

[6]孙培章.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434.

[7]孙培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839.

[8]李晓,鞠倩,赵志强,等.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3,39(4):159163.

[9]龚恒亮,管楚雄,安玉兴,等.甘蔗地下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上)[J].甘蔗糖业,2009(5):1320.

[10]龚恒亮,管楚雄,安玉兴,等.甘蔗地下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下)[J].甘蔗糖业,2009(6):1118.

[11]薛晶,张会华,杨晓丽,等.白僵菌防治甘蔗金龟子试验[J].热带农业科技, 2012,35(3):2223.

[12]于永浩,龙秀珍,曾宪儒,等.绿僵菌防治蛴螬的应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7176.

[13]商显坤,黄诚华,潘雪红,等.广西蔗区突背蔗犀金龟分布及为害情况调查初报[J].植物保护,2014,40(4):130134.

[14]龚恒亮,安玉兴.中国糖料作物地下害虫[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7174.

[15]商显坤,黄诚华,王伯辉.我国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0):12291232.

(责任编辑:王音)

相关热词搜索: 来宾 为害 金龟 广西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