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实践素质、创新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辅助素质教育等内容,采用1124素质教育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学专业 素质教育 内容 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早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是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的,培养21世纪会计学专业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本文对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和模式进行论述。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内容。孔子认为智、仁、勇是人格素质的内容,曰:“君子道者三,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面对国际会计协调化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大趋势以及经济管理对会计的要求,我们认为,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左传》说:“德,国家之基也。”管子疾呼:“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思想道德是立国之基,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格定位,才能将其知识和能力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为国家、单位用财理财的,一定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必须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强化诚实守信,不作假账的教育;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加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会计职业人格。要将会计职业德育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课堂讲授、请实际会计工作者作报告、案例教学、现身说法、组织讨论等,使本专业大学生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智能素质教育
会计是一门科学,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技术性,会计学专业大学生,毫无疑问应扎实掌握所学会计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为毕业后从事会计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成绩相对不高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化会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同时,加强相关公共课和经济管理基础课的教学,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文献检索技术等技能类课程的教学,适当增设选修课,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厚基础”“强专业”,为从事会计工作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素质教育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感性物资活动。“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就是会计工作,实践性很强。因此,要高度重视计算技术、书法、点钞、会计业务操作、会计电算化操作、会计案例分析等会计实践素质的教育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运算迅速准确、书写美观大方、点钞娴熟无误、会计业务操作老练、计算机运用熟悉、问题分析全面深入、语言表达良好,符合应用型人才特点。
(四)创新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衷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会计学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学科,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要求会计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必须把创新素质教育培养作为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组织和参加各种有关竞赛活动、素质拓展、学研式、启发式、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授学生以“渔”,促进学生主动地、大胆地、自由地思索、想象,敢于质疑和“标新立异”, 敢于张扬个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五)身体素质教育
毛泽东同志早年曾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身体素质是人的其他素质发展的生物载体,是最基础的前提性素质。会计工作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较大,有许多情况需要加班加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应注重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锻炼习惯,以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会计工作和社会环境。
(六)心理素质教育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优劣能决定他在关键的时候处置是否恰当。会计工作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会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与有关人员、有关部门“打交道”,有时可能会发生矛盾;有时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的指令与会计法规不一致,使得领导与会计人员出现矛盾;有时会计人员可能遭受打击、诬陷,等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健康、坚强、稳定的心理素质,“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此,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举办心理学讲座、模拟挫折教育、模拟风险应对等,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以培养本专业大学生健康、坚强、稳定的心理素质。
(七)辅助素质教育
辅助素质是大学生走上会计职业岗位后支持其取得成功或成果的补充性素质。一个全面性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个性和专长,或是在书法方面,或是在绘画方面,或是在音乐方面,或是在某个体育项目方面,甚至在驾车技术方面,等等,如果具有一定特长,则往往会更受社会欢迎,发展的会更快。在本专业素质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组织多种兴趣小组,开展特长培训等,培养学生的辅助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
人才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我们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采用1124素质教育模式,即树立一种观念、实行一种管理制度、强化两个环节,加强四项建设。
(一)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
素质教育是凭借人的生理、心理素质为基础和前提,通过后天环境中的学习、教育和实践、使良好行为或心智固定下来并具有恒常特性的一种教育干预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构建素质教育模式,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要根据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生源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定学分要求,会计实践学分和创新学分应占一定比重,将学生参加会计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及相关竞赛取得的成绩、成果纳入到教学管理中。
(二)强化两个环节
1.强化会计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会计相关理论传授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拼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导向式等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应注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会计的新理论、新法规、新技术等及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保证教学的时效性;讲解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既教又导,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2.强化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高度重视会计实践和实习实训教学,安排会计及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网络会计模拟实验、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会计实践性教学项目,使学生把所学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会计操作能力;开展会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素质拓展园和校外会计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进入“实战”练习,直接面对各种实际会计问题,亲身经历会计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加强四项建设
1.加强高素质会计学教师队伍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根据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自有师资队伍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强会计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1)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德高为范,会计学教师要热爱所从事的会计教育事业,树立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和新意识,自觉实施素质教育。独立学院在评优、职务评聘等活动中,都要将师德作为首要条件;(2)鼓励和促进自有教师积极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会计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高为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独立学院应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和支持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不断提高自有教师队伍的学识水平;通过组织教师讲课比赛、学术讲座、论文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倡和促进会计学教师参加社会会计实践;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搞好教学,取得教师技术职务的同时,积极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理财师”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促进和鼓励教师开展会计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水平;(3)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利用母体高校会计学教师资源;(4)积极选聘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合作办学单位具有会计、审计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实际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会计学师资队伍。
2.加强会计学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根据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生源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教材特别是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不应照搬母体高校或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教材,也不能照搬高职会计学专业的教材,而应建设一套适应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教材,其理论性应比高职教材更系统一些,其实践性要比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教材更强。独立学院应适当增加对会计学专业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有计划地自编试用教材;或者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或采用招标方式,以尽快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适应独立学院实际生源情况的会计学专业教材体系。
3.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素质拓展基地建设
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是强化实践性会计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独立学院应将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会计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适当加大经费投入,把会计实验室建设成为会计实验资料全面详实、硬件齐备、管理规范,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设计型、创新型综合实验室;配备会计实验指导教师和专职实验管理人员,形成强有力的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要积极与包括合作办学单位在内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校外会计实习实训基地,为会计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应根据占地条件、建筑面积等实际情况,创建素质拓展园(基地),除体质性、心理性素质拓展项目外,应设计会计创业项目,如在有关老师牵头下的会计咨询服务组织、开办财务公司等,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其暂停学业进行创业,拓展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
4.加强校园会计文化建设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校园的硬件环境、会计文化氛围、教职工和学生的品格、气质及相互关系等,都对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独立学院应不断加强校园会计文化建设,如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墙,会计实际案例专栏;组织开展会计知识竞赛、会计操作技能比赛、会计论坛等,强化会计素质教育的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有善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是教育行动的先导,是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学分制管理制度,是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强化会计课堂教学和会计实践性教学两个环节,是教育培养过程的重点;加强师资队伍、教材、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基地、校园文化氛围四项建设,是教育模式的保障系统,所以,“1124”模式是一个较为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模式。◆
注:本文系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教改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组其他成员还有:马艳洁 刘芳 姜鸾 马明良 等
作者简介:丁连第,男,山东科技大学(泰安)经济管理系 副教授,管理学学士,主要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教学与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会计学 素质教育 独立学院 高校 模式上一篇:谈我对会计的认识
下一篇:共享型成本会计课程资源库建设探索