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广西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

| 浏览次数:

[摘要]广西北部湾的开发建设对广西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广西北部湾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是综合型会计人才、应用型会计人才、合作型会计人才、创新型会计人才。合格的国际化人才建设需要广西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国际化导向,改革课程设置,转变教学模式,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六个方面入手,造就一批为广西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广西高校 国际化 会计人才 培养对策

项目来源: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C59

作者简介:朱霞(1975-),女,满族,辽宁凤凰城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一、广西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背景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区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地处中国与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我国西部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伴随广西区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的建立,必将对会计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要求。

面对这样一个发展良机,作为广西本土高校,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研究适合广西区会计人才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了急迫研究的课题。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本科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各高校也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高等教育合作。但是在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或合作交流项目中,极少涉及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具体对策。

二、广西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综合型会计人才

综合型会计人才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会计知识和全新的财务理念、开放性思维和领域观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具备熟练的网络技术和对信息流灵敏的反应能力和驾驭能力,还必须掌握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会计准则,熟悉相关的反倾销法律和反倾销会计知识,了解东盟各国的贸易知识和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

(二)应用型会计人才

应用型会计人才应树立全局观念,扩展企业理财思路,从微观的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扩展到宏观的全面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去,支配资金运作、增强企业活力,成为企业利润的创造者,资本市场的支配者。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会计的功能不仅仅是反映经营成果,更多的是参与企业管理。

(三)合作型会计人才

在区域经济中,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从而取得事业成功,需要的是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才。

(四)创新型会计人才

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会计人才必需具备的重要的能力素质,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息识和实践探索勇气,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广西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前提,以会计岗位为参照,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具有国内、国外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财务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广西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质量是保障广西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广西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还比较薄弱,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欠佳,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就要搞好师资的制度建设,培养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兼顾师资引进和师资自主培养。改变师资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学术梯队结构,形成新老结合,共同发展,相互提高的良性发展局面。

(二)注重国际化导向

在会计教材、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应面向国际化。会计教学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重述国际会计准则条文,而应着重阐述国际会计准则背后所隐含的原理和理念,这些应成为今天会计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不应局限于特定条文的含义。只有真正体现原理导向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有分析判断能力、能够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国际化人才。

(三)改革课程设置

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析,改革课程设置,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划分为8个基本方面,分别从8个方面来规划课程设置,主要分解为:基本素质课程群、计算机与网络能力课程群,职业素质课程群、专业技能课程群、岗位能力课程群、国际化能力课程群、实践能力课程群、综合能力课程群等,在教育理念上把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贯穿于整个课程群之中。同时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转变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是以传输知识为主,教学手段停留在“黑板+粉笔”上,教师通过大量的板书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毕业后,缺少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创造性。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会计教学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课堂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会计教学的基本手段,衍生的信息技术工具将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实情采用多媒体会计课件教学,仿真企业实务教学,或利用网络教室进行开放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教育,不仅仅是会计专业理论、方法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会计“品行”的修炼过程,其核心就是诚信。会计工作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做出职业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反映,真实地记录和公证地披露,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在区域合作中,会有东盟各国公司来广西投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广西公司走向东盟各国,我国的会计工作将以什么姿态和形象走向东盟各国,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的信誉。因此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职业道德教育,诚信理财,不做假账。

(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个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设计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具体的会计学教育过程中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刘红忠,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辽宁经济,2006(10)

[2]解振锁,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8)

[3]徐悦华,信息社会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国农业会计,2007(11)

[4]杨德利;谭春兰,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12)

[5]庄学敏,建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人才培养 国际化 对策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